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6279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河县甘溪水库工程料场开挖施工技术方案1 概述根据甘溪水库料场开采规划,土料场土料主要用于上、下游围堰粘土心墙防渗材料,共需要用量约1500m 3,由于所需土料较少,为方便施工,本阶段推荐桥头堡右岸冲沟土体作为土料场一,距离坝址约 140m ,为灰黄色粘土夹碎石及少量块石, 分布高程 464 475m ,平均厚度约 2m ,面积约 2100 ,可开采量约 4000m 3。该冲沟属库区,边坡为逆向坡,开挖对边坡稳定无影响。水库左岸为顺向坡, 而料场的开挖量较大, 开挖会引起高边坡的稳定问题,因此砂石骨料场不宜选择在水库左岸;在右岸船柱溪上游及附近,毛田组 (3m )及后坝组 (3h )地层方解

2、石脉发育, 以白云岩为主,其运距较远, 且汛期易受石梁河涨水影响,因此也不宜选作砂石骨料场。综合考虑,砂石骨料场选择在甘溪乡东南面的小岩底,所处地层为桐梓及红花园组(O1t+h )灰岩,有乡村公路通过,但需改造,交通较方便。2 料场储量及质量根据水库大坝对砂石骨料的储量、质量等要求, 结合开采及运输方便、 不影响施工等原则, 初选砂石骨料料场位于坝址东南侧、水库右岸分水岭上。专业资料.料源储量:料场位于水库右岸分水岭上,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地表溶蚀裂隙较发育,强风化溶蚀层厚约03m 。地表岩体溶蚀裂隙、溶槽发育,多有少量粘土充填物。开挖有用层面积1523.11,无用层面积266.56;对应有

3、用层体积约22.2万 m3 ,无用层体积约3.9 万 m3 ;料场储量能满足工程所需。甘溪水库位于沙沱电站库区,二者直线距离约12.5km ,本工程选料与沙沱所用砂石骨料相同,而桐梓及红花园组(O1t+h)灰岩地层在本区稳定连续分布,故引用沙沱碱活性试验成果:料场试样碳酸盐骨料碱活性试验最大膨胀率为0.032% ,小于规值( 0.10% ),由此可判断此骨料为非碳酸盐碱活性骨料。料源质量:料源为桐梓及红花园组 (O1t+h) ,岩层单斜产出,倾角 27 ,料场边坡为斜顺向坡,建议从上到下分层开采,避免出现边坡稳定问题。 根据取样作室物理力学试验, 其饱和抗压强度约 65.7 97.0Mpa ,

4、为坚硬岩,强度能满足本工程混凝土骨料要求。甘溪水库工程区域缺乏天然砂石料,坝区工程混凝土骨料全部考虑从人工石料场开采, 输水线路建筑材料主要利用沿线石方开挖料及洞挖料。主体工程混凝土总量(含喷混凝土)约15.25万 m3 (不含导流和输水系统工程),其中挡水建筑物混凝土13.3 万 m3 ,泄水建筑物混凝土0.70.37 万 m3 ,帷幕工程混凝土0.88 万 m3 ,放空底孔工程混凝土0.37 万 m3 。专业资料.选择石料场甘溪乡东南面的小岩底,石料场至坝址运距约2km ,所处地层为桐梓及红花园组(O1t+h) 灰岩,剥离层厚度为2m ,岩质坚硬,为坚硬岩,强度能满足本工程混凝土骨料要求。

5、料场需要储量17.58 万 m3 ,可采方量大于85.0 万 m3 ,满足设计所需。3 施工部署3.1 施工机械道路右岸 3 号公路:从右坝肩至渣场,公路总长为686.56m ,平均坡度 0.7% ,路面宽度 6.0m ,路面结构为泥结碎石型式。3.2 运料道路我部施工单位在建设的砂石料加工系统在甘溪乡东南面的小岩底,运输距离较短,毛料采用装载机或反铲配合15t20t自卸汽车拉运至砂石料加工系统。3.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为避免雨水夹带泥土及杂物污染已爆破的块石料,开挖区上部及两侧设截水土沟(宽深=400 600mm ),周边抹水泥砂浆约 23cm 。3.4 料场开挖风、水、电布置施工供风: 在

6、料场开挖时, 采用 2 台移动式空压机供风, 容量为220m3/min,摆放在甘溪乡东南面上部平台,接4 寸供风钢管至开挖区。专业资料.施工供水:用水主要利用 1# 高位水池供水,施工用水采用 DN50钢管作支管从水池供水管接取,支管上设阀门,PVC 管接引至工作面;施工供电:从甘溪乡东南面变压器接引。4 开采工艺措施4.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道路修筑,排水沟开挖,供风管线敷设,调度值班室建筑等。施工道路、加工厂石方开挖、料场外围排水沟采用手风钻钻爆开挖, 道路开挖石渣由装载机或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往弃渣场,与采料场剥离覆盖层一起装运至弃渣场。4.2 覆盖层剥离及软弱夹层清除石料场顶部

7、残积物和植物根系,以人工配合挖掘机清除,表层风化岩层和犬牙状岩体用手风钻钻爆,挖掘机集渣至下部装运平台, 3m 3 装载机 15t 自卸车运输至弃渣场。4.3 钻爆作业、过渡料爆破设计过渡料粒径要求小于300mm ,设计一次爆破达到粒径级配要求。根据我单位爆破的施工经验,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可以得到满意效果。采用小孔径潜孔钻钻孔,增加单位岩体上的炮孔密度,本料场选用全液压履带式潜孔钻造孔,采用小抵抗线的炮孔分布模式。提高炸药单耗值,增加破坏岩石能量,采用微差挤压爆破技专业资料.术,延长岩块之间碰撞时间,增加岩石破碎度。(1)爆破施工要求爆破后石块块径不大于30cm直径的要求。大块率控制到最低。爆

8、破产生的震动不能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破坏效应。爆破飞石必须控制在警戒围。爆破作业尽量对后边坡避免造成爆破影响裂隙,确保后缘边坡稳定。( 2)爆破器材的选用非电延时导爆管雷管。8# 工业电雷管直径 70mm 的乳化炸药,直径 32 的乳化炸药。粉状铵油炸药导爆索( 3)爆破方案为确保开挖边坡平顺、整齐、稳定,应有效地控制爆破效应和确保安全,并能使爆破效果满足机械化开挖作业要求, 确定开采开挖爆破方式为: 根据开采台阶布置和阶段高度, 采取多级台阶分段开挖,主爆区采用毫秒微差松动控制爆破。 主要采用以下孔径。 70 孔,最佳效果孔深 510m ,本工程过渡料的开采钻孔选用 6m 孔深。其爆破参数的选择

9、如下:本工程过渡料的开采爆破试验目前已做完, 通过爆破试验取得以专业资料.下爆破参数:台阶高度: H=6m ;最小抵抗线:中等坚硬矿岩w= (25-45 )d, 取 w=2m ;孔深: L= (1.1-1.5 )H, 取 L=6.5m ;炮孔间距: a= ( 0.7-2.0 )w ,取 a=1.4m ;炮孔排距: b= ( 0.8-2.0 )w, 取 b=2.0m ;填塞长度: l= (0.7 1)w ,取 l=1.5m ;单孔装药量: Q=qaHW ,取 Q=13kg ;多排孔爆破时,从第二排孔起,以后各排孔的每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Q=kqabH,即 Q=13.86kg,取 Q=14kg式中a

10、炮孔孔间距;d 炮孔直径;q 单位用药量, 根据 f=6 8 ,取 q=0.75kg/m3;k 考虑前排炮孔的矿岩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一般 k=1.1 1.2 ,本工程取 1.1 ;w 最小抵抗线;l炮孔填塞长度;b 炮孔排间距;1.5m堵塞段1.5m减弱装药段m1.5m6间隔堵塞段2.5m 底部加强段m5.专0业资料1.4m10m.过渡料梯段台阶爆破布孔剖面图、主、次堆石料爆破设计根据主、次堆石料的工程量要求,首先爆破必须具备规模,设计每天爆破一次,每次爆破需完成7400m3以上;其次是爆破块体主堆料小于800mm ,次堆料小于1000mm 。根据以上两个要求,设计爆破如下:(1)爆破施工要

11、求爆破后石块块径不大于800 mm 1000 mm直径的要求。 大块率控制到最低。爆破产生的震动不能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破坏效应。爆破飞石必须控制在警戒围。爆破工作要保证围岩岩石不受扰动,结构完整。( 2)爆破器材的选用非电延时导爆管雷管。8# 工业电雷管直径 70mm 的乳化炸药,直径 32 的乳化炸药。粉状铵油炸药导爆索( 3)爆破方案专业资料.为确保开挖边坡平顺、整齐、稳定,应有效地控制爆破效应和确保安全,并能使爆破效果满足机械化开挖作业要求, 确定开采开挖爆破方式为: 根据开采台阶布置和阶段高度, 采取多级台阶分段开挖,主爆区采用毫秒微差松动控制爆破。本工程主、次堆石料的开采爆破试验目前已

12、做完,通过爆破试验取得以下爆破参数:90 孔,最佳效果孔深510m ,本工程选用10m 孔深,作为主次堆石料的开采钻孔。爆破参数的选择台阶高度: H=10m ;最小抵抗线: 中等坚硬矿岩w=(25-45 )d, 取 w=2.5m ;孔深: L= (1.1-1.5 )H, 取 L=10.5m ;炮孔间距: a= ( 0.7-2.0 )w ,取 a=1.8m ;炮孔排距: b= ( 0.8-2.0 )w, 取 b=2.5m ;填塞长度: l= (0.7 1)w ,取 l=2.7m ;单孔装药量: Q=qaHW ,取 Q=32kg ;多排孔爆破时,从第二排孔起,以后各排孔的每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Q=kqabH,即 Q=34.65kg,取 Q=35kg式中a炮孔孔间距;d 炮孔直径;专业资料.q 单位用药量,根据f=6 8 ,取 q=0.7kg/m3;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