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26262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教法研讨水平四吴忠二中 靳继刚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一、教学目标的设置1.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

2、求、教育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2.确定初中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根据水平四 (初中阶段) 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及达到该目标应该做到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初中各年级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初一年级:1、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方法,合理安排锻炼时间。3、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

3、和降低规则要求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4、通过田径、体操及球类项目的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5、通过本学期学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初二年级: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能用安全的方法参与运动。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速度、力量、有氧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5、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

4、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初三年级:1、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活动。2、通过运动实践提高对已学过的各项技术和战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熟悉所学项目的简单规则,活动中无粗野动作,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一步提高自练自评和自我保健能力。3、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肺机能、有氧耐力和协调性,知道饮食和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4、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5、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尊重和关心

5、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了解一些体育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三、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1、遵循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1)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 激发学习兴趣,运动形式活泼;(3)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 简单易行。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教材化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6、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如轮滑等。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2、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和时数,应根据教村内容、性质、作用、难易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时数,也可以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较快达成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一步教学时数。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每学期一般不少于17周(每周3课时,全学期教学时数51学时)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时间。适当留出23周作为机动时间 (包括考试和学校活动)。A.学习内容比

7、例恰当,分配时不要任意取舍,以保证各学习领域水平四目标的达到。B.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保证学习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和相互衔接。C.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特点分配学习内容,使教学计划合理。D.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保证选择内容的落实。四、 初中13年级学期教学内容、重点及教法建议初一年级:1、 基本体操单元教学内容:队列队形练习;中学生广播体操。教学目标:能正确掌握队列、队形及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提高协调性。教学要求:能自觉参加队列、队形的学练活动,有一定的自律能力;通过广播操的学习,尝试自编简单的徒手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 点:了解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健身作用;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创意有特色。

8、教法建议:培养体育骨干,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读懂体育图解的能力;准确示范,提高学生主动模仿练习能力;改变动作节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对完成的学练活动进行及时、肯定、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自编动作。2、 球类(篮球)单元教学内容:篮球基本技术;趣味篮球游戏;篮球小组对抗赛。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基本技术,提高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通过游戏和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简单的竞赛规则,促进技术与技能的提高。教学要求:增强同伴间的团结与协作,增强责任意识,学会文明观看比赛;培养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优良品质。重 点:各动作的用力顺序和协调配合;技术的合理

9、运用。教法建议:尝试体验:原地行进间;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互补与互助的学练活动;提供游戏预案,指导游戏活动;设置障碍,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自由结伴进行对抗,并及时进行自评和互评;组织比赛,在实践中学习篮球规则。3、 田径(快速跑)单元教学内容:快速反应练习;发展速度的游戏;结伴跑、让距跑等。教学目标:建立正确的快速跑概念,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通过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快速跑的能力。教学要求:感受运动的快乐与成功,增强同伴间的协作,培养自信、果断的优良品质。重 点:快速反应;重心稳定跑直线;快速跑过终点。教法建议:利用挂图,讲解要点;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结论;游戏:不同姿势

10、的起跑;选择针对性的练习,改进技术动作;采用牵手跑、让距跑、接力赛等形式提高练习兴趣;与成绩相近的同伴挑战,PK快速跑。4、 发展力量、耐力素质单元教学内容:支撑、角力游戏、变速跑、重复跑、耐力跑。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教学要求:了解身体素质练习基本的健身价值,尝试为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提供指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品质。重 点:发展力量的方法;呼吸与节奏协调配合;对“极点”的处理方法。教法建议:游戏活动,教师可启发诱导,拓宽学生思维;变距、变手撑的高度、变练习次数等调整练习的难度;让距赶超练习法;圆圈重复接力跑

11、,体会弯道跑的技术特点;多运用“进步性评价法”;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会安全的运动与锻炼。5、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单元教学目标:了解水平四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练特点,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知识及测试内容和方法;关心体育时事,了解体育名人,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和终身体育意识。重 点:明确课堂教学常规和要求;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机能的影响。6、 民族传统体育单元教学内容:跳绳;毽球;武术操等。初二年级:1、 基本体操单元教学内容:中学生广播体操(或自编韵律操);滚翻与技巧组合练习。教学目标:提高协调性;掌握技巧简单套路组合,提高学生支撑和滚翻能力,增强腰腹、背部肌肉力

12、量。教学要求:拓展对滚翻原理的理解,培养勇敢、果断、团结等优良品质。重 点:完成组合动作的能力。教法建议: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组织复习;改进、提高学生单个动作质量;单个动作间的组合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创编组合动作;做好保护与帮助;教会学生自救方法。2、 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单元教学内容:基本技术;组合技术练习;趣味比赛。教学目标:初步学习排球或乒乓球的基本技术,逐步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通过组合技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以及良好的竞争

13、意识。重 点:动作协调、步伐灵活;熟悉球性、提高球感;技术应用能力。教法建议:讲解、示范与图片教学;学生进行徒手与有球的模仿练习;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同质分组,分层教学;教学比赛,感受成功与快乐;及时使进行自评和互评。3、田径(投掷)单元教学内容:各种方法掷实心球;趣味性、游戏性的投掷练习;发展协调能力。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方法;通过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全身协调用力能力。教学要求:发展身体各部肌肉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 点: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用力掷球。教法建议:单人或多人抛接沙袋练习;各种方式推、抛、投实心球;学习与体验,建立正确动作概念;选择针对性的练习,改进技术动作;

14、重复练习,归纳与小结;测一测,比一比。4、发展身体素质单元教学内容:快速跑动作练习;健身、团队跑;立定跳远;器械练习;800米、1000(1500)米测验等。教学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简单器材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健身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有氧耐力及灵敏等身体素质。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团队意识。重 点:动作协调;技术动作的应用能力;克服极限,争取达标。教法建议: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尝试;团队协作练习,分段报时;游戏:多人PK跑;交流与探讨;自然编组,团队练习,调控有氧锻炼;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鼓励性评价。5、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单元

15、教学内容:学习有关健康、体操运动、体能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体能与健康的关系;知道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提高对健康的正确理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重 点: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操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发展体能的锻炼方法;如何培养自信心。6、 传统体育单元教学内容:跳绳;毽球等。初三年级:1、球类(篮球、排球、足球)单元教学内容:熟悉球性;基本动作;球类游戏。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能熟悉球性和初步掌握几项主要基本动作;部分同学能较好的掌握几项基本技术。教学要求:通过球类游戏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学习习惯和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重 点:熟悉球性;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力展现。教法建议:多人练习,自娱自乐;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熟悉球性;学习与体验,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比一比,巩固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