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健康宣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25748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健康宣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早产儿健康宣教1、注重保暖 保持室温在2224C,湿度在50%60%。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 育不健全,体温升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故应注意保暖。2、预防感染房间应定期消毒,接触早产儿前应洗手,减少探视,并加强皮肤、 脐部护理,以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严重感染。3、合理喂养 正确哺乳,按需喂养,定时测量体重,了解患儿增长情况。早产 儿器官发育不健全,吞咽功能弱,胃容量小,容易呕吐,又因消化酶不足、 消化功能差,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4、预防窒息措施 喂奶时根据早产儿的吸吮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每次 喂养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喂养后轻拍背部,并给予右侧卧位。早产 儿呛奶易

2、吐奶,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弱,易出现呼吸暂停。5、母亲的心理指导授乳期间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防止过度疲劳,给予合理 营养及饮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生活规律,定 时排空乳房,保证乳腺分泌。6、母乳喂养早产儿母乳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比足月儿母乳多,能充 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早产儿母亲的奶更有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 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 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1) 哺乳前的准备:按摩乳房,一促进血液循环和乳腺管的增生;擦洗乳头, 用毛巾清水擦洗,勿用肥皂。(2) 哺乳姿势:如吸吮、

3、吞咽反射好,一般要抱起喂养,方法为母亲坐在高 矮合适的椅子上,一侧腿抬高,脚下垫一小凳,婴儿头部略抬高,喂养 时母亲用食指及中指夹住乳房,以防堵塞婴儿鼻部。此外,母亲身体要 紧密相贴,应使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喂养后把婴儿竖起,轻拍 背部,以免溢乳。7、正确更换尿布 选择柔软、刺激性小、吸水性腔的尿布,有条件者最好选择 一次性尿垫,注意勤换尿布,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以防臀炎。8、洗澡的方法早产儿体温稳定,一般情况好,应每日沐浴一次,水温40C, 室温27C,用中性肥皂。沐浴室应注意皮肤褶皱处及臀部、外阴部的清洁, 洗后擦干、扑粉。9、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

4、种反射,这 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 可促进智力发育;抚触还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可以更好的睡眠;而腹部的 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10、其他定时到儿童保健门诊复诊,按时预防接种。二、新生儿黄疸健康宣教1、如何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 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达高峰,第 1014日消退,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应低于205umol/L,早产儿低于274 umol/L, 临床表现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 间也较长,一般34周。(2) 病理性黄疸,常有以下特点:黄疸出现较早

5、,出生后24h内即出现; 黄疸程度较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05u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74umol/L,直接胆红素34 umol/L;黄疸发展快,胆红素升高速度超过87 umol/ (L-d);黄疸持续久,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呈进行性加重。2、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 胆红素产生增加,多见于同族免疫性溶血(ABO和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此类患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伴随有肝脾大、贫血等症状,如不及时 换血可导致死亡,即时存活夜因易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导致严重后遗症。(2) 肠-肝循环增加,如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胎冀排出延迟等原因导致胆 红素在肠内吸收

6、过多。(3) 母乳性黄疸、窒息、缺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非溶血性高未 结合胆红素血症等。(4) 宫内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等病 原体感染引起肝炎综合症等。3、早开奶、增加排便对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意义:早开奶科促进肠道内正常菌群 的建立,使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体外。4、病情及预后情况:新生儿黄疸适当治疗,黄疸消退较快,预后好。如发生核 黄素,其后遗症常在2个月或更晚出现,故要定期复查。5、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6、注意保暖,注意奶具、奶粉、衣物等的清洁,父母和看护人员如患感染性疾 病,应及时给予隔离。三、新生儿溶血病健康宣教1、新生儿溶血病的预

7、后:除了贫血本身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外,最严重的危害 来自溶血后产生的黄疸,因为游离的胆红素可以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细胞。病情较轻或患病后得到及时治疗的患儿绝大多数可以康复,重度患儿可以出 现神经组织的永久性损伤,造成智力、运动等方面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2、成分输血的目的:因母子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导致患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降 低,故应视病情给患儿多次少量输注洗涤浓缩红细胞,以纠正贫血。3、换血目的(1) 换出抗体和以致敏的红细胞,防止溶血进展。(2) 去除血清中未结合的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的发生。(3) 纠正贫血,防止缺氧的心力衰竭。4、合理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

8、喂养 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5、及时添加辅食,按时预防接种。6、病情观察: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 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就诊。7、定期回院复查血象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以了解有无继续溶血或贫血。四、新生儿肺炎健康宣教1、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患儿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 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肝脏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水肿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新生儿呼吸道管腔狭小,管壁较薄,黏膜血管丰 富,在炎性肿胀时,较易使管腔阻塞,加之炎性分泌物增多,而新生儿咳嗽反射 弱,易引起

9、呼吸困难或窒息,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保持 呼吸道通畅。3、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尽量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机体免疫力;若人工喂 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新生儿肺 炎患儿易呛奶或拒奶,喂养时宜耐心。如呛咳明显,可用滴管或小勺,以防止食 管反流引起窒息或增加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及时添加辅食、鱼肝油、钙剂、 多种维生素等。4、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水分较多,要多喂养,这样也可以使咽喉 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5、新生儿居室(1) 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清洁空气。(2) 房间通风和环境:空气流通可以减少

10、室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室内的空 气环境,使室内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注意的是,患感冒的成年人要避免接触孩子, 尽量谢绝访客,若母亲感冒,应戴口罩解决孩子和喂奶。(3) 房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224C,湿度为55%65%,温度过高,使新生 儿产生不适感,呼吸不畅,影响食欲;温度过低,空气干燥,使新生儿皮肤黏膜 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体外,造成支气管堵塞、影响呼吸,继发感染。6、加强日常护理,增强抗菌能力。7、定时到儿童门诊复查。8、按时预防接种,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五、新生儿颅内出血健康宣教1、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1) 缺氧:脑组织在缺氧时发生时充血、水肿、血管壁通透性高,从而引起渗 血或点状出

11、血,多见于早产儿。(2) 产伤:由于分娩损伤,使颅内血管破裂,多见于急产、头盆不称、胎位异 常、高位产钳或负压吸引助产,多见于足月儿,出血量多可压迫呼吸中枢,病情 严重。(3) 其他:患其他出血性疾病,母亲有原发病或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导致新生儿 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减少等;高渗液体快速输入、机械通气不当、血压波动过大、 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内出血。2、颅内出血常见临床表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肌震颤、惊厥、吐奶、眼球 震颤、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或双侧大小不等及易激惹等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的表 现,或肌张力减低、嗜睡、对刺激无反应、生理反射消失或减弱、昏迷等皮层抑 制症状,一般由兴奋转向抑制、呼吸

12、暂停或不规则是严重出血使的最常见症状。3、保持患儿绝对安静的目的:避免颅内压升高,控制及预防再出血。4、颅内出血的预后:轻度硬脑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一般预后良好,脑 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的患儿有发生积水、癫痫、失语、瘫痪等后遗症的危险。5、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 部,影响呼吸。6、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少量多餐,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及 时添加辅食。7、出院后早期干预: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时,应给予正确肢体功能锻炼。8、定期复查,预防感染,按时预防接种。9、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血的后遗症。给予安慰、减轻家长 的焦虑,鼓励坚持

13、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 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六、新生儿脐炎的健康宣教新生儿脐炎是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而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 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的局部炎症。1、临床表现(1) 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科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2) 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伴有臭味。(3) 并发症:腹壁蜂窝织炎、腹膜炎、败血症,门静脉炎等。2、治疗(1) 轻者:局部用3%过氧化氢、2%碘酊及75%乙醇清洗,每日23次。(2) 重者:脓液较多、有局部扩散或全身感染者,需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如有脓肿形成需进行切开引流。

14、3、观察脐部情况(1) 密切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处理:(2) 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脐周有无肉芽肿的增生。4、预防脐部感染进行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避免大小便的污染,选择吸水、 透气性好的消毒尿布。5、正确消毒脐部从脐带根部有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并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七、新生儿低血糖的健康宣教1、尽早开奶,保证热量的供给;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避免科预防的高位因素,如寒冷损伤等。2、预后:低血糖发生神经损害导致脑损伤预后不佳,低血糖对脑组织的损伤取 决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一般及时诊断处理,预后良好;持续低血糖 时间较长者,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15、时肯定的。八、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健康宣教1、当新生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时、肌肉抽动或震颤、手腕内屈、踝部伸直,并且 惊跳及惊厥发作时常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时,提示有缺钙可能。2、提倡母乳喂养,多晒太阳;母乳喂养不允许时应给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若 牛乳喂养,则应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3、补钙:口服补钙时,应在2次喂奶间给药,禁忌与牛奶搅拌在一起,以免影 响钙的吸收。4、密切观察:若新生儿出现惊厥,应注意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 避免新生儿咬伤自己,并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引起窒息。5、预后:新生儿低钙血症在发作时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若出现喉痉挛科导 致新生儿窒息死亡,低钙血症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单纯的低钙血症, 预后良好;伴有窒息等并发症时,预后决定于并发症。九、新生儿脓疱疮的健康宣教新生儿脓疱疮又称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疮,时由细菌感染所以引起的化脓性疾 病,本病在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的新生儿中多见。传染源来自母亲、其他接触者或 病菌污染的尿布。1、环境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房间消毒。2、护理 应选择纯棉柔软的衣服,避免擦伤新生儿,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 清洁,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勤洗澡、勤更换衣物,衣物尿布等应做好消毒 工作。3、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