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24682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皖南八校l理科综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1. 生物膜的特化与其完成特定的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膜特化形成许多微绒毛,有利于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 次级卵母细胞膜特化形成微绒毛,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C. 核膜特化形成核孔,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 叶绿体内部膜特化形成基粒,直接提高了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2. 下列有关“探究酶的特性”系列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 “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 “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不止一种D.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

2、无关变量不止一种3. 以下为某实验动物感染 HIV后的相关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RNAI陋锵时间加人实鲨药樹h总淞A1HRNADNA酶(降解HHA)DNA宿主染色休甲I 酶 DNAmnnnninNAA. 由图甲可见,HIV感染过程中发生了 RNA勺复制B. 由图乙可见,HIV侵入机体后可致B细胞先增加后减少C由图丙可见,药物a可能抑制HIV的增殖D.由图丁可见,在人工培养基中添加药物 b可促进HIV增殖4.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的调节结果,既影响靶细胞的代谢又影响胰岛素自身的分泌B. 寒冷刺激时,对体内细胞起动员作用的是神经冲动和激素C叩

3、击膝盖下韧带致小腿前踢的过程中,相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D.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各种激素含量都能保持动态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5.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正常用 A*表示,缺失用A_表示),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 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 全致死效应。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P:无尾雌家鼠和有 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 Fi代,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 XY同源区)()表现型有尾无尾F1数量(只)雄家鼠50r 0雌家鼠4846A.仅从

4、一代杂交结果中还不能判断发生缺失的染色体类型B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的相关基因会随之丢失C亲本与尾有关的基因型组合是:XA+ XAXXA+ YD.让R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有尾:无尾=6: 16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 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测得从玉米播种到收获期 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 死亡率决定的B.设桩组在第30150天,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 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

5、人类获益D.第150190天,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29. (18分)为了探究外界因素与蜜柑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人员在4月、6 月测定了某地晴朗天气下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A图)和胞间CO浓度(B图)的 日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00 153 值00WMM12:00 18 00SB(I)与蜜柑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 影响蜜柑叶片胞间CO浓度大小的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与叶片的 (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环境因素)有关。 在4月晴天的11:00-13:00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据图分析,此时蜜柑 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

6、是 。 在6月晴天的11:00-13:00时,蜜柑叶片胞间CO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 却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的ATP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受损,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此时,采用向叶片喷雾的方法,则可有效提高蜜柑的 净光合速率。(5)用单侧光照射蜜柑幼苗尖端一段时间,细胞壁明显伸长现象发生在幼苗尖端下部侧若要在细胞水平上验证该现象,可取幼苗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制成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根据观察并测量细胞长度的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0. ( 18分)I .( 12分)美国女科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7、,一生未婚,但与玉 米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被人们誉为“玉米夫人”。她在玉米杂交试验中发现,使 玉米籽粒着色的基因,在玉米某一特定代会“接上”或“拉断”,又在某一代的染 色体上重新出现,使玉米粒的颜色发生变化。就好像基因从一代跳到另一代上,故 把它叫做活动遗传基因或称为“跳跃基因”. 基因工程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相当于“跳跃基因”的是 ,为了使该“跳跃基因”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正常表达,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需 要有合适的(2) 有些“跳跃基因”复制自身并将拷贝插入基因组新位点,HIV等含有这类跳跃基因,能将其拷贝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劫持宿主细胞以产生更多病毒颗粒. HIV若完成其基因的

8、跳跃,推测此过程可能涉及到的酶有 (至少写2种). 研究表明,许多动物通过进化形成了能减少HIV等病毒“跳跃基因”移动的生理功能系统,这样的功能系统可以看作是动物体 的一部分。(3) 不同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现有两个玉米品种:磺酰脲敏 感型和磺酰脲迟钝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P:$磺酰脲迟钝型玉米X早磺酰脲敏感型玉米F仁100%磺酰脲敏感型玉米 将磺酰脲敏感型玉米的卵细胞的核 DNA彻底破坏后,移植入迟钝型玉米的体 细胞核,经培养得到杂种玉米植株.待杂种玉米植株成熟后,授以磺酰脲迟钝型玉米的花粉,得到的子代100%是磺酰脲敏感型玉米,此实验的目的是 .有人认为此实验过程较繁

9、琐,技术复杂,请你写出一种更为筒单的技术方案:_II . (6分)研究人员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等盟市发现外来入侵物种黄花刺茄,此植物不仅在公路边、河滩地、草原深处 有生长,甚至蔓延至城市周围.这一原产于北美的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内蒙古 的生态环境,牲畜误食会中毒,甚至死亡。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 )草原的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属于草原群落 的.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 草原连年遭受过度放牧,会使草原的物种多样性锐减,从而加速土地荒漠化,可见人

10、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停止放牧后的草原能逐渐恢复生机,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3) 黄花剌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毛刺,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功能。 调查中发现黄花刺茄的种群数量每年都以 150%勺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 加,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 Nd,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 。31. ( 18分)耳鲍(H.asinina) 是中国传统海产品。科研人员发现,在耳鲍卵子的 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的两次成熟分裂第一次在卵巢中开始,停留于中期.受精后 继续进行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不久放出第二极体。利用细胞松弛素B (简称C

11、B处理二倍体耳鲍(2N=32)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可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从而培育 出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的三倍体耳鲍。下表是利用不同浓度的CB处理二倍体耳鲍的受精过程后获得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组别CB浓度(mg- L1)处理时间(mi n)胚胎平均畸形率(%胚胎平均孵化率(%三倍体率(%10.30103085020.40103080030.501030755540.601035656050.701045607560.801055408070.901080208581.010901590901010900(1)为诱导产生更多的卵子,可向已怀卵雌耳鲍体内注射 ,促进耳鲍卵的成熟和排放,然后,冲取卵子直接与 在体外受刺激耳鲍卵母细胞继续分裂的过程发生在 时期耳鲍第一极体中核 DNA分子数为个.(3)三倍体耳鲍的获得,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 ,该种耳鲍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和种类彼此间往往存在较大的羞异,原因是 由表中数据可知,CB浓度与胚胎畸形率间的关系是 .(5)当CB浓度为mg- L“时,第二极体的释放率最低。用CB处理相同数量的二倍体耳鲍受精过程以获得能正常发育的三倍体耳鲍幼体时,最适宜的CB浓度是1mg-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