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246490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创业与创业思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 章 创业与创业思维第一部分 本章概要1.1 重点概念1. 创业: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组合不同的资源以利用和 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2. 创业过程:考察创业者在新企业创建情境下开展的活动,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包括: 产生创业动机、识别创业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实现机会价值、收获回 报等六个方面。3. 创业活动:主要指创业者及其团队为孕育和创建新企业或新事业而采取的行动,包括新 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阶段的活动。3. 机会型创业: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 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的创业;为了更好的机会的创业。4.

2、 生存型创业:是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是其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 存和发展谋求出路的创业;为了生存的创业。5. 创业精神:主要指创业者及其团队在开展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抱负、执着、坚忍不 拔、创新等品质以及一些相对独特的技能。6. 因果逻辑:也称为预测逻辑,强调必须依靠精确的预测和清晰的目标。7. 效果逻辑:也称非预测逻辑,极度依靠利益相关人并且是手段导向的。8. 精益创业:借鉴精益生产的思想,精益创业是以最低的成本制作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可行产品),从每次创业实验的结果中学习,快速迭代,在资源耗尽之前从 迷雾中找到通往创业成功的道路。9

3、. 创业思维:指如何利用不确定的环境,创造商机的思考方式。包括:利用手头资源快速 行动;根据可承受损失而不是预期收益采取行动;小步快走,多次尝试;在行动中不断吸引 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行动中的意外事件看成好事;把激情当成行动的动力等具体表现形式。1.2 关键知识点1. 创业活动的普遍性16世纪,法文出现企业家一词“entreprendre”,最初的含义是“承担”(to undertake), 指参与军事征战的人们。18 世纪初,法国人又将该词用于从事探险活动的人。19 世纪初,企业家的含义又从农业扩展到工业以及整个经济活动中。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出现,与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股份公司

4、的形成有 密切联系。真正较透彻地认识企业家的职能和作用的是在哈佛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代表作:1912 年经济发展理论, 1942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20 世纪 80 年代,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将创业解释为“在不拘泥于资源约束 的前提下,追逐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2.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1)创业活动较强地依赖创业者及其团队的个人能力;(2)创业活动是创业者在资源高度约束的情况下开展的商业活动;(3)创业活动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开展的商业活动:颠覆性、创造性和混乱的 状况难以计划和预测;谁是顾客、顾客认为什么有价值等都是未知数;模糊性和快速变化。3. 创业活动

5、的不确定性创业活动的结果经常不可知,当面临多个方案需要选择,而每个方案出现的结果不确定、 发生的概率也不清楚的情况下,严格地说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不确定性还表现为“不连续性”,今天并不是昨天的延续,不连续性在现实中经常表现 为快速变化。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也和主观认识有关。同样的市场环境条件,有长期经营经验的企业 会认为市场比较成熟,容易掌控;对于新进入市场的新手,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面对不确 定的环境,成功的创业者通常要积极地承担风险而不是设法规避风险,他们利用而不是规避 偶然事件,快速行动、善于学习、注重合作和联盟应对不确定性。4. 创业、创新与发明的关系创新和发明不同,发明是一个技术上的概

6、念,其结果是发现新事物;创新则主要是一种 经济术语,是将新事物、新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创新与发明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创新过程可以开始于发明,如将某种发明运用于生产过程中,或将某种新的资源与现有资源 组合到一起,以便达到创新的预期目的。同时,创新过程也可以根本不依赖哪种特定的发明, 而仅仅是对目前的活动进行新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创新的目标。创业与创新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有些创业活动主要是在模仿甚至复制别人的产 品和服务以及经营模式,自身并没有什么创新,但也是在创业,这样的例子很多,创业更侧 重财富创造,更加关注市场和顾客。创业更加注重商业化过程,可以表现为创新并使之商业 化,可表

7、现为把创新商业化,也可以表现为模仿并商业化。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更容易形成 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有可能为顾客创造和带来新的价值,进而实现更好的成长。5. 创业的个体观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异,并用以解释 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6. 创业的过程观考察创业者在新企业创建情境下开展的活动,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创业过程包含的活 动和行为较多,从阶段性活动来看,可分为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两大阶段,并可进一步细分 为6 个方面:产生创业动机,识别创业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实现机会 价值,收获回报7. 创业的认知观创业认知被定义为人们用来做出有关机会识别、机会

8、评价、新企业创建以及企业成长的 评估、判断或决策的知识结构 。创业认知研究者不是基于人格特质来区分创业者,而是揭 示创业者的思维模式,认为特定的思维模式是竞争优势和个体差异的来源。大部分创业认知研究探讨个体做出创业行动决策的原因并将这种决策与根深蒂固的知 识结构和信念关联起来,即认知结构,同时认为创业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映了认知的过 程。8.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区别(1)创业动机不同,生存型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是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所以创业;机会 型创业的动机是发现有吸引力的机会所以创业。(2)发现商机市场不同,生存型创业是在现有市场中捕抓机会;机会型创业是发现了 新需要与新市场。(3)进入

9、市场不同,生存型创业是进入现有的小市场;机会型创业是面向大市场。(4)出发点不同,生存型创业是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选择机会;机会型创业是对开辟 大市场有把握。9. 效果逻辑萨阿斯萨阿斯娃斯选取了销售额从2亿到65亿美元不等的一些企业,针对它们的27 位创始人开展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成功创业者从手段驱动而不是目标导向的行动起步;(2)成功创业者在评估机会时,考虑的是“可承受损失”,而不是预期收益;(3)成功创业者会设法利用意外而不是回避意外;(4)成功创业者会召集一些愿意加入自己的人。效果逻辑理论由此诞生,相对应的是因果逻辑理论。效果逻辑也称非预测逻辑,极度依 靠利益相关人并且是手

10、段导向的。10. 精益思想与创业逻辑借鉴精益生产的思想,精益创业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制作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可行产品),从每次实验的结果中学习,快速迭代,在资源耗尽之前从 迷雾中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第一步:确定待验证的假设。第二步:制作 MVP。第三步:确定衡量指标,检验假设。第四步:坚持或者转型。精益创业所引申出的创业逻辑如下:(1)创业者必须承认在创业初期只有一系列未经检验的假设,也就是一些不错的 “猜 测”。一定要总结其假设,而不是花几个月来做计划和研究,并写出一份完备的商业计划书。(2)创业者必须积极走出办公室测试他们的假设,即所谓的客户

11、开发。要邀请潜在的 使用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提供反馈,这些反馈应涉及各个方面的假设,包括产品功能、定 价、分销渠道以及可行的客户获取战略。(3)创业者要采取敏捷开发的方式。11. 创业思维所谓创业思维,是指如何利用不确定的环境,创造商机的思考方式。效果逻辑和精益创 业衍生出的创业思维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方法,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对于创业者具有 重要指导作用。包括:利用手头资源快速行动;根据可承受损失而不是预期收益采取行动; 小步快走,多次尝试;在行动中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行动中的意外事件看成好事; 把激情当成行动的动力等具体表现形式。第二部分 章后练习参考答案2.1 复习思考题1.

12、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创业?(1) 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2) 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创业创新成为推进民族复兴、经济转型和企业 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方法。(3) 创业具有与其他企业经营活动所不同的特殊性。包括:创业活动较强地依赖创业 者及其团队的个人能力;创业活动是创业者在资源高度约束的情况下开展的商业活动;创业 活动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开展的商业活动。(4) 创业研究的新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创业企业具有与成熟企业(已有公司)完 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2. 创业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1) 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腾讯公司开发了 QQ即时通信网络工具,极大地改变了 人们的联络和社交

13、方式;百度公司开发了百度搜索引擎,向人们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信息获 取方式。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注重创新,他们可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也可能找到了新 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探索出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从而获得成功。成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创 新,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2) 创业与创新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有些创业活动主要是在模仿甚至复制别 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模式,自身并没有什么创新,但也是在创业,创业更侧重财富创造, 更加关注市场和顾客。创业更加注重商业化过程,可以表现为创新并使之商业化,可表现为 把创新商业化,也可以表现为模仿并商业化。当然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

14、更容易形成独特的竞 争优势,也有可能为顾客创造和带来新的价值,进而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创新相比,创业更 强调机会、顾客和价值创造。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应更加倡导顾客导向的创业、创业导向的 创新。3. 创业过程包括哪些活动?( 1 )产生创业动机。( 2)识别创业机会。( 3 )整合资源。( 4)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 5 )实现机会价值。( 6 )收获回报。4. 创业过程包括不少具体的活动,但创业者从识别到创业机会到创建新企业的时间一般都很短,这是为什么?(1)理论分析上,可以将创业活动分为多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这些阶段是相互 重叠交叉的,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创业者在识别创业机会之时,可能

15、已经在做整合资源 的工作,因而加速了创业实践活动。(2)创业者的目的性很强。创建新企业往往是创业者的第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 标,其他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被加速,因而也缩短了整个创业活动。5. 说说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对创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1)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对传统的创业活动提出了挑战。(2)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3)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产生了更多创业机会。(4)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给弱势群体创造了更多创业机会。6. 为什么要对创业活动进行分类?(1)认识创业类型,把握不同创业类型的特点和本质。(2)认识创业类型,有利于从低层次、创新性的创业向高层次、创新性高的创业转变。7. 结合本章介绍的创业分类,你还可以说出哪些创业类型?(1)生存性创业与机会型创业。(2)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3)边缘企业、冒险型的创业、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业、大公司的内部创业与革命性 的创业。(4)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家型创业与冒险型创业。(5)其他分类。8. 在众多的创业活动中你喜欢哪种或哪些类型的创业,为什么?(略)9. 创业研究从关注创业者特质转向创业活动和行为,这种转变有什么意义?(1)创业者特质研究具有以下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具备有上述特质,许多人 不是创业者但也具备其中的大部分特质;对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多大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