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4585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专题系列15人造卫星专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冲刺专题系列:人造卫星专题一、同步卫星1、同步卫星A的运行速率为 1,向心加速度为ai ,运转周期为 干;放置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2,向心加速度为a2,运转周期为 T2;在赤道平面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C的速率为3,向心加速度为a3 ,动转周期为T3。比较上述各量的大小可得:(AD )A. T1=T2T3B.C. a1a1 a22、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则:(BD) 的发射速度大 的线速度大 的运动周期大的向心加速度大功研制和发射了 “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 直,通过两极,每

2、 12小时巡视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A. “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B. “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C. “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D.“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3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3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 预定轨道,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 14圈,即飞行21小时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由以上材料可知:(AB)A. “通信卫星”运行周期较“神舟”五号的大B. “通信卫星”运行轨道半径较“神

3、舟”五号的大C. “通信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较“神舟”五号的大D. “神舟”五号经过赤道上空时,也可以实现定点,与地球自转同步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go某同学根度hi,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Mmh2GT2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正确的解法和结果是:G 1Mm 2 m( )2(R h

4、)(R h)2 T242 3m()2r 得 M 7 dTGT22gR2mg 得 M G4 2(R h)3GT22(2)方法一:对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 GMmmr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G-Mm-R二、卫星轨道5、2004年10月19日,中国第一颗业务型同步气象卫星一一“风云二号C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这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描述,正确的是:(C)A.速度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B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C.加速度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D .处于平衡状态6、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

5、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 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A. 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bacaaB. 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C. 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D. 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白周期关系为Ta=TcTb三、卫星的发射7、如图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近地的圆周轨道 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 2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 3上运动。a点是轨道 1、2的交点,b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 1上的速度 为vi,在轨道2上a点

6、的速度为V2a,在轨道2上b点的速度为V2b, 在轨道3上的速度为V3,则以上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C)A. V1V2aV2bV3B . V1 v 2a V 2b V1V3V2bD . V2 aV1V2b V8、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 ,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n。则 :(B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n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在轨道I上,卫星在 P氏的速度大于在 Q氏的速度D.卫星在 然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入轨道n四、卫星的特征9 、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没有磁场

7、。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 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 忽略地球和其 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C)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失重状态;B.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10 、海王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一颗卫星叫海卫1。若将海王星绕太阳的运动和海卫1绕海王星的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要计算海王星的质量,需要知道的量是(引力常量G为已知量):(A)A.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半径B.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径C.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海卫1的质量D.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

8、期和太阳的质量11、美国天文学家于今年 3月1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成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以 女神“赛德娜”命名的红色天体。如果把该行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则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470倍,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行星。该天体半径约为1000km,约为地球半径的1/6。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最 接近:(D)A. 15 年B. 60 年 C. 470 年口.104年12、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 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射一颗绕它的表面运行的卫星,其环绕速度为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

9、,如果要在这个星球上发八 H DA. V0B.DV0 C.2D:(BDV0 -2HD.D v0H已知火卫一的周13 、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期为7.5小时,火卫二的周期为 30.3小时,则两颗卫星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 C.火卫一的运行速度较小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小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若已知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周14 、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C.卫星所受的向心力期、地球的半径以及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由此不能算出:(C )B.在该轨道上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率D.在该轨道高度处的重

10、力加速度五、变轨运行1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1慢慢变到2,用Eki、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B)A. r 1r2,EEk1Er2,Ek1Ek2C. r 1Ek2D. r1r2,E5Ek216 、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 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了最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质量密集区时,通过地面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察,“月球勘探者号”的轨道参数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AD )A半径变小B、

11、半径变大C速率变小D速率变大17、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加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BCA.速度增大B. 周期减小 C.机械能增大 D.加速度减小18、2004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的协议,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一伽利略计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欧洲和我们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结束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在世界独占熬头的局面。伽利略系统将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预计于2008年投入使用。卫星的轨道

12、高度为2.4 104km,倾角为56 ,分布在3个轨道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1颗在轨预备卫星,当某颗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 若某颗预备卫星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A .预备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B .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速度C .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通 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加速D .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通 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19、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

13、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的线速度,一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a的向心加速度一C. b、c的运行周期相同,且小于 a的周期;D.由于某种原因,a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a的线速度大小将保/ /、j * Z持不变“ _一 h20 、“借助引力”技术开发之前,行星探测飞船只能飞至金星、 火星和木星,因为现代火箭技术其实相当有限,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行星探测飞船直接飞往更遥远的星体。但如果“借助引力”,则可使行星探测飞船“免费”飞往更遥远的星体。如图为美国航天 局设计的“卡西尼”飞船的星际航程计划的一部分图形。

14、当飞船接近木星时,会从木星的引力中获取动量,当飞船离开木星后, 也会从木星的引力中获取动量,从而可飞抵遥远的土星。由此可知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木星会因为失去能量使得轨迹发生较大改变B.飞船由于木星的引力提供能量,机械能大大增加C.在“借助引力”过程中,飞船受到太阳的引力一直比受到木星的引力小D.飞船飞过木星前、后的速度方向会发生改变21、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次日载人舱着陆,实验获得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乘坐宇宙飞船绕地球运 行的过程中,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要经常改变飞船的运行轨道,这是靠除地球的万有引力外的

15、其他力作用实现的.假设飞船总质量保持不变,开始飞船只在地球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飞船运行轨道半径减小的过程中:(A )A .其他力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减小B .其他力做正功,飞船的机械能增加C.其他力做正功,飞船的动能增加D .其他力做负功,飞船的动能减小六、双星问题22、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挛生双子火星探测器在 2004年1月4日和1也25日相继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火星着陆。假设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同一平面内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1 2.4 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r21.5 1011m, 如图所示,从图示的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的时刻开始计时,请估算火星再次与地球相距最近需多长时间 : (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