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24456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新版)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生命的器具【双基巩固】1.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A.目镜和物镜B.反光镜和目镜C.反光镜和物镜D.遮光器和反光镜2.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请乙同学看,乙同学若想看清物像,应调节()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光圈D.反光镜3.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明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请你告诉他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A.反光镜B.光圈C.镜头D.通光孔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移动装片D.更换装片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

2、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A.使物镜降至能看清物像B.使物像对准光源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D.防止污染镜头6.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时,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7.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和B.和C.和D.和8.在观察临时玻片标本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B.气泡C.细

3、胞D.水滴9.下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A.B.C.D.10.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A.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 cmC.观察时用右眼看着目镜,左眼睁开,便于画图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聚光11.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1,3,5,7,10,13。(2)取送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右手握住,左手托住。(3)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应转动,观察时如果需要镜筒下降,两眼应看着。(4)目镜上刻有“15”字样,表示。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了倍。【能力提

4、升】1.下列材料中,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A.一片树叶B.一个手指头C.一粒大豆种子D.一块番茄汁涂片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B.载玻片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如图)。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5、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5.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6.(拓展探究)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6、【】内填写字母)答案解析【双基巩固】1.【解析】选A。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作用是能将较微小的物体放大,从而清楚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显微镜最主要的构造是目镜和物镜,它们都是由凸透镜构成的,具有放大作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主要是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内。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各人的视力不同,对物像的清晰度要求不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小,用于精细调节,甲同学看清物像后乙同学观察,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便可看清物像。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大,用于寻找物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反射光线并能调节光线的强弱。3.【解析】选

7、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在视野较亮时,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这样可以减少光线的射入量,避免刺伤眼睛;在视野较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可以增加光线的射入量,便于观察。高倍镜下视野较暗,低倍镜下视野较亮。一台显微镜的通光孔的大小是不可调节的。【规律方法】有关显微镜几个重要知识总结(1)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重要的结构是光学部分中的目镜和物镜。(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3)控制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应该用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5)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一个倒立的放大

8、的像。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如果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5.【解析】选C。观察玻片标本时,要先下降镜筒,这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目的是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6.【解析】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7.【解

9、析】选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没有螺纹的为目镜,有螺纹的是物镜。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视野中气泡的鉴别。如果玻片标本在制作时,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气泡,在视野中气泡是一些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圆圈,里面一般是一片空白,如用镊子轻压,气泡会移动或变形。9.【解析】选D。本题考查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正确顺序应为,选D。10.【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 cm;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聚光;观察时用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11.【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

10、法。(1)图中的1是目镜,3是转换器,其上安装的是4物镜,5是通光孔,7是反光镜,10是细准焦螺旋,13指向载物台的下方,为遮光器。(2)取送显微镜时,右手要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不能随意甩动,防止反光镜、目镜等部件被甩出而损坏。(3)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大幅度升降,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接触玻片标本,损伤物镜或玻片标本。(4)目镜和物镜上的标识为该镜头放大的倍数,总的放大倍数则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答案:(1)目镜转换器通光孔反光镜细准焦螺旋遮光器(2)11镜臂8镜座(3)9粗准焦螺旋4物镜(4)放大15倍150【能力提升】1.【解析】选D。本题考查玻片标本的基本要求

11、。显微镜观察的材料需要满足薄而透明的条件。番茄汁做成涂片后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2.【解析】选C。本题考查视野中污点的判断。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存在,可以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否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遮光器和反光镜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要使视野变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镜筒下降,为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眼睛应从显微镜一侧注视物镜;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使物像更清晰。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

12、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小;物镜正好相反,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大。所以乙和丙组合放大倍数最大,故选A。5.【解析】选B。由于显微镜成倒像,要想把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P”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图乙中物像较大,可以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6.【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第一步,视野由暗变明,显然是对光的过程,对光时需要调节反光镜。(2)第二步,视野中能看到物像,这是调焦的过程,首先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降镜筒,使物镜接近标本,然后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直到看到物像。(3)第三步,物像更清晰,这是调节细准焦螺旋的结果。(4)第四步,物像由视野边缘移到视野中央,这是移动玻片标本的结果,因为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显示物像是由右向左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该是由左向右移动的。(5)第五步,物像变大,视野变暗,这是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的结果。答案:(1)反光镜(2)B(3)C(4)右(5)E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