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4411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43.040TCQC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XX 201X 代替QC/T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Gen eral Requireme nt of Tracti on Battery System for ElectricVehicles(征求意见稿)201X-XX - xx实施201X-xx - 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III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54 动力蓄电池包的命名 55 要求 16 动力蓄电池系统组装 57 动力蓄电池系统元器件接口 78 试验方法 79 标识与标志 10运输与储存 11#.言、八前本标准

2、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包的命名、要求、系统组装、元器件接口、试验方 法以及标识、标志、运输与存储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的动力蓄电池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B 2893- 2008 安全色GB 289 2008安全标志其

3、使用导则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21966-2008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GB/T 2423.1-2008GB/T 2423.2-2008GB/T 2423.3-2006验GB/T 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B:咼温试验Cab:恒定湿热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4、:振动(正弦)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5013.1-2008额定电压450 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GB/T 5023.1-2008额定电压450 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GB/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384.1 200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 18384.2 200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GB/T 18384.3 200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487.1 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

5、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655-2010车辆、船和内燃机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9951-2005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20234.1-2011GB/T 20234.2-2011GB/T 20234.3-2011GB/T 21437.2-2008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2部分:3部分:通用要求 交流充电接口 直流充电接口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

6、态传导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QC/T413-2002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7.1 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 1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QC/T 417.3 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 3部分 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 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 4部分 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 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 5部分 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圆柱式插接件 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238-1997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742-2

7、006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QC/T *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QCT 897-2011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GB/T XXXX-201X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 安全性3 术语和定义GB/T 1959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动力蓄电池箱 traction batteryenclosure用于承装蓄电池组、蓄电池管理模块以及相应的辅助元器件的机械结构, 简称蓄电池箱。3.2 动力蓄电池包 traction battery pack通常包括蓄电

8、池组、蓄电池管理模块(不包含 BCU、蓄电池箱以及相应附件,具有从外 部获得电能并可对外输出电能的单元。3.3 快换动力蓄电池包 swapping traction battery pack 能够通过专用装置,必要时人工协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内完成更换、并可以在非车载情况下进行充电的蓄电池包,简称快换蓄电池包。3.4 动力蓄电池系统 traction battery system一个或一个以上蓄电池包及相应附件(管理系统、高压电路、低压电路、热管理设备以 及机械总成等)构成的能量存储装置。4 动力蓄电池包的命名DS xx xxxx-xxx动力蓄电池包电压,V动力蓄电池包额定电能量,k

9、Wh动力蓄电池类型代码动力蓄电池包(S)注:用标识牌制作,电能量精度为一位小数,其他为整数,不到百位的前面由0填充图1动力蓄电池包的命名方法表1动力蓄电池类型代码表电池类型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锌空电池锂离子电池代码符号PdMHCdZnLi5要求5.1 环境要求5.1.1 工作环境温度-20 C +55C。5.1.2 相对湿度5%- 95%5.2 一般要求5.2.1 系统应能安全充电和放电,可靠地为电动汽车行驶提供能源保证。5.2.2 系统应有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安全监测功能。5.2.3 蓄电池系统应便于检查、维修。5.2.4 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布置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避免受布置环境的不利影

10、响。5.2.5 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布置应远离易撞击、污染、曝晒、水浸泡的位置。如无法避开, 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2.6 蓄电池系统宜具有热管理系统,维持电池系统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5.2.7 系统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为电动汽车行驶提供能源保证,并应满足GB/TXXXXX-201X的要求。5.3 使用要求5.3.1 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安全应符合GB/T 18384.1的要求。5.4 电气性能541蓄电池541.1 动力蓄电池包采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应符合QC/T 743的要求。541.2 动力蓄电池包采用的镍氢蓄电池应符合QC/T 744的要求。5.4.1.3 动力蓄电池包采用的铅酸电池应符

11、合QC/T 742的要求。5.4.1.4 动力蓄电池包采用的锌空气蓄电池应符合QC/T *的要求。5.4.2 额定电压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分为三级,额定电压总和范围和额定电压总和推荐值见表2。表2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的等级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范围V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推荐值V1100 350144、28823005003843450750544注:动力蓄电池系统标称电压宜为384U5.4.3 动力蓄电池包能量(kWh动力蓄电池包按8.5.1试验时,其能量不应低于生产厂商的标称值,同时也不应高于生 产厂商标称值的110%5.4.4 蓄电池包容量(Ah)蓄电池包按8.

12、5.2试验时,其容量不应低于生产厂商的标称值,同时也不应高于生产厂 商标称值的110%5.4.5 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包按8.5.3试验时,其试验剩余容量不应低于额定值的 80%5.4.6 控制电源功率蓄电池包控制电源(不包括加热、冷却等执行机构)功率不应大于10W5.4.7 温度场均匀性5.4.7.1 应保持电池箱内部温度场的均匀性,蓄电池包在8.5.5试验时,电池包内部温度场的温差不应大于5C。5.4.7.2 如果动力蓄电池系统由多个动力蓄电池包组成,动力蓄电池包在整车的布置应考虑环境温度的一致性,各动力蓄电池包温度差宜在8C范围内。5.5安全要求5.5.1 IP防护等级蓄电池包防护等级不应

13、低于IP55。5.5.2 电气绝缘性能用开路电压为表3中规定的电压等级的测试仪器测量,动力蓄电池包的正极或负极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MD。表3 绝缘电阻试验的电压等级蓄电池包额定工作电压(单箱U i)V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电压等级VUI 6025060VU i300500300U i 75010005.5.3 咼压断电保护电压高于60V勺蓄电池包应具有手动应急断电装置,宜具有自动应急断电装置。5.5.4 过流保护当蓄电池系统的输出电流上升到设置的过流断开电流值时,应对蓄电池包的实际放电功率进行限制,同时蓄电池包应能输出报警信号。5.5.5 过温保护当蓄电池包温度超过过温保护值时,应对

14、蓄电池包的实际放电功率进行限制,同时蓄电池包应能输出报警信号。5.5.6 遮挡/外壳动力蓄电池系统遮挡和外壳应满足 GB/T 18384.3-2001中6.3的要求。5.6 电磁兼容5.6.1 抗扰度要求5.6.1.1 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9951-2005表B.1中W级接触放电 8kV和表B.3中空气放电土 25kV勺要求。5.6.1.2 射频电磁辐射抗扰度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射频电磁辐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7619-1998表1的要求。5.6.1.3 瞬态抗扰度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瞬态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21437.2-2008表A.1中3级或表A.2中3级 的要求。#5.6.1.4 抗扰性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抗扰性限值应符合 GB/T 17619-1998表1的要求。5.6.2 电磁发射限值要求5.6.2.1 传导骚扰限值5.6.2.1.1 电源线的传导骚扰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电源线的传导噪声限值应符合 GB/T 18655-2010表5中2级或表6中2级 的要求。5.6.2.1.2 控制/信号线传导电流骚扰限值动力蓄电池系统的控制 /信号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