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24116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燕子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教学主题: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时:两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许宝森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1)基于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

2、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难点

3、就在于怎样让学生学会这种“通过观察和想象能力来描绘这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这是本班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上要着重讲解。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 借助教材注音和字典,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借助自己的积累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3. 通过反复朗读,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课时目标:(第二课时)1.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借助自己的积累准

4、确推想词句的内涵,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2. 通过反复朗读,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评价任务1借助教材注音和字典,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完成目标一)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完成目标二) 3借助自己的积累,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完成目标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 (3分钟)活动一一、引入。1播放课件: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5、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环节二(15分钟)活动一1 读准字音。俏:与“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不要错读成 f 。2 自主识字,找规律。3 交流。4 巩固运用。5 同桌抽读。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六、写字。(完成目标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生字(评价目标一)环节三(20分钟)活动一一、播放燕子翻飞的课件。二、理清课文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1 第一自然段:由近处看燕子。2 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飞行姿态。3 第四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完成目标一)检查学生读通课文(评价目标

6、二)1 小结:我们要学习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完成目标二)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第一节文章条理(评价目标二)活动三1自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完成目标二)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第二、三节文章条理(评价目标二)活动四3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1) 外形特点读第一自然段,再读,说说燕子外形的特点(活泼机灵)。用朗读表达燕子的活泼机灵。(2) 飞行特点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燕子的飞行特点(轻快)。通过朗读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3) 停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读一读四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描写

7、生动。4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5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能为大家读一读吗?(完成目标一、三)理解重点句子(评价目标三)环节四(20分钟)活动一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读一读四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4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5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能为大家读一读吗?(完成目标一)借助自己的积累,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理解课文内容(评价目标三)环节五(22分钟)活动一四、音乐配读全文。五、练习背诵。六、摘抄喜欢的句子。(完成目标三)(评价目标一)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板书设计:燕子 活泼机灵 轻快

8、五线谱2、古诗两首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学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1)基于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3)基于口语交际:

9、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2.教材分析古诗二首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诗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做,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源头的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难点: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3.学情分析(1)基于阅读:学习古诗首先要理解题目,借助解释、插图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

10、实际理解诗意。(3)基于口语交际:有感情朗读古诗,在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背诵下来。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评价任务1借助汉之星,认识“ 咏、绦”等生字,学写“用、碧”等生字。(完成目标一) 2反复诵读,理解背诵。(完成目标二) 3借助情境图,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完成目标三)学习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环节二初读课

11、文读准字词活动一1 师范读课文。2 生自由读文。3、指名朗读。(完成目标一)检查学生读通课文。(评价目标一)环节三顺序逐句理解活动一1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完成目标二)通过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叙述顺序,粗知大意。(评价目标二)环节四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活动一阅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1全诗共有四句话,哪句是作者看到的实景?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完成目标二)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评价目标三)活动二你认为这两首诗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完成目标二)通过全班交流,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评价目标三)环节五自由朗读,背诵默写诗句活动一朗读诗句。1 生练读。2、背诵、

12、默写。(完成目标三)采用不同形式诵读,熟读成诵感受古诗的美。(评价目标三)3、荷花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教学主题: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1)基于识字与写字:(2)基于阅读:(3)基于口语交际:2.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与写字:(2)基于阅读:(3)基于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1、借

13、助教材注音和字典,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3、学生借助自己的积累,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评价任务1借助教材注音和字典,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完成目标一)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完成目标二) 3借助自己的积累,准确推想词句的内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完成目标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 (3分钟)活动一一、引入。师出示

14、课题:荷花。师:你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生说后师大屏幕展示荷花图。环节二(5分钟)活动一二、初读课文,正音。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正音。3、分小组读。(完成目标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生字(评价目标一)环节三(10分钟)活动一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文章条理。第一节:“我”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节: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节: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完成目标一)检查学生读通课文(评价目标二)活动二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明确: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3、提问: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花香)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4、朗读。(完成目标二)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第一节文章条理(评价目标二)活动三五、学习第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