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4102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食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肉是人类进化最大的障碍智光为了开拓光明的未来,人类需要从历史中学习。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就 是这样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提供帮助的学 科。美国卡萝琳M 庞德博士在其所著的生命与脂肪一书中指出“转向食 肉的时间正好与人科动物化石的颅腔迅速大的时间相吻合。许多人类学家认为, 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食肉直接导致了智力的改善,从而为进化成为现 代人铺平了道路。所以,从史前到现在,肉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直是一种比较 宝贵的食物。”是人体获得完全蛋白、维生素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特 别是肉类能提供锌、维生素B12、钙、铁和维生素A等基本营养素,而这些营养 物质很

2、难在素食中摄取。”依据卡萝琳M庞德博士的观点,素食不仅会是自己营养不良,而且还会 使人类伟大的进化停止,智力减退。任何一个准备尝试一下素食的人看了这段耸 人听闻的话都会对做一个素食者望而却步的,而一个喜欢吃肉的人看以这段话就 会坚信素食者是自虐狂,而相信自己吃肉能帮助人类的进化功德无量。在我们这 个科学的时代里,任何事只要被科学所证明,就是客观规律了,客观规律就如同 宗教里神的意志一样,那是不由人的意志转移的啊!是了不得的事,是不管愿意 不愿意都必须服从的事。然而科学研究除了纯粹的数学外,必须受限于科学仪器 的局限性、人的生命的局限性以及科学家先验观点的片面性等等。所以我们无法 克服科学研究管

3、中窥豹现象,我们只能逐步改善仪器、改进方法,一点点的扩展 我们的视野,深入我们的研究。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名著科学发现的 逻辑中把科学的这种特性称为可证伪性。他说:“应该作为分解标准(指科学 与伪科学之间的分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换言之,我不要求 一个科学体系能一劳永逸地在肯定的意义上被选拔出来;我要求它据有这样的逻 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借助经验被选拔出来:一个经验的科学体系必须能 被经验反驳。”正因为这样科学研究中常有不同的观点在相互争论,要搞清事实 的真相,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需要对个各种观点做辩证的分析,进行深入探 究后才能获得较为正确的结论。生命的进化是我

4、们这个地球上最重要也是最为复 杂的事件,对这个事件科学还所知甚少,尽管已经发现的一些事实已经可以给出 一个大致的生物进化框图,但是依据这些有限的事实的出结论时需要非常谨慎, 因为还有太多的事实以及更为深刻的机理不为我们所知。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告 诉大家,好的科学研究是离不开人文精神指导的,在研究关于人的进化这些问题 时,科学研究如果离开了道德的指导极易得出荒唐的结论。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与此有关的各种观点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看科学 关于肉食与进化的关系的结论到底如何。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人类进化方面一些公认的事实。依据人类学的研究,人类进化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阶段(以下文字中的 人类学资料来源

5、于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义著的人类学,根据前苏联高等 教育出版社1978年修订版译出):1. 人的前驱(南方古猿)时代,南方古猿从其树硒的祖先那里所得到 的重要遗产是能够使用物体的手以及大脑皮层的相应部分。在生活 习性上,南方古猿的祖先传给他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高度发 达的群居性。南方古猿首先应该具有了作为用于动物和群居动物所 具有的那些能力,它们具有寻找工具的能力,还不具备有意识地制 造工具的能力。由于年代久远,南方古猿详细的食物结构很难从田 园考古挖掘所得事实进行推断,我们智能粗略的推断南方古猿可能 是杂食动物。不过依据美国人乔治.萨勒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山地大 猩猩的生活和行为的著

6、作以及英国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在坦桑尼亚 坦噶尼客湖东岸对黑猩猩的研究著作,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关于猩猩 饮食方面的详细资料,以弥补考古学的不足。依据这些现代动物学 家的观察。在179个山地大猩猩的巢约有半数在地上,而黑猩猩的 巢则通常建在树上;大猩猩是和平的动物,而黑猩猩则往往具有攻 击性;大猩猩完全以植物为食(它实用约29种食物),而黑猩猩则 经常食肉,它捕食的对象有疣猴、小狒狒、红尾猴和兰色的长尾猴 等;2. 直立人,或远古人类。时代。远古人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有意识地制 造工具,远古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手斧。考古学家认为舍利时代 的守护的主要用处是发挥最符合其形状与重量的功能,既用于砍砸 与粗削

7、;这些作用有两个目的:(1)制造原始的棍棒与带尖的木头 工具,比如木矛等;(2)用于分解已经打死的动物的尸体以及敲开 动物的头骨取髓等。所以远古人类也是杂食动物。远古人类的脑量 比猩猩的脑量大幅增加(从435-650立方厘米增加到800-1225立方 厘米)。美国卡萝琳M 庞德博士在其所著的生命与脂肪一书 中所采用的“转向食肉的时间正好与人科动物化石的颅腔迅速大的 时间相吻合”观点可能就是基于关于直立人制作工具手斧等的功 用提出的。3. 尼安德特人,或古人时代;对于古人文化,我们可以根据大量的莫 斯特遗址的出土的工具作出判断,莫斯特工具的特点是加工更为精 细、规整,形状更为多样。出现了简单的骨

8、制品。根据在莫斯特遗 址广泛分布的篝火、烧骨、灰烬堆的遗址看来,完全可以推断尼安 德特人已经具有人工取火用火的能力。所以从尼安德特人时代起, 人类开始熟食,尼安德特人也是杂食动物。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比直 立人不仅脑量更大而且结构也有较大变化,比如颅内模的绝对高度 和相对高度(主要是在顶骨部位)增大等。有人以此推断熟食对大 脑进化的重要性。4. 现代人或新人时代就不必多说了。考古学家依据远古人类(或直立人)制作的石斧的石器的功用推断远古人 类是吃肉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进一步推断吃肉是人类进化的必 要条件那就有问题了。依据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的古人类学的介绍,人 科起源问题上达尔文的

9、理论演变为多种假设(古人类学64-68页)。其中最著 名的假设有:(1)食肉的假设达特(Raymond A.Dart)与1924年杂是南非汤恩(Taung)发现了大约 是六岁小孩的化石头骨,其牙齿很像人的,而脑子很小,面部宽大,定名为南方 古猿。随后在南非的其他地方发现了更多的南方古猿化石和大量的破碎动物骨 骼。达特认为这些碎骨是人科成员带到洞里的,它们打破这些骨骼作为工具会武 器。他说,动物骨骼的使用早于武器。他称这种骨、齿和角的破片为骨齿角文化 (Osterodontokeratic culture),由此引起了许多争论。达特解释某些南方古猿的头骨 和额骨的破裂是由于同伙的攻击。人类的进化

10、是由于越来越多地依靠用来杀害的 武器来获得肉食。一种史前的武器竞争促进了大脑的发展,演化成现代人因而具 有野蛮的凶杀者猿的倾向。达特的这种解释在人类学界是没有多少人相信的,但 是肉食对人类起源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对人类的行为究竟有什么影响,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2)草食的假设乔利(C.J.Jolly)提出早期人科成员的适应想猕猴类中的狮尾猴 (Theropithecus)。他看到狮尾猴与分布更为广泛的狒狒(Papio)属的差别正像早 期人科与猿的差别。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有无对半干旱的空旷地区采集和食用 草籽的一种特殊食物适应。狮尾猴的头后骨骼由于以坐的姿式长时间采集种籽, 其头部在脊柱上的位置

11、常比狒狒的较为垂直。这种坐姿产生角垂直的躯干,有助 于形成直立行走。至于咀嚼能力的强大,则是去多不吃草籽的哺乳动物的特征,而稀树十草 原上的食物也不只是草籽,根和块茎也可能是早期人类人科成员的重要食物来 源。狮尾猴用脚趾是不能挖出根、茎的,而早期人科人员的黑猩猩式的棍棒则易 于获得这些食物。(3)杂食的假设另有两种假设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华什伯恩(S.L.Washburn)等的草 原黑猩猩模式假设与塔特尔(R.Tuttle)的小猿假设。这两种人科动物都是杂食 动物。这两种人科动物的特点是会使用工具来获取和制备植物性食物,也猎取小 动物为食。从上述经典的人类学家提出的关于人类起源原因的种种假说

12、,我们至少可以 得出肉食对人类起源究竟有多大的作用仍然没有定论这一结论。田野考古与实验室里进行的科学试验不一样,我们无法把人类进化的历史放 到实验室里重复演示给我们看,正因为这样在田野考古中提出的理论一般只能称 为假设。田野考古的假设既不能象数学依据公理就可以保证绝对准确推断,从而 被称为定理,也不能象物理与化学学科在实验室中经过反复观察、验证,从而被 称为定律。但是我们可以从间接的方式推断它的合理性。对“肉食对人类起源究 竟有多大的作用,尤其对人类智力的发展有多大作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 个角度分析:第一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考察。Taylor等科学家比较了在印度尼 西亚群岛的婆罗洲与苏门答

13、腊岛上生活的猩猩,发现,在婆罗洲北部生活的猩 猩种群由于生活资源的匮乏,而导致脑量较小。Taylor认为资源的匮乏会影响 大脑的生长的结论对人类也同样成立(LiveS,2006年10月24日 (http:/ 导致大脑进化或发育障碍。那么素食的营养是否全面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 个问题是动物的相对脑量(大脑重量除以体重)与食物的关系如何。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简单,大家只要看一看附录中的荤素营养成份对比 表即可。从表中可以看出素食不仅不比肉食营养差,而且比肉食营养好。如果再 加上植物性中草药的调理,素食的营养远超肉类。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人完全可以 不吃任何肉类食品,但决不可以只吃肉而不吃任何素食

14、。美国卡萝琳M 庞德 博士认为的“肉类能提供锌、维生素B12、钙、铁和维生素A等基本营养素, 而这些营养物质很难在素食中摄取”的观点是错误的。美国卡萝琳M庞德博 士的书中还提供了一个案例。她发现让非洲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每天多吃2勺肉类 食物,他们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变化。2年后,这些孩子的肌肉发育加快,智力 上也有大幅提高,而且,他们在学校里更加活泼,喜欢说话和经常参加活动。从 而证明肉食的重要性。这样的论断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因为美国卡萝琳M 庞 德博士没有尝试给非洲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吃营养合理搭配的素食,只有把这两种 情况进行严格的对比后的出的结论才具有科学意义。关于第二个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

15、者Georgf.Striedter在其关于大脑 进化的专著大脑进化的原则(Principle of Brain Evolution, SINAUER ASSOCIATES,INC,Publishers Sunderland,Massachusetts,U.S.A 2005)中是这样概 括食物与脑进化的关系的:“在食物与相对脑重的关系上,已经有重多的研究。 比如在蝙蝠中,吃虫类的蝙蝠比吃肉类或吸血类或吃水果或花类的蝙蝠脑量小 (Eisenberg and Wilson,1978;Hutcheon et al. 2002),而灵长类动物中是食虫类与食 果类比食叶类一般有较大的脑量(Clutton-

16、Brock与Harvey,1980)。进一步,用 过滤方式(filter-feeding)进食的鲨鱼与鲸鱼比通过追逐方式捕食的鲨鱼与鲸鱼 脑髓要小。初看一下,这些证据似乎表明相对脑量与食物的质量有密切关系;但 是这个结论与蝙蝠的数据想矛盾,因为昆虫的营养一般要比花与果的营养要好。 花与果缺乏蛋白质。所以一个更为合理的假设应该是:那些吃难以发现、大型食 物的种群相对那些吃储量丰富小型食物的种群脑髓含量大。即使这个假设仍然有 不足之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寄生类比如,楔齿七鳃鳗)或靠伏击捕食(比如, 蛙鱼)生物的小脑量。所以,我提出了一个更为准确的假设:具有高脑量的动物 趋向与策略性捕食,而那些小脑量的种群捕食靠随机的运气。这个“聪明进食” 假设(也有其他的学者认同这个假设,比如Parker与Gibso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