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4048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径定理(1)教学反思如皋市九华初中 蒋洁丽学生已经知道,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圆心角所对的弧和弦及其弦心距这四组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利用圆的轴对称性,进一步得到圆的直径与弦及弦所对的弧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且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所以课本对于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讨论,从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开始展开,并加以推理证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揭示了垂直于弦的直径和这条弦及这条弦所对的弧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有关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在垂径定理得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

2、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变化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反思之一: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好的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很熟悉,数学知识离我们很近。不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点困难,一是学生见到实际问题就畏惧,根本不想读题;二是学生对实际问题背景不熟悉,熟悉问题背景花费一定时间;三是对于实际问题,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解决,所用知识是什么,用什么思想方法解决。为了克服这种困难,本节课专门设计了一个较为熟悉的实际问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体现问题

3、具有现实的用途-数学的有用性,二是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数学思想方法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生再见到类似的实际问题时,就不会感到陌生。我们知道,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劣,如果一味的按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本节课,由于学生的差异较大,所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消除畏惧怕错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反思之二:需要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把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始终放在第一位。在这节课中,注重学生间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给学生多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本节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