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24020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实验目录八年级生物上册1.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2.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3. 不同形态的菌落4.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5.制作孢子印6.发酵现象7.制作甜酒八年级生物下册1. 观察植物的无性生殖2. 扦插材料的处理3.嫁接4.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5. 观察鸟卵的结构6.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7.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8.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9.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11.设计健康生活的一周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1.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为什么会飞?要是我们人类也像鸟类一样会飞该多好,如果让人飞起来,咱们需要一副多大翅膀?这就是我们这一节将要探究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

2、,让我先来看一段视频录像。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鸟类在蓝天上飞翔;我听到了鸟的叫声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生:鸟类有翅膀。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吗?生:不能,还要解决许多问题。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图片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也可以展示课前准备的鸟类图片)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体形和体表)家鸽的躯干呈形。家鸽的前肢变为,是器官。后肢有趾,趾向前,趾向后。尾部生有大型,飞翔中起作用。师:你们观察鸟的体

3、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不会飞起来的。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生:羽毛有大小之分,大羽毛展开时呈扇形,小羽毛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师: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内部结构如何呢? 请大家根据家鸽的内部结构彩图来进行探究。生:继续进行探究:家鸽有(角质喙、肉质唇),口腔内(有、无)牙齿,舌较(柔软、坚韧)。无牙齿

4、可减轻头部重量,与生活相适应。肌胃外壁有发达的层,内壁上有一层,胃腔内有许多粒。腺胃可分泌。肌胃的收缩力(大、小),可凭借内壁的角质膜和腔内的沙粒将磨碎,具有类似的作用。小肠弯曲(细长、短粗)。直肠较(短、长)。小肠是和食物的主要器官。直肠这一特点使得鸟类随时排便,有利于,与生活相适应。家鸽的肺相对较(大、小),弹性较(大、小),与多个气囊相通。心脏体积相对较(大、小),分为心房,心室。家鸽的心脏分为四个腔,使动、静脉血(分开、混合),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较(强、弱),加之双重呼吸,食量又大,体表有保温,通过气囊散温,因此具完善的能力,属于(恒温、变温)动物。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吃鸡肉时哪部分肌

5、肉最发达?推测一下原因?观看家鸽的骨骼模型,特别是胸部的骨骼有何特点?你能作出怎样的推测?生:胸部的肌肉发达,可能与飞行有关;发达的胸肌才能扇动双翼利于飞行;胸部的骨骼很突出,两侧附着发达的胸肌,与飞行有关。师: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生:从食物中来。师: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生:鸟类的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很强;粪便不贮存,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师:请阅读表格:从鸟与人的心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中,你看出了什么?生:鸟类的心脏肌肉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师: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

6、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生:(观察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有肺和气囊;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师:经过上述的探究活动,请你们归纳一下:鸟类有哪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特点?生:身体的表面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莱特兄弟就是从鸟类的这些特点中得到启示,为我们人类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飞机的问世。师:展示纸飞机(飞机模型,风筝)这些也能够飞行,谁来说说它们的飞行原理?生:认真观察,分组讨论,举手发言。师:它们飞行

7、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持续飞行?生:风力、电力、燃油等。师:由此可见:飞行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重量要轻、速度要快、动力要足;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我们人也能像鸟类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实验2.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股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

8、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活跃课堂气氛;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时身体的哪一些部分的肌肉和骨发生了运动;三、让学生充分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从而引出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关系。实验3. 不同形态的菌落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

9、么变质了?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由此导入新课。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中培养。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同时使用的培养皿(或者试管等)也要进行高温灭菌。培养基经过高温灭菌,一定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将少量细菌或者真

10、菌接种在培养基时要用无菌棉棒,避免再次污染;一般要将培养皿放在保持温度恒定的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如果没有培养箱,必须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方案二: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为什么呢?怎么样才能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细菌呢?引导学生要想肉眼看到细菌,必须培养细菌的菌落。教师播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观察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提问:(1)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有哪些?(2)什么叫接种?(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必须加入营养物质?(4) 配制好的培养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高温处理?学生观看完录像后,阅读教材“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1、”,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并小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回答:(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中培养。(2)将少量细菌或者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3)配制培养基时必须加入营养物质,是因为细菌和真菌中的绝大多数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4)配制好的培养基一定要进行高温灭菌的处理,因为经过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基内混有的其它细菌或真菌等杀死,只培养接种的细菌或者真菌,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因素的干扰。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鼓励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质疑:我们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到温暖的培养箱里培养,细菌大量繁

12、殖后的情景将会怎么样呢?由此进入菌落知识的学习。学习目标二:观察菌落教师为同学们分发3天前培养的细菌和霉菌菌落(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组培养皿),并多媒体展示不同形态的菌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回答:有的光滑,有的长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绿色、黑色、米色、黄色等。提问:(1)什么是菌落?(2)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各有哪些特点?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描述,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得出结论:(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者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2)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表列如下:类别大小形态特点颜色细菌菌落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呈白色真菌菌落菌落较大霉菌

13、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呈现出红色、褐色、绿色等不同的颜色。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要求学生能够指认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以进一步加深对不同菌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质疑:菌落是同一种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吗?学生积极思考,先小组内讨论,再班内展示,最后达成共识。总结: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者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变质或发霉的现象,这实际是细菌或真菌不断增殖的结果,我们肉眼看到的“变质”和“发霉”斑点就是菌落。不同的菌落具有不同的形态,其大小和颜色也不相同,以此可以区分细菌或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形态。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

14、法和步骤包括: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中培养。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同时使用的培养皿(或者试管等)也要进行高温灭菌。培养基经过高温灭菌,一定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将少量细菌或者真菌接种在培养基时要用无菌棉棒,避免再次污染;一般要将培养皿放在保持温度恒定的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如果没有培养箱,必须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方案二: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为什么呢?怎么样才能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细菌呢?引导学生要想

15、肉眼看到细菌,必须培养细菌的菌落。教师播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观察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提问:(1)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有哪些?(2)什么叫接种?(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必须加入营养物质?(4) 配制好的培养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高温处理?学生观看完录像后,阅读教材“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并小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回答:(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中培养。(2)将少量细菌或者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3)配制培养基时必须加入营养物质,是因为细菌和真菌中的绝大多数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4)配制好的培养基一定要进行高温灭菌的处理,因为经过高温处理后,可以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