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23962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单元教学设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统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知道我们自己所在的县(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

2、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制作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2自主探究。教师: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1)班和(2)班等,使学生发现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3合作交流。(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3)题,第(4)题全班交流。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前3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知

4、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在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统计知识和观念上加以提升:通过对这样的统计图的描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很多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与意义。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1)、(2)、(3)题,第(4)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补充练习。(1)某超级市场甲乙两种

5、品牌的果汁饮料一 、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下个月你会怎样进货?为什么?如果你是甲种饮料的厂长,看到这张统计图,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2)实践活动。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四、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6、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2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7、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三、巩固新知1、 完成106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第三课时 综合实践你寄过贺卡吗?

8、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2、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3、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我们会收到贺卡? 对,在元旦的时候。大家对于贺卡已经非常熟悉了,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课:(出示课题)你寄过贺卡吗?【设计意图

9、】通过借助学生身边的物体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揭示课题,克服了学习的盲目性。二、探究新知1、发现问题;(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的说。总结: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但回收废纸不但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减少对树木的消耗。(2)统计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学生汇报。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以及学生的调查统计,让学生体会到,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以便引起学生思考,为了节约木材我们应该怎样做?2、分析问题:(1)出示课件: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

10、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学生进行估计。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估计的? 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想说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要节约木材。)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估算全校,以及所有家庭收到贺卡的数量,让学生发现消耗木材的数字是惊人的,以便激发学生要少寄贺卡,节约木材。3、解决问题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节约木材的方法是很多的,例如,节约用纸,回收废纸。使学生由认识到行动,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三、方法与应用下面是我国2001年-2004年废水排放量的统计表: 年份

11、排放量/亿吨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227201203221生活废水排放18919519719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什么地方还学得不够好?【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学生如果回答得不够完整,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另外了解学生学得不够好的方面,以便及时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五、课堂检测(一)、甲、乙两个村1998-2006年家庭汽车拥有量如下图: 甲、乙两个村1998-2006年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图汽车拥有量辆甲村乙村26302425201215596102350年份1998年20

12、01年2004年2006年 1、2004年乙村家庭汽车拥有量是1998年的几倍?2、2004年甲村家庭汽车拥有量是1998年的几倍?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二)、小强家和小军家2006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下图:小军、小强家2006年各季度电费情况统计图16011521013520513027018501002003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季度小强家小军家1、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是了解学生对于本课地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