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3952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 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发展情况及对社会的影响;2. 通过阅读材料提高“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应用;难点: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探究一(一)、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材料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贵族地主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材料三材料二18世纪英国的殖民地材料四: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归纳:1、政治基础:英国最早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利

3、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基础: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市场基础:殖民扩张,使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4、技术基础: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分工协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探究二: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思考:工业革命首先是从什么时间哪个领域开始的?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开始: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发展:动力革新,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意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新的交通工具,大大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3)深入:交通运输工具 1807年

4、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了以蒸汽作动力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4)结束: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5)扩展: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二、工业社会的来临 探究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比较图片材

5、料三: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四:19世纪英国各职业比重的变化 1841年 1871年年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铁产量超过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 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材料五: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蓝色为农村人口,紫色为城市人口)归纳: 1、生产力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取代工场。 3、生产关系:产生工业资产

6、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4、对英国方面: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 5、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6、世界市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 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采等问题 四、情感提升学了工业革命你有什么感想,用一句话归纳。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培养。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会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青少年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六、课堂小结一 工业革命的原因 政治基础 经济基础 市场基础 技术基础 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现代工厂制建立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五、知识拓展工业革命与中国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