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23941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第六单元 2010至2011学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陈花 审核: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0年12月20【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知识链接】:1、 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

2、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 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 治。一、学前准备:1、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

3、5个:)2、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少于6个词语)3、重点句子翻译(写原句并翻译,不少于4个句子)4、预习疑难摘要:、你准备提问同学的词语有(写序号):、你准备提问同学翻译的句子有(写序号):、你准备提问同学应掌握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5、试译全文。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并读一读。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活动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2

4、、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3、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2、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3、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 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四、自我测试: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皆朝于齐(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孰视之( )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 )期年之后( )邹忌( )间( )进2.解释下列词语(我是有心

5、人,写过我就会记得特准特牢固!)讽 纳 谏 修 昳丽 昳 朝 服 窥 谓 孰视 何能 及 旦日 不若 明日 孰 美我 私 弗如远甚 诚知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 王之蔽甚 面刺 谤议 闻寡人之耳 门庭若市 时时 间进 期年 虽欲言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朝:1、朝服衣冠( ) 2、入朝见威王 ( ) 3、谤议于市朝( ) 4、皆朝于齐( ) 上:1、受上赏( ) 2、上书谏寡人( ) 美:1、君美甚( ) 2、吾妻之美我者( ) 五、拓展提升:1、说话练习:(学学邹忌,用你机智说服别人)星期天,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玩耍,可你妈妈拦住你,一定要你补习功课,你会怎样说服妈妈让你去呢?2、课外拓

6、展延伸: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 景公披狐裘坐于堂,晏子入见。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臣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7、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受教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解释下面的词语。(1)王之蔽甚矣( ) (2)臣之妻私臣( )(3)皆以美于徐公( )(4)以与饥寒者( ) 2、下面句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 (1)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能谤讥于市朝 B:之 (1)饱而知人之饥 (2)面刺寡人之过者 C:以 (1)以与饥寒者 (2)皆以美于徐公 D:而 (1)时时而间进 (2)雨雪三日而不寒 3、翻译。(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甲文,邹忌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齐王纳谏;乙文,晏子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景公。甲文邹忌进谏时采

8、用类比的手法,现身说法说服了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了方式,同样达到了目的。、请进一步探究以上两文的相同点,找出你的一点发现(试题已涉及的除外),并简要说明。3、阅读下面召公谏厉王弭谤,完成问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厖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选自国语) 1、解释加点的字。 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民不堪命矣是障之也甚于防川川壅而溃道路以目 、这篇短文中比喻说

9、理的句子是: 、这篇短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相同点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陈花 审核: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0年12月20【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知识链接】:3、 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

10、、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2、简介邹忌、齐威王: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 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 治。一、学前准备:1、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5个:)2

11、、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少于6个词语)3、重点句子翻译(写原句并翻译,不少于4个句子)4、预习疑难摘要:、你准备提问同学的词语有(写序号):、你准备提问同学翻译的句子有(写序号):、你准备提问同学应掌握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5、试译全文。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预设答案: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并读一读。教师预设答案:两次对话,第一段。指名同学分角色朗读。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预设答案:第

12、一部分(1): 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2): 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3、4): 进谏的结果。活动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教师预设答案: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2、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教师预设答案: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1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3、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预设答案: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具体措施:面刺寡人受上赏;上书谏寡人受中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教师预设答案: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结果: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