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23905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 第三章 项目规划原则和规划设想 6第四章 项目设计方案 9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 14第六章 效益评价 16第一章总论1项目名称:中华龙源中国龙文化碑林。2建设单位:濮上生态园区管理局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濮阳市龙乡书画院3项目运作方式:以弘扬龙文化为目的,以书画龙刻碑为表现形式,采用市场运作模式。4碑林地址:濮上园内5总投资:4.8亿元人民币,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第一期总投资估算为1.1180亿元人民币。6效益分析:以碑林为载体,向国内外推荐濮阳,让国内外了解龙乡。增加龙乡的旅游亮点,带动濮阳的旅游文化产业。7主要设想:项目完成后,

2、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龙文化碑林,初步设想由碑林长廊连接领袖(包括皇帝)碑林区、历代名家万龙碑林区、全国历代名碑区、影视名人碑林区、将军部长碑林区、500强企业碑林区、濮阳名人碑林区、海内外华人名人碑林区、 中华第一龙展馆、成龙影视艺术馆、明清龙家俱博物馆、佛文化艺术馆等建筑材料采用传统的琉璃瓦做廊顶,建筑风格即古朴典雅,又金碧辉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道风景奇观。项目策划、设计、运作主要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和濮阳市龙乡书画院共同操作。政府决议由濮上生态园提供土地。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中华上下数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

3、了中国深入到人们思想深髓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这些称谓常令每一个中华儿女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大地上传承,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瞩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当今世界,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相互开放和交流,在碰撞的同时,又进行这个方面的融合。相对开放的国际规划使得国际间的竞争集中反应在本国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渗透和影响方面,并以此确立了提升本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和影

4、响力,保护捍卫本民族的经济政治利益。龙文化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载体,如何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传播,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当代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濮阳在1987龙年,西水坡水库施工中发现蚌砌龙图形,据国家考古鉴定,距今已有6400年之久,中华民族源于何时,目前尚未定论,仅有文献文字记载为据,中华民族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如果以源绵不断的民族图腾“龙”文化传承为据,中华民族至少可追溯到6400年前。也就是说,濮阳蚌壳龙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400多年,因而被国家鉴定为“中华第一龙”,濮阳被誉为“龙乡”。因而,在中华第一龙的故乡濮阳,建

5、立中国龙文化碑林,以此为载体,系统地进行龙文化的全面研究开发,并向国内外弘扬和传播,乃是濮阳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令濮阳人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情。(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在濮阳开发建设中国龙文化碑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天时: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为了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文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以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

6、越。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濮阳市第五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把我市建设成为文化底蕴丰厚,特色突出,品牌知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强市。政策的支持此乃天时。地利:地利由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是濮阳既是龙文化的故乡,又是中华龙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占有颛顼遗都、仓颉故里、张挥故乡、龙文化乡等文化要素,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濮阳就居住了十年。历史名人商鞅,吴起、吕不韦、僧一行等名人的出生地,著名历史事件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的“澶渊之盟”等事件的发生地。其二,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濮阳不仅占据丰厚的传统文

7、化资源优势,还占有现代化文明的有利条件。1994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集八项殊荣于一身的明星城市。其三,濮上园占地46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紧临大广、濮鹤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游客量增加很快,已达到年100万人,为国家AAAA级景区。雷泽湖畔及其他地方有充裕的面积可供规划,设计与建设。人和:有三个单位具体参与中国龙文化碑林建设,即濮上园、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和濮阳市龙乡书画院,三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着为

8、弘扬濮阳龙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为濮阳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特别是具体操作方中博画廊和龙乡书画院的两位负责同志,王宗良同志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的总经理,生长在濮阳,已在北京工作16年,一直成功地从事文化事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一批明清家俱,计划将这部分带有龙文化的明清家俱落脚到濮阳,并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为家乡龙城做好龙字文章。王宗良先生一直从事书画工作,近几年来,一直思考着要在家乡建立龙文化碑林,近期经过在濮阳的几处实地考察,认为濮上园为最佳地点。范国澜同志为龙乡书画院院长(兼),省书协会员,一生爱好书画,近几年热爱上文化事业,编辑出版了全市建市第一本书画集,出版了龙文化书画百

9、米长卷,并出版了专辑,在互联网上制作并开通了濮阳市书画网站,为地方名人孙聚五先生、张子荆先生出版了书画集等等大型的全市性的公益文化活动。在书画事业上有爱好,有热情,近几年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把濮阳建成一座影响全国的龙文化碑林,做好龙文化乡龙的文章。王宗良和范国澜两位同志的思路不谋而合,再加上濮上园的地理优势和濮上园管理局李久兰局长的大力支持,为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成功提供了关键条件。第三章项目规划原则和规划设想(一)项目规划原则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是一项以“龙“字为载体的庞大的龙文化建设工程,以此塑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魂魄,传承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反应传播中华民族的时代诉求。要求项目建设

10、主题立意要高,文化精神内涵要深,艺术表现形式要新,艺术品创作要优中选精,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性,经得起历史的验证。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开发要秉承“一次性投资建设,永续传承发展“的民族历史责任和现代化市场化运作理念,以龙文化碑林项目建设带动相关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二)项目的功能定位中华民族龙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宣传基地。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产业化研发、创作、展览基地。(三)项目的品牌形象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工程华夏子孙的情牵梦系家园人类文明的发祥起步源点兼容和谐的永恒道义典范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龙文化项目,是一个与中华民族同生共荣,绵延不断长达6400年的民

11、族文化主题性项目,它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是一个能够引起全民族及全球华人共鸣而势在必做的项目。项目的开发建设地点将立足于全民族的利益,着眼于全世界华人的志愿和诉求,整合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打造世纪文化园林的精品,赢得世人的共同赞许和认同。项目的开发建设要着力于建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第一亮点工程,集民族传统文化与碑林艺术相结合的精品工程,世界人文宝库中的重点遗产工程。(四)项目规划设想1在鸭知湖建设碑林长廊,以当代书画作品为主,作品征集可在全国范围内及国际华人圈内。廊顶部用琉璃瓦等传统建筑材料。2. 分几个碑林区:A 领袖及皇帝碑林区B历代名碑区C万龙碑林去D濮阳名人碑林区F海内外华人名人碑林区G

12、影视名人碑林区H500强企业碑林区I将军部长碑林区J成龙影视艺术博物馆K中华第一龙展馆L明清家俱博物馆M佛文化艺术馆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用长廊连接,形成整体,显示出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效果。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一 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总体规划(一) 、项目名称:中国龙文化碑林主体及配套工程(二)、项目性质:公益性文化项目、市发改委立项、省发改委备案、土地使用、环评等先期工作及各项建设手续已全部审批完毕,各项手续齐全。(三)、资金来源:政府资助、书画拍卖、招商引资、企业捐助、社会赞助。(四)、总体规划:项目分期实施、第一期投入资金1.118亿员人民币、建设工期为36个月。分期实施, 2010 年 3

13、月 17 日奠基, 2013 年 3 月 17日完工。(五)、建设地址:濮阳市濮上园内(六)、建筑说明:总体轮廓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方案,面积为66667,若每20设碑一块,在碑林中碑块不彰显拥挤的情况下,可艺术摆放3200块石碑,若每个碑林区域放置100块,可分32个区域,能容纳:近代领袖碑林区、中国历代皇帝碑林区,中国历代名碑碑林区,海内外华人名人碑林区,中国影视名人碑林区,中国500强企业碑林区,中国将军碑林区,中国部长碑林区等多项区域的设置,多区域可组成不同数量的大块区域,可自由调节,碑林碑块的形状大小随园林景观自然设置,使游人在游玩中欣赏到不同的碑林艺术,使游人融入其中,达到流连忘返的境

14、界。园中即有大型的龙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题建筑,又有宾馆饭店和各种艺术展览馆,可谓集游乐、住宿、就餐、碑林艺术欣赏和交流为一体的大型龙文化碑林艺术园。工程属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功在千秋,意义深远,是一项庞大的民族文化工程,要找专业的施工队伍,建设标准要高,施工要严,管理施工要密切配合,在国家、省、市领导的关怀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龙文化碑林项目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工程。(七)、项目竣工: 项目竣工后,主体设计采用轴对称但景观不对称的独特展现形式。游人进入龙源,仿佛像进入了一个大型艺术殿堂,处处皆为留影佳境,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游人进入龙源仿佛进入了龙的世界,在游玩中能使人感受到中华龙文

15、化对心灵的震撼。项目竣工后,该建筑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端庄典雅,气势恢宏。可组织书画家,收藏家。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并进行艺术品收藏展览。具有举办大型文化艺术交流的功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较有影响的专业龙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二、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建筑构想(一) 总体概况中国龙文化碑林项目总体形状为圆形图案,占地100亩,约合66667平方米,分32个区域,可容纳3200块各式石碑,(按20平方米放置1块石碑)。主要建筑有:七门八柱石牌坊一座、九龙壁一座、龙柱10根,雕塑墙长180米、高4米、浮雕面积1200余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27753平方米、长廊长度3600余米、护栏长度2156米、广场面积23600平方米、各式石碑3200块,砌石面积:12381平方米,河道面积13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666平方米,苏州式景观墙2561米。仿古建筑中国龙文化活动中心、中华第一龙展览馆、明清家俱展览馆、佛文化艺术展览馆及各种碑林艺术馆。内设宾馆饭店一座,书画展览馆一座。有左门、右门、后门三个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