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236593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精彩纷呈 妙手偶得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1)谀词( ) (2)媲美( )(3)xio声匿迹( ) (4)吹毛求c( )3.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在德国首都柏林,商场里摆放着印有中国文字和龙的图案的贺年卡,德国人对这样的贺卡趋之若骛。走在巴黎繁华的商业街区,百货公司屋顶倒挂的巨大福字,沿街橱窗中展览的中国红系列图片,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

2、感染着。中国春节文化,是一种家的文化,一种团圆的文化,一种和谐的文化。这是春节之所以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的魅力所在。(1)第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有误,它是: ,可改为 。 (2)第句中,有一个四字词语使用错误,应改为 。 (3)第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4.默写填空。(12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曹操龟虽寿)(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 _,_ _。(柳宗元小石潭记)(3)_,_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艾青我爱这土地)(4)_ _,_ _。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

3、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6)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 , 。5.名著阅读。(6分)(1)根据名著示例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物的相关情节概括与批注。(3分)人物情节批注保尔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2)依据水浒传有关武松的经历,仿照所给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在景阳冈,武松于险境中奋力把吊睛白额大虫打死,他的勇气令人敬佩;在哥哥家,武松手刃谋害哥哥的淫妇后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他的敢作敢当令人感动 , ,

4、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1)弗敢易 (2)且秦灭韩亡魏(3)故不错意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8.说说“秦

5、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分)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褚公:褚衰(ch pu),字季野。记室参军:官名。伧父(cng

6、f):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修刺:备办名片。 9.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褚因举手答曰”中的“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B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C高祖因之已成帝业(隆中对)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吴 兴 沈 充 为 县 令 当 送 客 过 浙 江 客 出 亭 吏 驱 公 移 牛 屋 下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2.从选文内容看,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

7、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13.赏析划横线句子的妙处。(3分)参考答案:1.运用设问的手法(1分),写家乡遥远,不知在何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1分)。三、现代文阅读(一)议论文阅读(12分)莫远离“深阅读”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

8、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

9、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

10、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5.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6.第段划线的句子能否去掉?简要说说理由。(2分)17.请你为第段划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3分)在微饥中惜福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有多久没有饥饿感了?我回答不上来,大概有好久好久了吧。现在我总是饱饱的,来不及等到饥饿

11、感光顾,就又开始吃东西了。听母亲说,我的祖父在年轻的时候外出讨饭,饿死在了路上。我常常抑制不住想象那悲惨情形,恨不得穿越时光跑到我年轻的祖父身边,递给他一个神圣的馒头。我的母亲也曾饱受饥饿之苦,她说:“有一回,我跟你二舅饿得要晕过去了,就一人喝了一碗凉水,吃了两瓣大蒜。”我的母亲捍卫起过期食品来十分卖力。我要扔掉一袋过期饼干,她会连忙夺过去,打开袋子,三块三块地吃,边吃边说好吃。我再执意要扔掉某种过期很长时间的食品,她就急了,说:“我也过期了,你把我也扔了算了!”挨过饿的人,对食物怀有一种近乎畸形的珍爱。电视上一个老红军回忆说,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他们吃皮带充饥。妹妹的孩子好奇地问:“皮带怎

12、么可以吃呢?”妹妹说:“因为是牛皮的吧。”妹妹的孩子继续追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牛肉呢?”这个孩子一向视食物如寇仇,以她现有的理解力,断不会明白人何以会饿到吃皮带的程度。有一次,我和一位姓刘的女士对坐用餐,我们吃的是份饭。面对一个馒头和一荤一素两个简单的菜,刘女士双手合十,闭目默祷,我拿起的筷子倏然停在了空中她吃得那么香甜,我甚至怀疑是她的祷告词为那寡淡的菜蔬添加了别样的滋味。据说僧人用斋时要“心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用斋亦如用功,不可出声,不可恣动。我常想,对寻常的一饭一蔬都怀有神圣感的人,一定不会漠

13、视造物主的种种赐予吧。听一个医生说,适度的饥饿感是有益健康的。他说,人在不饥饿的时候,巨噬细胞也不饥饿,它便不肯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在人有饥饿感的时候,巨噬细胞才活跃起来,吞噬死亡细胞,扮演起人体清道夫的角色。他甚至说:“饥饿不是药,比药还重要。”被饥饿感长久疏离的我,多么想要这样一种感觉饥肠辘辘之时,捧起一个刚出屉的馒头,吃出浓浓麦香。尼采说:“幸福就是适度贫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国人听到这话肯定很不爽吧?他们可能会骂尼采在胡说,骂他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我们好不容易富起来了,你却跟我们扯什么“适度贫困”!食物富足了之后让人适度饥饿,跟钞票宽裕了之后让人适度贫困一样惹人不快。曾几何时,贫困和饥

14、饿恣意蹂躏无辜的生命;今天,走向小康的我们还不该报复性地挥霍一番吗?就这样,浅薄的炫富断送了必要的理性,餐桌上的神圣感迟迟不肯降临我很喜欢为母亲炒几个可口的小菜,再陪她慢慢吃。那么享受,那么陶醉。我知道我总是试图替岁月偿还它亏欠母亲的那一餐餐的饭。菜炒咸了,母亲说正好;菜炒煳了,母亲说无碍。我带着母亲下馆子,吃完了打包,她跟服务员说:“除了盘子不要,其余都要。”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为了铭记伤痛,为了留住健康,为了感谢天恩,我们太应该唤醒自己对一蔬一饭的神圣感,在微饥中惜福,不是吗?18.本文围绕挨饿的母亲都写了哪些事情?请分别概括出来。(4分)19.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3分)20.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