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铁与健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2360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量元素铁与健康(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量元素铁与健康一铁的新陈代谢及其生理、病理和临床意义铁虽系微量元素,由于其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及诊断治疗疗效,早已引起各国学者们的注意和研究。主要是52Fe的产生和应用。52Fe比59Fe和55Fe半衰期短(仅8.2小时),易于清除,适用于骨髓扫描及铁利用的定位,也可用于铁的吸收、血浆铁周转率和早期表面放射性测定。铁在人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体内血液中铁元素含量范围?全血:301530mg/L?红细胞:9951140mg/L?血浆:0.711.27mg/L?血清:0.671.87mg/L成年人:46g/人,平均4.5g/人。肝,脾,肾,肺含量高铁大部分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二,铁在体内存在的形式

2、及特性铁以卟啉铁类和非卟啉铁类两大类形式存在于动物体内卟啉铁类:血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类非卟啉铁类:运铁蛋白;铁蛋白;乳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无机铁等卟啉铁类每个红细胞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血红蛋白摩尔质量64500,含铁0.34%,以蚯蚓血红蛋白为例:组成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珠蛋白,共有4条多肽链:一对链,一对链,前者每条链含有141个氨基酸单位,后者每条链含有146个氨基酸单位。每个亚铁血红素基包在一条多肽链中,每条链以三度空间有规律地折叠排列。4条链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655555(?)的球形分子。每个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可以携带一

3、个氧分子,在血内参与氧的运输,同时间接作用与CO2的转运和释放。肽链中氨基酸排列的顺序也可因突变导致异常变化例如镰状细胞贫血(HbS)就是由突变使链第六位上的谷氨酸被纈氨酸置换和取代的结果。血红蛋白S溶解度降低、分子易凝聚形成细丝,使红细胞扭曲变成镰刀状。这种镰状红细胞使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缓慢,易造成小血管阻塞,使器官缺血及坏死。,血红蛋白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氧结合,在体内其他部分则可以充分地释放所携带

4、的氧分子.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非常平缓,氧气浓度巨大的波动也很难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纯氧,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不会有显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对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产生心理暗示要远远大于其生理作用.除了运载氧,血红蛋白还可以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离子结合,结合的方式也与氧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结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离子一旦和血红蛋白结合就很难离开,这就是煤气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血红蛋白正常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5、:缺铁贫血造成的。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人体缺铁微量元素就会血红蛋白偏低。若小孩的血红蛋白是110,属偏低的,可能是小孩生长发育较快,出现贫血也很多,只是轻微的贫血,建议还是以食补为主,主要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大豆,木耳,紫菜,海带,海鲜等.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

6、关.(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建议: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得淡盐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少吃些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物质.,肌红蛋白组成:每个肌红蛋白含一个亚铁血红素,蛋白部分的分子量1

7、6700,含有15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肌红蛋白是组成骨骼肌和心肌的主要蛋白质,当肌肉损伤时,可以从肌肉组织中漏到循环血液中,使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该指标用于判断是否发生肌肉损伤。作用:是肌肉贮存氧的场所,用以支付运动时肌肉所负的巨大氧债。如水生哺乳类(海豹)肌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这是他们可以在水中长期游动的原因.肌红蛋白正常值男性2080g/L;女性1070g/L;诊断限:100g/L。血清Mb水平随年龄、性别及种族的不同而异,黑人的Mb水平要高于白人。肌红蛋白临床意义测定血清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可

8、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但特异性差,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导致其升高。Mb阳性虽不能确诊AMI,但可用于早期排除AMI诊断的重要指标,如Mb阴性,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结合临床,如Mb重新升高,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1)血中

9、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细胞色素和酶类由铁组成或需铁的细胞色素和酶类,参与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在肌肉细胞内,细胞色素担负着电子的传递,最后由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使三羧循环脱下的氢原子由血红蛋白从肺运来的氧化合成水,以保证代谢过程。在氧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但可被过氧化氢酶等铁卟啉复合物破坏而解毒。非铁卟啉复合物1、运铁蛋白(transferrin,siderophilin)是由铁和1球蛋白组成,在血液中起运载铁的作用,摩尔质量为88000,体内总含量约10克,每一分子1球

10、蛋白可以结合二个Fe3+含有一个Fe3+的运铁蛋白,有“快”、“慢”两型;但注入人体后,“快”和“慢”两型运铁蛋白在释放进入组织时,并没有显著差别。正常人血浆里的1球蛋白,仅1/3与铁结合,共含铁3-4mg,占全身总铁量的0.12%,大概注射8mg铁才能使其全部饱和。运铁蛋白还有加速肠粘膜细胞浆膜面释放铁的作用。2、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棕色的含铁蛋白质复合物。各种组织都含有铁蛋白。摩尔质量为460000,直径约130纳米,内腔60纳米,可容纳4500个铁原子。作用:人肝是铁的主要存储场所,也是铁蛋白含量和合成最多的地方,肝内的铁约50%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铁蛋白内含铁量为0.660

11、.35ug/mg蛋白质.铁蛋白的生物学作用及生理功能1)保护功能:体内游离铁过多对机体十分有害。铁蛋白能防止铁原子以离子状态存在或从结合物中逸出,避免对组织和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如果铁从隔室封闭解脱后,产生自由基,催化有害的生化反应,干扰细胞正常分裂、繁殖、代谢及发育过程,可能是癌症、先天性畸形、精神病等症的分子病理学及发病学基础。可见铁蛋白在人体内的重要地位。2)贮存功能:进入体内的贮存铁,绝大部分以铁蛋白的形式贮存,防止体内的铁过多丢失,并可在还原系统的作用下陆续放出供应造血需要,以维持铁供应量和血红蛋白合成量的相对稳定。3)调节铁的吸收:铁蛋白在肠粘膜内的含量有调节肠道吸收和转运铁的能力这

12、就是“粘膜阻塞论”,说明在生理病理情况下,铁吸收的机理。4)转运铁的作用:铁从细胞浆运输到线粒体的过程中,铁蛋白起着中间载体作用。3、乳铁蛋白(lactoferrin)一种多肽链含铁蛋白,摩尔质量77000,含糖约5-6%,能结合2个铁。存在于人体各种外分泌物及中性白细胞内的颗粒中。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人乳中100毫升约含150到200毫克乳铁蛋白。4、无机铁体内无机铁往往被氧化成三价,溶解性很低,生理意义不大5,不稳定的铁储存或铁池是用放射性铁建立的一种功能概念,它代表很快和血浆铁交换并且迅速进入早幼红细胞的那一部分铁,共约80-90mg。铁的功能及生物学作用1、铁参加血红蛋白、肌

13、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的合成,并与乙酰辅酶A、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还原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研究证明:三羧循环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酶和因素含铁或者铁存在时才能发挥生化作用,完成生理功能;缺铁或铁的利用不良时,上述成分失常,导致氧的运输、贮存、二氧化碳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紊乱,产生病理变化,最后产生各种疾病。2、缺铁时32P进入肝脏细胞DNA内的数量减少,肝内合成DNA受到抑制,肝脏的发育速度减慢,肝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异常,细胞色素C的含量减少,发生贫血,抑制生长发育。缺铁时发现:1)体内无机盐及维生素的代谢紊乱,致使滞留铅

14、,增加镁、钴、锌的吸收量,血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数目增多。2)引起体内药物作用及代谢的变化,尿中琥珀酸及酮体的排泄量增多。3)发生贫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造成各器官的生化异常及形态变异(如脑),严重影响婴幼儿、青年妇女及孕妇的健康,对此需要以铁剂治疗。3、铁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机体内能量的释放与细胞线粒体聚集铁的数量多少有关。在心、肝、肾等具有高度生理活动能力和生化功能的器官的细胞线粒体内,蓄积的铁特别多。体内能量的释放依附于线粒体聚集铁的数量即聚集铁的铁愈多,能量的释放也愈多。4、铁的“营养免疫”学说:微生物生长需要铁。高度动物体液内和组织内的运铁蛋白、卵运铁蛋白、乳铁蛋白

15、,在过多铁存在情况下,可以中和其杀菌或抑菌活性。当微生物侵入机体时,肝细胞与微生物争夺铁,同时增强了含铁球蛋白类物质的免疫性能。体温增加可使微生物合成其需要的带铁物减少,抑制微生物的分裂和生长。不过,最近证明,在感染过程中,体液内含铁过多对患者不利。铁过多还可抑制白细胞溶酶体中杀菌蛋白的功能,损伤免疫机制。5、铁在“隔室封闭破坏”及“自由基”致病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铁失去隔室封闭,可能是很多严重疾病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人类脑外伤或血管破裂后,红细胞进入组织,血红蛋白分解,游离出来的铁刺激了组织,已认为是造成或诱发癫痫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向动物脑部注射极微量的铁或者天然血中的铁接触脑组织,均能诱发癫痫。隔室封闭学说认为:在健康细胞中,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都被一些复杂的大分子结构分隔在一个个特定的隔室中,使之只能发挥某一特定的生物学作用,只能参加某一堕性或严加控制的反应,抑制或“封闭”了该物质的其他的一切生化性能及生物学作用。正常机体内的很多生化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隔室封闭”控制的化学体系。各种金属在不同酶及蛋白质复合物中的生化作用情况,很符合这种理论。正常组织中的铁也是处于被各种大分子形成的复杂结构包围、分割并严格控制起生物学作用的“隔室封闭”中。血红蛋白中的铁就是最好的例证,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