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3472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益阳市综合职业中专 语文文秘教研组2013年下学期公开课教学设计 讲授:蔡云昌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初步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重点: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教学过程:一:考点剖析,明确要求。 文学鉴赏是近几年对口升学考试必考内容。考试内容大多为唐诗宋词,要求是初步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均为选择题。二:从诗词中体现出的思想感情来看诗词的几种常见类型: 1 咏物抒情诗 例如 石灰吟 于谦 2 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3 惜别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4 思乡

2、怀远诗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5 咏史怀古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6 民生爱国诗 示儿 陆游 7 边塞戍边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8 爱情怨女诗 红豆 王维三: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看作者 在鉴赏时可以先看看作者,如果作者是我们不熟悉的的,那么他的生平经历及创作不会影响到诗歌的鉴赏,如果作者是熟知的,那么就要联系他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风格来解读诗歌。即借助平时我们积累的关于作者生平、时代、风格流派来理解诗歌。 例如李白杜甫陶渊明曹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等。 例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

3、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zh g)。 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巧妙的借用鹧鸪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审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体及作者的情感。 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咏古词,表达的是昔盛今衰,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主题。 例二: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

4、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身处异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乡,急欲回到故乡的心情。 读序和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的巧妙安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例如: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

5、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琵琶行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梅岭三章 例三: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即事,写眼前的事

6、情与情景。张罗地:指作者的闲居之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宿鸟,黄昏时归巢的鸟。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 诗的一、二两句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景象,这凄迷残败的景色表达着作者因政治斗争失意而生出的落寞愁绪;第三句直写自家门前车马稀少,几可罗雀的景象,可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第四句以归巢的鸟鸣声中,关上自己家门的动作收束,传达出被隔绝世外的落寞凄凉与抑郁无奈纠葛的情怀。 分析诗的内容 这是理解把握诗歌的最主要的凭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1 从意向入手 ( 古诗词中有很多物景

7、都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柳”挽留 留恋之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思念家人朋友,盼望团圆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鸿雁”大多表示书信传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8、满乾坤。 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秋蝉高洁,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2找主旨句 就一首诗而言,关键句是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或者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坚定的决心,自励的意志和豪迈的气慨,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安得广

9、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表达杜甫在自己身处困境时却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节操.从而把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赵翼一个国家每个朝代都会有有才能的人,他们各自的影响也只有几百年而已因此诗歌创作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

10、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朱熹 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3找关键句或者诗眼 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者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 一个闹字把整个景物写活,体现春意盎然之景色,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态之感,生动了起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皱”字,写平静水面的突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远。一个皱字以写人的姿态模仿春水被风吹起的姿态,实是表现作者的心被这风给吹乱了。以景写情,生动深刻。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这两个字运用拟人手法, 表现了如此情景: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既有色彩感又有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