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231978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作者:XXXXXXXXXXXX【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具有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也面临一些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银行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接着分析了网络银行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措施。【关键词】 网络银行 风险 措施【Abstract】Along with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 the bank business scope more and more is also broad, the netw

2、ork bank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The network bank has the superiority which the traditional bank is unable to compare, simultaneously also faces some risks.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network bank basic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have then analyzed the network bank existence risk, f

3、inally proposed the guard network bank risk measure.Key word Network bank Risk Measure1.网络银行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1.网络银行基本概念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在互联网络建立站点,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信息查询、对账、网络支付、资金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1.2.网上银行的特点网上银行作为现代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除了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1.2.1.更加广泛的开放性互联网是网上银行的基础,它由位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而成,因此,网上银行比电话的开放程度更广泛,提供产品和服

4、务的地域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1.2.2.服务的超越时空性网上银行普遍使用专业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24小时连续地工作。这样,网上银行能为客户带来超越时空的全新服务方式,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1.2.3.交易成本的低廉性由于网上银行依托着高技术含量的网络技术,成就了极低的交易成本。因此与其他的服务方式相比,它能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1.2.4.身份认证的便捷性对于网上银行来说,确认客户身份主要通过密码或密钥。任何人只要拥有了密码或密钥,就被认为是其客户,从而可以对该客户的账户进行交易,如取现转账等。2、网络银行存在的风险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主

5、要包括:传统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外,还有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和网络系统等。其中,操作风险和市场信号风险是网络银行最常见的两种风险形式。2.1.内部员工的操作风险一方面,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失误,或者软件更新升级后员工的错误操作,都会给网络银行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内部职工故意不遵守工作流程,内外勾结进行金融诈骗,也会使银行遭受损失。2.2.信誉风险信誉风险是指网络银行未能满足客户的意愿,使公众对银行产生负面效应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网络银行的信誉风险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客户无法登录系统或者账户信息受损,消息扩散后,可能因客户对网络银行不信任或对银行不满进

6、而可能发生挤提挤兑行为;二是系统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黑客侵入或者病毒被植入银行系统,造成数据破坏,系统紊乱或损毁,致使大批客户失去对该行的信任而流入它行;三是市场上使用同种或相似的系统或产品,一旦一家出现问题,客户就会猜疑其他机构也将出现同样问题,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四是别有用心之人出于某种目的,对网络银行散布流言蜚语,致使有些不明真相的客户流失。2.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滞后,当网络银行发生交易事故,或由于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电子银行和货币户发生纠纷时,法律中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清,致使当事人分不清各自的责任,得不到法律的保护。2.4.网

7、络系统风险网络银行容易受到来自网络内部和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随着黑客(HACKER)攻击技术的提高,他们可能通过因特网侵入银行专用网络或银行电脑系统,修改或删除服务程序,窃取银行及客户的资料,盗用他人身份接管网络银行客户的储蓄和信用帐户,将银行或客户的利息收入划入自己的个人帐户中,甚至直接非法进行电子资金转帐。2.5.1.网络的安全性风险网络安全性风险一般包括黑客攻击风险、非法侵入风险、数据安全风险和病毒破坏风险,如蠕虫木马等病毒的侵

8、入破坏,拒绝服务、端口扫描、攻击、篡改网页等。黑客通过网络攻击银行的电脑系统,可能删除和修改网络银行的程序,窃取银行及客户的资料,甚至可能直接进行非法的转账;可以有目的地获取客户的私人资料,或者偷窃客户的资金。2.5.2.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风险系统设计上的缺陷,硬件设施的落后,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会给网络银行造成潜在的损失;网络银行的外部供应商未能提供预期的技术,也会造成损失。2.5.3.网络面临的业务风险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帐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

9、,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商业银行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也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第一、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的以图章为支付指令的结算手段,采用数字签名方式对支付指令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第二、网络银行没有实体办公地点,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面对面的接触,银行又缺少足够的客户资信评估数据,对借款人信用评价格外困难。而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抵押、担保等保证方式又难以适用于快捷的网络金融交易。如果贷款人违反贷款协议,拒不清偿贷款,或丧失清偿能力无力履行还款义务,则使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第三、由于网络银行的内控系统和内部信息系统出现问题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从内部控制角度看,网络银行内部人员熟知

10、网络密码和认证方式,网络操作使内部犯罪更易发生,居心不良或在交易中求胜心切的员工都可能超越权限进行违法交易。.计算机病毒感染来自网络银行系统外部的正常客户或非法入侵者在与网络银行的业务交往中,可能将各种计算机病毒带入网络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感染轻则改变和破坏银行业务的数据,重则可使银行系统整体瘫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问题带来的运行风险。网络银行所依赖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形成网络银行的系统风险。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都有因计算机系统停机造成损失的记录。计算机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的不够完善,如存在某种设计缺陷、容错能力差、兼容问题等引起系统故障,甚至导致

11、系统崩溃,也带来了系统的运行风险。3、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措施3.1.网络风险预防中心网络风险预防中心由两部分组成:网络风险审计中心、网路风险预警系统。3.2.网络信息包监管记录系统在总行、分行、支行三级建立信息包监管记录系统。信息包监管记录系统从交换机、路由器、接入服务器获取信息。3.3.网络安全管理与证书管理系统在总行、分行建立两级分布式的安全管理与证书管理系统,对第三代、第四代加密提供支持。对全网用户颁发证书,分别进行争议仲裁。这样能有效阻止网络中的假冒、抵赖和侵入等行为。3.3.1.在网络银行内部设立层层防火墙所有的网络银行都采用了防火墙技术,实现了高速的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强大的数据加密

12、和智能内容过滤等一系列功能。但目前防火墙功能过于庞杂,导致针对某一隐患的处理能力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银行在完善网络银行时务必要注意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的捆绑式使用,注意二者的综合开发和利用。3.3.2.采用先进的软件、硬件加密技术和设备网络硬航必须在通信、网络和业务系统中都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包括加密、交易业务的完整性鉴别、交易过程中的鉴别于与访问控制、交易审计、安全过滤。3.3.3.建立安全应急反应中心成立安全技术反应中心,对网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援和解决方案,在Internet上公布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预告提示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

13、作方式。银行业采用互联网技术是个无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否则将丧失竞争优势甚至生存能力。纵观全球,许多金融监管当局对网络银行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政府应该对此采取激励措施,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但是,要保障金融当局货币政策目标实施、金融市场稳定和支付结算顺利进行,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网络银行给金融体系带来的系统和业务风险,事先予以有效地防范和管理。参考文献1、张晓东.金融电子化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2、张为.“我国银行风险系统分析与管理对策”,上海投资,2008年6月。3、李德 “网络银行风险与监管”,2010年2月。4、陈静、刘永春 网络银行技术风险

14、及其管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5、陈进 电子商务金融与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6、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邓顺国.网络银行与网络金融服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8、李金泽.网络银行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论坛,2010,(8).9、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10).10、于南.谈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监管J.中国审计,2010,(6).致 谢感谢我的指导梁老师,你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各位任课老师, 是他们不辞辛劳的教导我们做人之根本,同时教我们学习知识,真的谢谢他们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