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3067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第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夯 实 基 础【P60】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基础梳理】(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3)秦汉: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5)宋元:繁荣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进一步繁荣城镇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

2、加大。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重难突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商人地位长期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已经出现。(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

3、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在于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真题演练】【例1】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A)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C D【解析】根据“16世纪”可以判断此时为明朝,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材料中的“经营棉布、粮食”可知,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正确;商人积累财富后用于买田置地,这是“重

4、农抑商”“农本”思想的影响,正确;从汉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政府一直掌握盐铁的控制权,错误;商人地位提高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A。【例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B)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北宋纸币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正确。“铜版”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正确。材料中说的是铜版拓片,而非纸币实物,错误。纸币便于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正确。故选B项。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基础梳理】市的变迁宋朝以前(

5、1)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坊”严格分开。(2)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3)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时期(1)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3)全国出现了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为首的数十座较大的市镇。(4)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城市的发展(1)表现: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一批商业城市兴起与繁荣的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

6、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南方: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重难突破】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总体趋势:严格限制(从周至唐)放松限制(宋至明清)。(1)从周至唐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活动。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宋元坊市界限被打破,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

7、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真题演练】【例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C)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解析】材料大意是:北宋官员上奏太宗,主张撤销乡村集市转而到城邑交易的建议未被采纳。这表明宋代对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A项与材料信息“间日集”不相符,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宋朝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坊市制崩溃,排除。故选C。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基础梳理】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西

8、汉时,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纸币广泛流通。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表现:只在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交易。主要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重难突破】中国古代对外贸易(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

9、朝代对外贸易非常繁荣。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西汉至明朝前期,我国历朝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和加强管理对外贸易。(2)中外贸易往来的特点:陆路贸易为主向海路贸易为主转变:表现:汉朝陆路为主;唐朝海陆并重;宋元明清重海路。唐宋转变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事业发展;西北民族政权阻隔;外贸主要商品变化(如瓷器更适宜走海路)。官方贸易:贡赐贸易(外交手段)着力于加强友好往来,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主要输出商品:汉:丝绸;唐:丝绸、瓷器;宋:丝绸、瓷器、茶叶。外贸伴随文化交流:例如敦煌文化,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外贸促进民族融合:例如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中国,与汉、蒙、畏兀儿等族通婚,形成新的民族

10、回族。(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长期“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真题演练】【例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C)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威,不计较经济效益,而在民间实行严

11、格限制的海禁政策。故选C。【考点延伸】古代城市的发展规律(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真题演练】【例5】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其依据之一应是这一时期(B)A政府鼓励流通以活跃经济B严格的坊市制度逐步废弛C都城成为专业性商贸城市D地域性商人群体逐步形成【解析】据材料“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依据之一应是这一时期严格的坊市制度逐步废弛,突破坊市界限,B项正确。政府鼓励流通,不符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都城是政治中心,不是专业性商贸城市,排除C。地域性商人群体逐步形成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他山之石】岳麓版教材补充说明的史实有:1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2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3元代更广泛地流通纸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