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23046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数学七级上册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瞿忠仪编制邮箱:quzhongyi1958163aaa31 图形欣赏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知道怎样构造轴对称图形。3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教学重、难点重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难点:构造图案教学过程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1投影课本P87的彩图。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四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2教师指出:由图案的“漂亮

2、”到图形的“对称”,说明大家已经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几何图形,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现实世界的许多图形都具有对称美二、做一做,进一步领悟图形对称性的运用1教师活动: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思维的广阔性。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2)利用课余时间把较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三、想一想,如何进行

3、图案设计1(出示投影2)某公司要求,大厅的地面设计成图38所示的图案,试设计出一种大小相等,图案相同的正方形地砖,用它们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投影显示课本P89图38)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提供设计的多种方式。教师活动: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投影显示课本P90图39与图310。说明图310所设计的形状,通过旋转和拼接就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2下图是一个戴头巾的儿童的头像,你能画出它吗?学生活动:先把握好图形的位置特征,形像特征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好。3小明家的地面设计图为左下图所示的图案(局部),能否只用右下图设计地面砖?是否还可以将地面砖设计得更小一些?4用下

4、图为基本单元,拼出图案来。 四、随堂练习1课本P89练习第1、2题2课本P90练习第1题五、小结本节课通过欣赏图形,发现图形的对称美,再利用图形对称美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去认识了图形。六、作业课本P99练习第1题3.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景中初步形成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概念2掌握几何体的基本单元点、线、面之间的区别和了解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欧拉公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请你欣赏:面动成体的课件2 请看老师把一个长方体剪开,变成了什么?从上面的观察,我们看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着

5、密切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学习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感受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观察与思考:下面每组图形左边的和右边的有什么区别?左边的图形能否变成右边的图形?如果能,怎样变?左边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在_,叫_图形,右边图形上的点没有在_,叫_图形。2 认识几个特殊的平面图形下面三个平面图形有什么特点?图(a)是一个_形,三条边_,这样的三角形叫_.图(b)是一个_形,六条边_,并且六个角也_,这样的六边形叫_.图(c)是一个_形,八条条边_,并且八个角也_,这样的八边形3 叫_.3 再认识一个平面图形(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什么图形?(答:是_)(2)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_,读作

6、:_(3)什么叫扇形?一条弧和经过弧的两个端点的_组成的图形叫扇形。(4)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角?图中角1可以记作:_也可以记作:_4 动手操作,探究规律(1)用透明胶、剪刀和硬纸板整理一个正四面体和一个正六面体在整理之前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正四面体和正六面体的概念: 由四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图形称为正四面体。这些三角形的顶点和边分别称为正四面体的顶点、棱(相邻三角形的公共边只算一条棱)由六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空间图形叫正方体。这些正方形的顶点和边分别称为正方体体的顶点、棱(相邻正方形的公共边只算一条棱) (2)观察你做的空间图形和下面的空间图形,并数一数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

7、面体的顶点、棱、面填入下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空间图形顶点数(V)面数(F)棱数(E)V+F-E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 如图所示,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是( )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有一个正多面体,它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的比是2:2:3,它是一个正几面体。2 下图中的几何体是由怎么样的平面图形形成的?四 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用橡皮泥整理正方体和圆柱体33 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掌握视角的概念2、能根据自身位置及视角大小,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重、难点重点:视角的有关知识难点

8、:能根据观察位置和视角大小确定一个物体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视角概念 1投影课本P94的图320,并提问: (1)哪个图是A点处看到的,哪个图是B点处看到的? (2)当小明从A向B走去,在何处开始看不见小华?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模拟试验进行证明。2教师指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得到不同情形,这都与视角的大小有关。视角是在观察物体时,观察物体顶部和观察物体底部的两条视线所形成的夹角。如:若小王在A处观察物体BC,则三角形ABC的A称为视角。离物体越近,视角就越大,离物体越远,视角就越小。3课本P95练习第3题教师归纳:C点视角最大,离物体AB

9、越近视角就越大。二、想一想,根据不同位置视角大小确定物体位置如图,可根据两根旗杆的影子确定路灯的位置。 解:两根旗杆的影子的端点分别与旗杆上端连接并向上延伸交于一点,该点A即为路灯的位置。三、说一说投影课本P94图321并提问:汽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乘客往前看,所见到的情景是图321中哪一个图?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结合乘车经验可知应为图(b)。四、随堂练习 课本P95练习第1题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在不同位置来观察物体。当离物体较远时,能观察到物体的整体,而较近时,仅能观察到局部,视角越大,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小,离物体越远。六、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填空题 1在照相时,为了照到

10、远处的景物,应把相机的镜头 。(填“伸长”或“缩短”) 2小明和小王同时观看墙上的挂图,若小王离图较远,则他看图的视角较。(填“大”或“小”) 3同样高的栏杆,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 。 二、解答题 1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水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甲说:这个物体太小了,我都有点看不清;乙说:不对呀,我看这个物体太大了,我都要仰视才行;丙说:你们都太极端了,我看大小正合适试确定甲、乙,丙三人哪个离物体最近? 2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MN上,人眼位置及视角如图所示,有三个物体A、B、C放在镜子面前,人眼能从镜子里看见哪些物体,请说出理由。34 图形操作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操作变换七巧板,培养学生的创造

11、力和想象力。2在现实情景中初步了解几何中割补法的思想,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整理、拼摆七巧板,积累有关图形经验。难点:对割补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你玩过七巧板吗?七巧板起源于宋代,是我国祖先创造的一项益智游戏。它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可以拼排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似各种自然事物,因此,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你想玩吗?二、整理七巧板活动 1学生活动:动手整理一副七巧板 (1)把正方形纸板分成七部分。(如左图) (2)剪开成七块。(如右图) (3)分别涂上七种不同的颜色 教师在学生动手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看清各点所在的位

12、置,再动手操作 2七巧板游戏 (1)引导学生用自制七巧板拼出下面图形 引导学生拼出茶具、飞禽,走兽由学生独立拼(并让1个学生到黑板上拼)。 投影显示课本P96图326 (2)学生讨论拼图上面我们用七巧板拼了一个茶具、飞禽和走兽,你还能用七巧板拼出别的图案吗?(如数字、人物、动物等) 学生活动:学生拼图后,叫4个学生上讲台,将自己拼的图贴在黑板上,并介绍图形名称。 3、归纳小结: (1)七巧板游戏是将一个规则图形,经分割后拼成各种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我们也可以将一个不规则图形,经过截割拼补成一个规则图形(如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可还原成一个正方形)。这种朴素的数学思想就是割补思想。 (2)割补思想在几

13、何中的应用我们知道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面积为ab,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求呢? 上、下底边长分别为a、b,高为h,则S=1/2(a+b)h,你能用拼图推出这个面积计算公式吗?三、随堂练习 课本P97练习和动脑筋中的题目。四、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整理七巧板通过整理七巧板,进一步认识所学的几何内容、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五、作业 1、课本P99复习题三A组第2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解答题 1试用七巧板拼成字母C、S,数字3。 2利用几套七巧板可以拼成更多的、生动的图案如弹钢琴、乒乓球比赛等,如图所示,请你试一试。 3.5视图(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能力目标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及性质。3、情感目标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你看过皮影戏吗?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有条件的)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 -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二、引入课题出示投影: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