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22735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一、背景心理压力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觉,即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一时无法消除困难的一种被压迫的感觉。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心理压力”一词,既包括了“紧张”和“应激”,同时也包括了引起“紧张”和“应激”的事件。而对于现代的高中生来说,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有压力,他们面对繁重的功课和老师、家长巨大的期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甚至对不少高学生来说他们的青春简直就是一片灰色。在读好书被公众认为是唯一出路的情况下,来自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以及学生自己的压,已压得现在的高中生快“喘不过气来了”。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高二正是承上启下的一年,高二

2、的文理分科,两极分化逐渐浮现,学生的定位也逐渐清晰。可以说,高二是至关重要的一年,高二的成绩将会影响高三的学习,甚至可能影响高考的发挥。因此,了解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设法减轻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是刻不容缓的。为此我对高中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株洲市第十三中学的高二理科190班。190班有如下特点:3.该班级学生有非常强的班级责任感和班级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班级举办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校运会等等。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四、调查时间五、调查方法六、调查内容七、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学习压力状况(一)学生学习压力状况(1-2题)调查问卷统计显示:39.1%的同学认为学

3、习压力过大,60.9%同学主要来自认为学习压力适中,没有同学认为学习压力过小。其中压力过大主要来自自己的期望(占58.7%),和家庭的期望占(32.6%),只有8.7%的压力来自老师的期望。(二)对策分析与建议1.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学习不能占用休息时间,要懂得劳逸结合,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以及其他活动这一点对学习非常的重要。2.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自己不理解的要加重标记,上课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5.学习要有合理的规律。课堂上做的笔记在课后要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你仍感模糊的知识。e、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平时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

4、掌握功课的程度,所以切勿弄虚作假,应心平气和地对待。通过测验,可了解下一步学习更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助于新知识的巩固.2、学生学习积极性(3题、58题、2335题)(一)调查问卷统计显示:60.9%的同学会主动学习,30.4%的同学很少主动学习,8.7%的同学不会主动去学习。由此看来主动学习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有10.7%的同学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偶尔想的占58.9%,从不想的占30.4%,可见,同学们还是有懒惰心理。56.5%的同学认为共同学习学习效果会好,23.9%的同学喜欢孤军奋战,19.6%的同学从来没想过怎么使学习效果更好。给自己制定小目标并且对自己喜欢的科目狠下

5、功夫的同学站的比列有19.6%和39.1%,有时会制定目标的同学占63%。总体可见,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二)对策与建议2.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3.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在遇到困难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5.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6、提高阅读能力。3、学生的自信程度(4、913题、26题)(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9.6%的同学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情绪波动很大并且感到不好意思的占52.1%,21.7%的同学还和以前一样,面对别人时感到无所谓的占45.7%,45.7%的同学会鼓励自己,13.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无能。69.6%的同学人为别人成绩好,可是能力不比自己高。由此可见同学们的自信度还不是很好。(2)对策和建议1.告诉自己能行,给自己心理暗示,慢慢的增强信心。2.在学习过程中多于同学接触,不要远离人群,特别是怕与人接触的人,要给自己信心不会与人交往的要慢慢去学,甚至就报一种学的态度去交往。3.当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的时

7、候,应该保持头脑清晰、面对现实、勇敢面对、不要逃避,冷静地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4.每天都能保持甜美的笑容。没有信心的人,经常眼神呆滞,愁眉苦脸。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笑是快乐的表现。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得出来,就会提高自信心。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

8、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该调查报告包括七个主要内容,分别是:文献综述、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一、文献综述(一)近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研究对象青少年主要是指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个年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绝大多数的研究选择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2、研究地区文献资料显示,对青少年心理健

9、康研究地区范围较广,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都有涉及。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对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进行城市、农村比较的研究则为数不多。3、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们仍存在争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姚本先心理学P466-468,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归为以下八点: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也有部分学者采用如下十项标准: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陷;3、情感和情绪的稳定协调;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6、适

10、度的反应能力;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8、注意的集中度好;9、完好的感知能力;10、思维健全。4、测量工具和方法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症状自评量表(SQL_90)、宋维真、张建平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等等。在测量方法上,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作个案分析,也会辅之以访谈法等。(二)近年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

11、查研究的成果:1、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看是基本良好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80%以上的受测者心理健康水平在健康之列。如张岗英等运用SCL-90量表对西北地区农村545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的来说是好的。2、在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因学习造成的心理问题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等。此外,人际交往压力,青春期心理问题,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3、从性别因素上看,不少研究显示,女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男生。(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家庭、学校(包括朋辈和老师)及社会三者是影响青少年心理

12、健康的重要因素,但这些方面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所产生的作用会有所不同。1、家庭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2、学校因素方面。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为密切的因素是有关学习成绩或学习压力方面的。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与其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焦虑问题是目前初、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3、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社区环境,交际圈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

13、习惯等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四)既有研究的几点缺陷:1、受测对象绝大多数为在校学生,而对社会上非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研究较少。2、研究对象主要为城市青少年,而对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对城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比研究较少涉及。3、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需要配套进行后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以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手段,而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这方面尚显不足。二、调查背景根据中国教育统计网2007分析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中在读学生人数为25224008人,三、调查过程(一)调查对象本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共在我国东部、中部、

14、西部各抽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的50名同学进行调查。(主要以访谈员的居住地为主就近选择)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9岁,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青少年年龄的准确界定,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标准,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的范围确定在初、高中阶段,并且主要面向初二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问卷收

15、回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二)调查方法及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100个项目,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

16、量心理健康总体调查工具水平。共分三个等级:分数在149分之间为心理健康;在5059分之间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60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治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的因素。另外,在问卷最后还附了三道有关性心理的题(问卷分析的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主要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的重视程度,以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参考。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