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打点计时器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2598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打点计时器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4打点计时器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打点计时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打点计时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3、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实验数据。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学习过程:1. 阅读课本,认识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_。其工作电压为多少?_。(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_。(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 _。(4)根据课本中图1.41所示,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由哪些部件组成的?_,其工作原

2、理是_。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_。2. 根据课本中图1. 42所示,说说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_。工作电压: ,周期 : ,工作原理是_,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不同。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小?_。3.实验步骤:来源:Zxxk.Com(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让纸带穿过两个 ,将复写纸正面朝 套在定位轴上,并将纸带压在下面。(参考课本)(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3)先 ,再用手 ,纸带上就打出了一行小点。随后立即 。(4)取下纸带,从 开始,往后数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 ,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是 s。(5)用

3、刻度尺测量相应点间的距离,计算打下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4、选取纸带起始点的选定要避开最初物体开始运动的那段时间内纸带上十分密集的点,应在后面找一个方便分辨、方便测量的点作为起点,并在该点下标为“0”5、确定计数点通常的方法是将打点计时器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计时单位,来选取计数点,这样会是计算方便。6、数据测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是:每次都从计数点0测量起。例如,要测量第3、4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x4,先测出0、3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d3,在测量出0、4两个计数点间距离d4,则x4=d4-d3。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7、数据处理:(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在纸带上选取两

4、个相近的点,测出位移x和时间t,则_是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于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因此当时间较短时,其平均速度可以表示 .(2)把纸带上能看清的某个点作为计时起点O,以后每个点依次为A、B、C、D、作为计数点,如右图所示。(3)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记为x1、x2、x3、,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中。来源:学|科|网Z|X|X|K(4)用T表示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若要根据上述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则vA= 。用这种方法分别计算A、B、G点的瞬时速度,将结果填入表二中。X1X2X3X4X5X6X7X8表一(单位:c

5、m)表二(单位:m/s)VA来源:学科网VBVCVDVEVBVG (5)分析表二数据,以确定纸带的运动情况。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_为纵坐标,_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二中数据选取合适的标度,在坐标系中描点,再将各点“拟合”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由图象可知,纸带作 _运动。8、误差分析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和时间t的确定。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在测量各段距离时可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 点对齐,然后依次读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点之间的距离。t的误差主要是由交流电 的不稳定造成的。9、随堂练习: (1)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 s打一个点。如果实际的电源频率纸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偏 (“大”或“小”) (2)、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m/s.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暑期辅导新高一 编制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150627366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