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22594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 一、根底题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清流激湍tun流觞曲水shng放浪形骸h临文嗟悼jiB、苏子愀然qio孤舟嫠妇l酾酒临江sh横槊赋诗shuC、轻鲦出水tio麦陇朝雊gu北涉玄灞b黄檗人往bD、褒之庐冢zhng有穴窈然yo盖音谬也mio何可胜道shng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瑰怪其文慢灭仆碑幽暗昏惑B、沦涟露湿清皋曩昔天机清妙C、肴核杯盘狼藉匏樽正襟危坐D、虚诞假设合一契静躁一觞一咏3、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然是中有深趣矣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4、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

2、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所以游目骋怀飞驰极视听之娱穷尽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故山殊可过路过猥不敢相烦打搅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忙5、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C、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6、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B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既其出,那么或咎其欲出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7

3、、以下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B、是非贿得之。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9、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译:足以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B、凌万顷之茫然。译:越过那茫茫的江面。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因为他探索思索得深入并且无处不在地实践。D、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还能嘲笑他吗?10、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

4、哪一项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说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根底上说理的散文。C、王维,字摩诘,唐代边塞诗人,有作品集?王右丞集。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二、填空题11、描写兰亭地理位置环境的句子,描写兰亭集宴内容的句子是。1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

5、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所叙述的思想感情相近。1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14、?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的作者王安石,字,是时期人,所以他的文集叫作。他在担任宰相时,积极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求学问、干事业,首先必须,还必须,同时必须。他的名诗?夜泊瓜洲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历来为人民所传诵,所喜爱。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赤壁今何在1赤壁之战虽为陈迹,但关于“赤壁的地点,从唐代争论至今。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和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今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县西赤壁山、

6、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西赤壁山又名石头口和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都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山。赵、王二人文后点评:前二说,混赤壁与乌林为一地,又皆远离长江,且在江北;黄州说也把赤壁置于樊口对岸的江北,皆与“赤壁之战形势不合。赵、王明确肯定赤壁山于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2关于赤壁市赤壁山之说,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明确肯定:“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此说后被赵彦卫否认:“指今石头口为其地,然石头口初未尝以赤壁名。3李吉甫的蒲圻赤壁说,的确经不起推敲。曹操初战败后,以乌林为大本营,陈兵于江北沿岸,孙、刘联军那么于赤壁高低的南岸。周瑜采用黄盖溯江西上

7、诈降、中流放火烧连营、精锐继后追击这“三段之计而大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之间,应有一定的上、下游间距,绝不可能是南北隔江相对。4另据?三国志载,其时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沿江东下,双方兵力悬殊,孙、刘联军只能在重兵捍卫大本营夏口的前提下,派出适量人马至夏口的前哨及数十里之内的大、小军山一带游弋设防,再远之处就属分散兵力,更不用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蒲圻赤壁山了。5主张“赤壁于今武昌西南一带的,主要是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郦为江南诸水作注时曾参阅大量南方文献与南朝盛弘之经数年实地查勘和访问而成的?荆州记。6?水经注“乌林赤壁河段中记载“江水又东径下乌林南,郦道元即说,“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水经

8、注又载,江水又东径陆口、蒲圻洲、蒲圻县等地后,“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百人山,马征麟?长江图说指出,即今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纱帽山。和百人山隔江相对的“赤壁,便是?云麓漫钞中最终确定的今武昌西南长江右岸的赤矶山了。当地村民至今仍能在附近山上、田内、江边拾到箭、镞等战争遗物。而盛弘之?荆州记中说:“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乌林,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赤壁、乌林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可见,“赤壁与乌林相对于长江断面上,不合乎此次战役的逻辑。7但郦、盛二人的记述,何以屡遭否认?关键是,长江“乌林赤矶山河段,长度已达260里,超出南朝时100里。南朝以前,该

9、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隋唐后演变为弯曲分汊河型。洲湾弯道的形成,使长江河道延长近100里。由此,赵、王二人引用?水经注关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后即说:“据此那么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虽认同郦、盛二人的结论,但不解长江长度之变化,而据乌林以东160里,定赤壁于今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虽较为接近史实,但也是错误的。15、“蒲圻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下列表述不能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为哪一项A、“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其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大战形势不符。B、赵彦卫以石头口起初没有“赤壁之名而否认赤壁市赤壁山为“赤壁。C、孙、刘联军分三个阶段击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存在高低游距离。D、

10、从双方大本营的位置,可见“赤壁在蒲圻也与当时兵力强弱形势不符。16、第6段中“此次战役的逻辑指的是什么?17、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古代某一地名确实定,既要依据相关的典籍,还应辅以必要的实物加以佐证,如出土的文物、发现的遗迹等。B、?水经注与?荆州记的相互印证表明: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密切结合才能在历史地理学方面得出正确结论。C、从南北朝到南宋的七八百年间,在长江河道不断延长的影响下,乌林与赤壁两地间的距离也增加了至少40里。D、如果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能够了解到古今长江河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完全有可能得出更合乎历史真实的结论。18、就本文提供的信息,简要评述郦道

11、元、盛弘之、赵彦卫、王象之、本文作者在对“赤壁今何在这一问题探究中的历史性奉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那么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

12、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刚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于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假设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

13、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注黾勉mnmin:努力。1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疏:奏章C、性刚刚拙,与物多忤忤:感触D、其必有以处之矣处:立身2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未有追和古人者也A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追和古人,那么始于东坡B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C半生出仕,以犯世患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D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21、以下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B、独喜为诗,精深华妙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22、以下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刚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