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22493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0 章轴对称10.1 生活中的轴对称简阳市新市镇模范九义校唐远英教学内容: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轴对称中的第一节。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2、 过程与方法:经历折叠、 剪纸等活动,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动 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2、、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教学方法:在教法上, 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 实验等数学活动, 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数学活动情境的设计,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在学法上,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从图片欣赏出发,同步设计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

3、 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轴对称图片等。学具准备:剪刀、白纸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 :师:在开始我们今天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出示课件图人头像) ,能谈谈你的感受吗?生 1:难看生 2:看起来不协调也有同学可能会说出显得不对称,都给予鼓励。师:那再让我们欣赏一些协调的图片吧。 (出示课件对称图片) ,并伴说明:自然景观、中外建筑、脸谱艺术、交通标志、剪纸艺术、车标设计、国旗欣赏。面对生活中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是否强烈地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请谈谈

4、你的感受。抽生谈感受,自由发言生 1:很协调生 2:显得很对称师:刚才有同学说,这些图片看起来很对称,说得真好。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就是有关对称的。 今天就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轴对称的世界, 一起感受对称的奇妙和美丽吧!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生活中的轴对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轴对称)师: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三部分(课件展示) :一、轴对称图形,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三、两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二) 新课教学 :(三) 、 轴对称图形:师: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内容:轴对称图形。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剪纸。 (出示课件:试一试),按照屏幕上的要求来折一折、剪一剪。学生活动,拿出白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

5、一个图案,沿线条剪开,把纸打开,观察所得图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师展示几个同学的作品。提问:看看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给予学生交流讨论时间,后得出结果生 1;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生 2:能完全重合在一起、肯定回答,得出结论(课件出示) :沿折痕对折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在一起师:我们把具有这一类特征的图形都称为轴对称图形。所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就是(课件展示)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我们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生齐读概念。师: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下:(课件展示)抽生回答:1 、 个图形2 、关于一条对

6、折。3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对称轴是一条 。生 1: 1 个图形生 2:关于一条直线对折生 3: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师:刚才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就要考考大家的了(出示课件)下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生:第一幅图不是,因为它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都不能使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生;第二幅图是,因为脸谱沿着中间的折痕对折,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在一起生:第三幅图是,蝴蝶沿中间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师: 看来让同学们识别轴对称图形没问题了, 能紧紧抓住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来判断。 那么你能找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课件出示: 生快速找出来,师给

7、予肯定。 IW 7E(四)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师:我们刚才研究的一个图形有对称的特征,那两个图形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特征呢?(课件出示)我们先来观察几组图形,看看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生 1:两个图形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生 2:两个图形的方向相反生 3: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师:你是说它们的位置有点特殊,对吗?生:对。师:刚才是同学们观察到的这类图形的共同特点,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类似特征的图形,我们看看把这些图形对折后和刚才观察到的结果是否一样呢?学生活动,抽生上台对折一些图形,其他同学观察。汇报结果,师再课件演示师:从刚才的操作中,我们看到,上图中的每一对图形,如果沿某条直线折叠,左边的图形和

8、右边的图形会怎样?生:完全重合在一起,师: 这也就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 所以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就是 (课件出示) :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就是对应点 , 叫做对称点。师:从概念中我们知道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点如下:(课件展示)抽生回答:1、 个图形2、 关于一条 折叠3、 直线两旁的两个图形能够互相 生 1: 2 个图形生 2:关于一条直线折叠生 3:直线两旁的两个图形能够互相重合。师; 同学们对两个图形的成轴对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你能

9、从下面图形中很快地找出哪些图形是成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课件出示)生快速判断。师:这里有一个概念是对称点, (出示图案)请同学们找一找老师手上的这一对图形的对称点和对应线段(对应角) 。师任意指出一个点,要求学生找出其对称点或对应线段(对应角) 。师: 显然, 轴对称图形 (或者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部分是 (生答:完全重合)的,所以它的对应线段( 生答:相等) ,对应角(生答:相等) 。师:这就是这两种图形的性质。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五) 两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

10、么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结合下面两组图形和两个概念,和你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生交流讨论。课件出示表格,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抽生完善表格内容。三 巩固练习师: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随处可见, 我们每天使用的数字、 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你能识别它们么?并能说出他们的对称轴么?1、下列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01234562、下面的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A C D E F G H3、 猜字游戏:你能根据汉字的一部分猜出这些汉字是什么吗?日、王、非、 苗、品、本4、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牌的号码吗?四、 知识拓展 :这节课我

11、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图形, 他们不但体现了一种对称美, 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么? 表盘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衡。 人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抽生谈感受。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不仅体会到图形的对称美,受到了一次很好的艺术熏陶, 也获得了不少的学习经验,长了不少见识。 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处处 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生活中有更多应用数学的例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六、 作业布置:用所学的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