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2156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获2021年省级脱贫攻坚奖白永云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在江边乡干田村委会绿差冲村有一名贫困户,她不仅含有中国传统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含有新时期农民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只要认准的事,不论有多么困难,肯定做到排除万难,不达目标不罢休。提起她,村里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她就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白永云。现年52岁,初汉字化,是一名土生土长当地农民,即使只有初汉字化,因为好学,勤劳,尤其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勤奋扎实,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是贫困户中的典范。一、种植户的示范人2021年因为白永云长久慢性病和因学等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户。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政

2、策更多倾斜贫困户,部分乡邻就说:“老白,这回好了,被评上贫困户,啥全部不用干就等着上边给钱花。”听了这些话,白永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刺痛。她经常告诉自己,不能啥事全部靠政府,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2021年以来,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数次到她家制订脱贫计划,为她讲解脱贫相关政策后,她脱贫的决心更大了。2021年,乡政府引进万寿菊种植,乡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数次到村里开展种植培训及动职员作,不过村里人习惯种植传统的玉米,认为这才是保险产业,不愿接收。帮扶干部数次到白永云家做动职员作后,坚定了她“要致富,不能等、靠、要”的信念。于是,当好多群众对该项目半信半凝、观望、不敢尝

3、试时,她毫不犹豫地首次在自己家地里种植了3亩万寿菊。即使万寿菊是一个新鲜的经济作物,谁也没有经验,不过她有一颗好学心、好问嘴,不知道的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技术人员等方法,来丰富万寿菊种植管理技术,她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很快就成了好友,常常到她的万寿菊地里现场指导,这一季,她家种植的万寿菊亩产达成3000多元/亩,利润远远超出玉米的价值,第二年,种植亩数由3亩扩至8亩,她的种植技术也成为了周围农户学习的楷模,经过她的示范,带动周围农户45户,167人种植万寿菊。二、养殖户的明白人因为自己患有心脏病的原因,不能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靠种植业的收入,极难供孩子读大学,外出打工又不实际,此时,恰好碰到广

4、东温氏进住弥勒,采取“企业+基础+农户+订单”的模式,因为投资大,大家不敢尝试,她想:因为终年种植玉米,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环境恶化,加之玉米价格低等原因,是时候改变产业观念了。于是,她坚信自己的理念:路是人走多了才成为路,什么事全部有第一,才会有第二,因此,打铁还靠本身硬,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找到温氏企业谈合作,并签署了保底协议,处理了养殖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是必须的,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她很快就拿到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2021年6月,投入8万元在离村子2公里的山上建成了江边乡第一幢温氏养鸡大棚。温氏集团、政府采取了一系例的扶持方法,建1个大棚,不但有技术人员的

5、跟踪、指导,还享受到了建档立卡户60元/的圈舍补助及小产业补助。7月购进了第一批温氏鸡苗5000羽,她天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认真地脱温、科学的防疫和管理,第一批温氏鸡于11月上市,每羽利润达5元,首批发明养殖利润为24000元,实现了经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脱贫,更主要的是培养了贫困户可连续发展的能力。18年6月,她的第二批温氏鸡4800羽出栏,每羽利润达元,实现利润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年出笼1万羽的目标。看到效益后,去年年底该村3户非建档户和1户建档立卡户跟着发展大棚温氏鸡养殖,经过她的带动,使贫困户准期脱贫、摘帽,非建档户效益更佳的目标。三、当地农民致富、脱贫的领头雁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多个、多样,有

6、因病、有因学、有道路交通不便,有缺劳力、有缺资金、有缺技术等等原因,不过,她认为,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打铁还是靠本身,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是要靠本身的努力、奋斗,贫困只是临时,努力才会见彩虹。从她认准了种植、养殖这条路,就开始埋头苦干,龙其是在温氏养鸡业上,她天天早出晚归,白天搞好养殖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事,同时她四处拜师学艺,查阅了10多养殖技术书,并经过报纸、杂志、上网等多种路径了解最新的资讯。每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她必到场向农技员咨询科技信息,较全方面掌握了当地鸡、温氏鸡的科技知识。就这么,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白永云已成了绿柴冲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全部愿向她请教,而她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他人。古人言:“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快乐,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一样,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论你采取什么样的谋生手段,全部应该尽力为国家、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是她干事业的基础思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