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21623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为了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使用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 -905.48 kJmol-1N2(g)O2(g)2NO(g) H = +180.50 kJmol-1则4NH3(g)6NO(g)5N2(g)6H2O(g)的H = 。(2)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第一步:2NO(g)N2O2(g) (快) H10 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第二步:N2O2(g)O2(g)2NO2(

2、g) (慢) H2 0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主要是由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应决定。 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NOx的反应为:xC(s)2NOx(g)N2(g)xCO2(g) H 0;理论上,适当增加汽车排气管(内壁为活性炭涂层)长度_(填“能”或“不能”)使NOx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无毒尾气而排放,其原因是

3、。(4)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800时,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5)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后,充入一容积为V的密闭容器,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A(?)bB(?)cC(g)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

4、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0.5n 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1.5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_;b_;c_;d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在上述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B物质,上述平衡_。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重新相等,则正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工业合成氨N23H22NH3,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通常用活性铁作催化剂,加活性铁会使图中B点

5、升高还是降低_,理由是_。(2)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下列选项一定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3V(N2)=V(H2)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2的同时生成3amolH2C单位时间内每断裂amol氮氮三键的同时生成3amol氢氢单健DC(N2):C(H2):C(NH3)=1:3:2E.气体总密度不变F.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3)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当浓度商Q_K(填“”或“”)时,反应向右进行。(4)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填字母代号)。a高温

6、高压b加入催化剂c增加N2的浓度d增加H2的浓度e分离出NH3二、选择题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得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7、B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C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B2CB在t1(t110)s时,v(A)v(B)0Ct1 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D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7、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

8、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D.图表示Cl2通入H2S溶液中pH变化8、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 C D9、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

9、g)CH2=CH2(g)H2O(g)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Q(Q0)条件变化时,影响平衡移动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sC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11、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v逆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BCD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10、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ab四、综合题14、将1.2mol的A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2B(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反应在4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4s时A的转化率为 ;(2)实验2与实验1对比,其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3)根据实验3与实验1的图象比较,可推测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5、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为:2HCl(g) + CuO(s)H2O(g) + CuCl2(g

11、) H1 反应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填“”、“”或“”);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HCl的有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mo

12、l01.83.75.47.2计算2.06.0 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6、(1).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工业上可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CO(g) + 2H2(g) CH3OH(g) H1 CO2(g) 3H2(g) CH3OH(g) + H2O(g) H2 已知:2H2(g)+ O2(g) 2H2O(g) H3 。则2CO(g)O2(g) 2CO2(g) 的反应热H_(用H1、H2、H3表示)。(2)工业上可利用“甲烷蒸气转化法生产氢气”,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n(H2O)/ n(CH4)对甲烷平衡含量的影响如下图: 图1(水碳比为1) 图2(800)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 。H 0(填“”、“”或“=”)。要提高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填序号)。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H4的浓度d恒压加入H2O(g) e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