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1385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字词总复习资料姓名 班级( )一、 指出以下句子中通假字并解释。1、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 意思: 。 2、为天下唱 通 ,意思: 。3、固以怪之矣 通 ,意思: 。4、将军身被坚执 通 ,意思: 。 5、故不错意也 通 , 意思: 。6、仓鹰击于殿上 通 , 意思: 。 7、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 意思: 。8、自董卓已来 通 ,意思: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意思: 。二、解释以下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意思。1、苟 2、次1苟富贵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故不为苟得也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3、度 4、数1道不通,度已失期 ) 1扶苏以数柬故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

2、假设飞 ( ) 2然数年恒不一见 5、怜 6、就 1楚人怜之 1此人可就见 2可怜白发生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7、用 8、诚 1遂用猖獗 1此诚不可与争锋 2贤能为之用 2诚如是,那么霸业可成 9、所以 10、遗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11、将 12、间 (1)上使外将兵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将军岂有意乎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项燕为楚将 3在乎山水之间也 13、然 14、者 1吴广以为然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更有痴似相公者 3然足下卜之鬼乎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3、得也- 4屋舍俨然 4陈涉者,阳城人也 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1、卒中往往语 古: 今: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 今: 。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 今: 。 4、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 今: 5、长跪而谢之 古: ,今: 。 6、常跪而谢之 古: , 今: 。 7、凡三往 古: 今: 。 8、遂用猖獗 古: , 今: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 , 今: 。10、诚宜开张圣听 古: , 今: 。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 今: 。 12、先帝不以臣卑劣 古: , 今: 。 13、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 今: 。 14、临表涕零

4、古: , 今: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词都是有特殊用法,请予以说明。1、陈胜王 名词作 意思为 。2、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作 意思为 。3狐鸣呼日 名词作 意思为 。 4、皆指目陈胜 名词作 意思为 。5、忿恚尉 用法,使- 。6尉果笞广 名词作 ,意思为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形容词作 ,意思为 。 8、轻寡人与 ? 形容词作 ,意思为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名词作 ,意思为 10、此皆良实 形容词作 ,意思为 。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

5、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夜惊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

6、、 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线词意思。1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 2、又间令吴广 之 次所旁丛祠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2、 请用原文语句答复,填在横线上。1、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原因是: 。2、起义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地描写了戍卒们反响,这些反响说明了什么?自己话答复。【答】: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领导者,他具备哪些才能?根据选段内容作出答复。答: 。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假设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 用 “ 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