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21240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考)(无答案)(满分:100分 1-3班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2.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 A. 秦代后 B. 汉代后 C. 唐代后 D. 宋代后3.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非乐”,他认为非乐并非认为乐不美,而是因为乐会“亏夺民衣食之材”,所以要禁止。上述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墨子B. 孟子

2、C. 庄子D. 韩非子4.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武帝“劝学”的根本目的是()A. 确立儒学统治地位B. 促成社会重学风气C. 恢复西周礼乐文明D.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 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蠹坏世

3、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当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据此他们主张()A.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B. 经世致用C. 天下为主,君为客D. 唯物主义7. 谭嗣同称:“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谭嗣同在此赞扬两人都A. 批判君主专制B. 赞成民主自由C. 主张工商皆本D. 提倡经世致用8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9.朱熹认为“君权”是符合“天理”的,君主应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

4、国家,要完全摒弃一切私意,转为天下之大公。朱熹在此强调的是: A.“君权神授”,肯定君主意志是天理 B.“君为臣纲”,规范君臣秩序C.“天人感应”,君主承天意教化民众 D. 君主亦应“存天理,灭人欲”10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11.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

5、,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传统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14.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

6、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C主张削弱君权 D体现近代民权思想15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6“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 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

7、书法作品是() ABCD17.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据此可知()A. 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B. 西夏印刷技术落后C. 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D. 印刷术已普遍应用18. 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A. 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B. 当时

8、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 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D. 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19.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2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剧21元朝时期杂剧

9、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淸时期古典 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22.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下列中华民族对近代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是A四大发明 B天文历法 C唐诗宋词 D中医23.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10、”。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24.“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25.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D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2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

11、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7.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这表明严复宣扬进化论的目的是A发展近代科技B提倡自由平等C反对专制迷信D推动社会变革28.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 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 西学在中国

12、得到广泛传播C. 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 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29. 顽固派在攻击近代某思想家时说:“其谈治术则专主西学,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事事时时以师法日本为长策。”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魏源B. 张之洞C. 康有为D. 胡适30有学者指出:“这场运动是鸦片战争后最为深刻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对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塑造作用。”“这场运动”最大的历史意义是()A. 动摇了旧思想的统治地位B. 弘扬了科学民主精神C.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D. 开启了思想解放潮流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1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民本思想是传统

13、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自出现以来不断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材料二“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思者也。”朱熹论语集注材料三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产生的背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