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21017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试验重要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5 静力试验的最大优点是加载设备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荷载可以逐步施加,还可以停下 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的发展,给人们以最明确、最清晰的破坏概念。P14 结构试验的 PPIS 循环规律:1. 计划阶段P2. 准备阶段P3. 实施阶段I4. 总结阶段SP14 规划阶段首先要反复研究试验目的,充分了解体会试验的具体任务,进行调查研究, 搜集相关资料。P14结构试验PPIS循环四阶段的内容及关系示意图P16 研究路线的含义:研究路线也叫技术路线,是指完成一项试验研究任务要经过的起始 点、中转点和结束点等若干个技术环节上所有内容顺序的方式。P16研究路线的内容:研究路线的内容一是指项目研究能够进行的条件,

2、如已经建成的基 础,包括理论基础和试验基础。二是指完成本项目研究内容必须经过的技术途径与理论依据, 以及针对难点问题的对策等。P23荷载图式:试验荷载在实验结构构建上的布置形式,包括荷载的类型、分布方式等。P23 对实验结构原有设计计算所采用的荷载图式的合理性有所怀疑,经认真分析后,在试 验荷载设计时可采用某种更接诉于结构实际受力情况的荷载布置方式。P23 在不影响结构工作和试验成果分析的前提下,由于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和为了加载的方 便,可以改变加载图式,要求采用与计算简图等效的荷载图式。P24 荷载程序可以有多种,根据试验的目的、要求来选择,一般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分为 预载、标准荷载(正常使用

3、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每次加载均采用分级加载制,卸荷 有分级卸荷和一次性卸荷两种。P25 进行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目的,首先是研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 特征,确定结构构件恢复力的计算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和曲线所包I 的面积求得结构的等效阻尼比,衡量结构的耗能能力。从恢复力特征曲线尚可得到与一次加 载相接近的骨架曲线及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刚度退化等重要参数,其次是通过试验可以从强 度、变形和能量三个方面判别和鉴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第三是诵过试验研究结构构件的破坏 机理,为改进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和修改规范提供依据。P25 单向反复加载方案:控制位移加载法、控制作用力加

4、载法、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 混合加载法。P27 双向反复加载制度:为了研究地震对结构构件的空间组合效应,克服结构构件采用单 方向加载时不考虑另一方向地震力同时作用对结构影响的局限性,可在X、Y两个主轴方向 同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P27 双向反复加载方案:X、Y轴双向同步加载,X、Y轴双向非同步加载。P32结构动力特征是反映结构本身所固有的动力性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 阻尼系数和振型等一些基本参数,也称动力特性参数或振动模态参数,这些特性是由结构形 式、质量分布、结构刚度、材料性质、构造连接等因素决定,与外荷载无关。P32结构自振频率常用的测量方法分为两大类:一为人工激振法测量,

5、一为随机荷载激振 法测量,人工激振法又有自由振动法和强迫振动法之分。P34结构阻尼常用人工激振法测量。P38结构疲劳:因为结构物或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应力比其静力强度要低 得多,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结构疲劳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性 能及其变化规律,确定结构的疲劳极限值(包括疲劳极限荷载和疲劳极限强度)。P39 一般等幅疲劳测试的程序如下:1. 对构件施加小于极限承载力荷载20%的预加静荷载,消除松动、接触不良,压牢构 件并使仪表运转正常。2. 做疲劳前的静载检测(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比构件经受反复荷载后受力性能有何变 化)。荷载分级加到疲劳上限荷载,每级荷载可取上

6、限荷载的 10%,临近开裂荷载时不 宜超过5%,每级间歇时间1015min,记取读数,加满后,分两次卸载。3. 调节疲劳机上、下限荷载,待示值稳定后读取第一次动载读数,以后每隔一定次数 (3050 万次)读取读数。4. 达到要求的疲劳次数后进行破坏加载。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施加疲劳荷载直至 结构破坏;另一种是作静荷载加载直到结构破坏,这种方法同前,但荷载距可以加大。P51 电磁荷载:在强磁场(永久磁铁或直流励磁线圈)中放入动圈,通入交变电流,则可 使固定于动圈上的顶杆等部件作反复运动,对试验对象施加荷载。若在动圈上通以一定方向 的直流电,则可产生静荷载。目前常见的电磁加载设备有电磁式激振器和

7、电磁振动台。P55电液伺服加载系统采用闭环控制,其主要组成有:电液伺服加载器、控制系统和液压 源等三大部分。P55 电液伺服主要工作过程:根据控制指令信号,油泵从液压源输出高压油讲入伺服阀, 由伺服阀驱动双向加载器对试件施加试验所需要的荷载。根据不同的控制类型,由起控制作 用的传感器(如荷载传感器、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测量试件反馈信号,将指令信号和反 馈信号在伺服控制器中讲行比较,其差值即为补差信号,经放大后再次控制伺服阀驱动加载 器继续工作,从而完成全系统闭环控制。P56 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和大小控制油的流向和流量。P56地震模拟振动台组成:振动台台体结构、液压驱动和动力系统、

8、控制系统、测试和分 析系统。P58 冲击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自由振动, 适用于讲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加载方法有:初位移加载法(张拉突卸法)、初速度加载 法(突加荷载法)、反冲激振法。P61利用气体压力对结构加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压缩空气加载:另一种是利用抽真 空产生负压对结构构件施加荷载。P70 试验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 刻度值2. 量程3. 灵敏度4. 分辨率5. 线性度6. 稳定性7. 重复性8. 频率响应P70在结构试验中,电阻应变片是专门用来测量试件应变的特殊电阻丝。另外,还可以用 电阻应变片作为转换原件,组成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9、,来测量各种物理量的变化。P7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导体的“应变电阻效应”,即金属丝的电阻值随其机 械变形而变化的物理特性。P71 当金属丝受力而变形时,其长度、截面面积和电阻率都将发生变化。P72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很多,按敏感栅的种类划分,有箔式、丝绕式、半导体等:按基地 材料划分,有纸基、胶基等;按使用极限温度划分,有低温、常温、高温等。P72箔式应变片是在薄的胶膜基底上镀合金薄膜,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制成,具有绝缘度高, 耐疲劳性能好,横向应变小等特点,但价格较高。P72丝绕式应变片多为纸基,虽有防潮性能,耐疲劳性能稍差,横向效应较大等缺点,但 价格较低,且易粘贴,可用于一般的静力试

10、验。P74常用的应变测量传感器有:电阻应变仪、手持应变仪。P74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片可以把试件的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但是,在 一般情况下试件的应变量较小,由此引起的电阻变化也非常微弱,难以进行直接测量。采用 惠斯登电桥,能够把电阻变化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信号,并使信号得以放大,桥路 还可以解决测量值的温度补偿问题。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由敏感元 件和转换元件组成。P80 传感设备的作用是感受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或信号),按一定规律把他们转换成可以 直接测读的形式直接显示,或者转换成电量的形式传输给相应的测量仪器。P

11、81测力传感器主要有机械式和电测式两种。基本原理是用一弹性元件去感受拉力或压力, 这个弹性元件即发牛与拉力或压力成相对关系的变化,用机械装置把这些变形按规律进行放 大和显示即为机械式传感器,用电阳应变片把这些变形转变成电阻变化后再进行测量的即为 应变式传感器。P83裂缝测量主要有三项内容:1.开裂,即裂缝发牛的时刻和位置:2.度量,即裂缝的宽度 和长度:3.走向,即裂缝发展的过程和趋势。P83测量裂缝宽度通常用读数显微镜,它是由光学诱镜与游标刻度等组成,将诱镜的“ + ” 字标点从裂缝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游标的末读数与初读数之差则为裂缝宽度。P83最常用的发现裂缝的简便方法是借助放大镜用肉眼观察

12、,为便于观察可先在试件表面 刷一层白色石灰浆或涂料。还可以用应变片或导电漆膜来测量开裂。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材料 开裂时发射岀声能的现象,将传感器布置在时间的表面或内部,通过声波的测量来确定开裂。P83 裂缝观测仪:光学显微裂缝观测仪:读数精确度高,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不太方便,主要表 现在裂缝在哪,设备就在哪,人和设备必须绕着裂缝转。电子裂缝观测仪:通过摄像技术和电子传输技术把远处的或不方便观测的裂缝在一个 带有刻度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很大程度改善了光学显微裂缝观测仪的缺陷,使人们能够讲 裂缝拿在手上观测。P88数据的记录方式有两种,模拟式和数字式。P88 常用的记录器有X-Y记录仪、光线示

13、波器、磁带记录仪、磁盘驱动器和光盘刻录器。P89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有三个部分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控制器)。P90 生产性结构试验特点:1. 大多属于结构试验性质试验,它具有直接的生产目的;2. 经常用来验证和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质量;3. 判断和确定已建结构现有的实际承载能力;4. 为工程质量事故和受灾结构的处理提供技术依据;5. 为预制构件产品做质量鉴定。P91 生产性结构试验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建筑物使用寿命,特别是建筑物的剩余寿命极为关注。这主要是因为 现存的已建结构逐渐增多,有的已到了老龄期,临近退役,需要更换,有的则已进入了危险 期。由于以上原因,近十几年来,建筑

14、物使用寿命可靠性的评价和剩余寿命的预测技术有了 很大的发展。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和防止建筑物重大破坏或倒塌事 故的发生,以及减少经济上和社会影响上的损失,产生了重大的成果。P91非破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是测量混凝土的某些物理特性,如混凝土表面的回弹 值、声速在混凝土内部的传播速度等,并按相关关系推出混凝土的强度来作为检测结果。目 前以回弹法、超声法和回弹-超声综合法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得比较多,其中回弹法和综合法 已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程。P91半破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是以在不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前提下,在结构构件 上直接进行局部的微破损试验,或直接取样试验所得的数据,以

15、推算出的混凝土强度作为检 测结构。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钻芯法和拔岀法,其中钻芯法也已颁布了技术规程。P91非破损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是用以测定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因浇捣、成型、养 护等造成的蜂窝、孔洞、温度裂缝或干缩裂缝、保护层厚度不当等缺陷,以及结构在使用过 程中因火灾、腐蚀、受冻等非受力因素造成的混凝土损伤。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超声 脉冲法探测结构混凝十的内部缺陷,并已制订出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技术规程。P92回弹法的基本原理:回弹法是使用回弹仪的弹击拉簧驱动仪器内的弹击重锤,通过中 心导杆,弹击混凝土的表面,并测得重锤反弹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为回 弹值R,由它与混凝土

16、强度的相关关系来推算混凝土强度。(测表面硬度)P92 我国已经颁布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十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92规定。P92用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对于每个试件的测区数目应不少于10个,每一测区应为不少 于20cmX20cm (0.04m2)的面积,以能容纳16个回弹测点为宜。两个相邻测区的间距不宜 大于2m,而测区宜选在混凝土浇筑的侧面。测区内的16个测点宜均匀分布,同测点只允 许弹击一次,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少于2cm。测点距离 结构或结构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少于 3cm。P92在回弹的每个测区选择一处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来量测混凝十的碳化程度,(丕 呈现紫红色反应),每处测垂直深度12次,精度为0.05cm。求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