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21017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我们须要很强的教学实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1 一,颜色春天和冬天的区分之一,就是颜色。所以,假如你想要好好地描述春天的句子的话,那就从颜色上入手。颜色,如何说,颜色的变更,就是从素白无朝气,变成了绿色盎然,一片朝气活泼。从淡白无色,转变成鹅黄嫩绿,这就是一种状态。 例如:近处的柳树依旧枯枝干叶,死气沉沉,可远远望去,鹅黄色的却铺满一片,那便是告知

2、我们,春姑娘来了。二,状态 对于状态来说,也是一样的。状态是什么,就是指一种事物所面临的感觉。冬天的时候,全部的事物,都是宁静的,宁静的,毫无气息的,可是春天的事物却变得有了复苏,有了生气。一个是静态的,一个动态的,这样,两者一对比,就能把春天的气息写出来。 例如:昨天还是冰封千里,两岸森白的小溪,今日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光着波光,两侧的冰雪也化了,正一滴一滴地融入到溪水中。几只水鸟欢乐地游在水里,享受着活水带来的欢愉。 三,气候气候就更不用说了,这点大家自然是感受多多,冬天的天气是紧裹衣领,春天穿得稍厚一点就冒热汗。所以,这点,就要写出来,还要包括风。冬天的风是冷刀子,刮在脸上生疼,春天的风是

3、妈妈暖和的手,抚过我们的脸颊。例如:走在春风里,感受着春天妈妈暖和的摩挲,我仿佛感受到春姑娘在呼唤,快来吧,看我鲜花做成的衣裳多么美丽。冬姑娘却裹着一身银色厚衣,黯然地望向我们,难过地离去。 四,心态 对于春天来讲,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因为春天来了,人对于春天的宠爱是表现出来的。当然我们不能说全世界的人都喜爱春天,自然也有人喜爱冬天,但是,记得,我们对于春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美妙的事物的开端。 例如:春天来了,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播种的欢乐。我仿佛可以看得见,秋天那金灿灿的果实在向我们招手。春天告知我们一个道理,今日不播种,来日收虚无。五,改变 对春天的感受,你有,家里人也有,身边的人也有,挚

4、友们就更不用说,可能会与你去春游或者是春游。自然,这些活动对于你们来讲,就是一个大的改变。在写春天的句子的时候,可以纯抒情,但是,假如有故事穿插在里面的话,会更有效果。 例如: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踏着青青的小草,闻着小道两旁花的芳香,向活动地点进发。当听到流淌的水声,我们知道,目的地到了,大家都很快乐等。总结,对于描写春天的句子来讲,大家也在书本上看到过好多,千万要记得,不要去过多地背诵或者是在自己的作文里写那些句子,因为那些句子,老师也知道,所以,过多地写在自己的作文里,即使只出现了这一句是摘抄的,也会让你的作文大打折扣,所以,不如全部的文字全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写,是再实在不过的了。一年级下

5、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2 第一节课,重点强调回来写字习惯的调整上,一节课时间只学了两个字,有点少而慢,效率不高!没有贯彻好六二六教学模式: “六”指导预习提问质疑-合作沟通-汇报展示-相机引导-当堂检测,前面的四个环节做的不到位,当堂检测也没做,学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就下课了,没有时间观念,课堂环节连接不够紧凑。前五分钟处理不科学,一分钟引入学习情境,我用时太多,显得啰嗦;一分钟提示学习目标,没有;一分钟共议问题,有,做的不到位;一分钟记录自学收获,没有;一分钟质疑问难,有,不到位。 后五分钟,简直就是一个乱字了得。一分钟小结(有)-朗读课文重点(无)对学困生的辅导(无)-书面练习(有)-布置作业(

6、没来得及)。 其次课时要留意这些问题,书写和阅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好基本功。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3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对学生说:“大家应当擅长思索,勤于思索。”对于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些天我们学校组织了语文老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仔细阅读了老师用书和语文课程标准,在网上也查阅了相关课文的资料,仔细打算执教了识字5一课。现针对识字一课,做一简洁分析如下:(一)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本节课我设计在识字后感情朗读课文,本以为能读得很令人满足,但是学生学的不是很感爱好,没有在详细的语境中朗读,读出来总令人感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朝气。假如能做一个优秀的课件,让学生感知金色的沙滩

7、,蔚蓝的海面,红色的晚霞,信任朗读效果确定会更棒! (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跳课文教学,使他们难以“消化”。识字5是第四单元的识字课文,挑出来放在刚学完拼音后上,他们的理解实力跟不上,课上我引导学生把“沙滩”舒适的感觉读出来,学生就读得很轻很拖,以为这样就是“舒适的感觉”。而在生字教学“浪”字时,对这个左右结构的字,他们怎么都摆不准位置,虽然我多次强调“左窄右宽”,学生写得也很辛苦,但写出来的字还是“左右胖瘦不适宜”。回到办公室,自己反复的琢磨思索,思来想去,最终豁然开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原委是为了仿照还是借鉴?假如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一句话都照搬

8、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反而还会事倍功半。还记得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领导对我说过: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备教参,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适用于任何一名学生。作为老师我们应当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学问实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激励学生,方法多样,要适合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觉这样的状况,有些学生上课很活跃,一个问题问下去,抢着回答,或者举手时发出“我、我、我”的声音,这是就要激励学生:上课主动很好,但要遵守课堂纪律,假如你能宁静的举手,老师就更喜爱你了;有些学生很内向,上课不敢举手,但是坐的很端正,这时就要引导他们,你坐的真端正,假如你

9、能胆子大一些,英勇的举手发言,就更好啦!有些学生回答偏离了问题,我就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试试看。经过老师提示,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总结,我学到了很多教学中的学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接着探究,总结阅历,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的教学反思4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溢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溢活力呢?从以上识字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擅长发觉学生创建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溢着活力

10、。(一)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爱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建性思维。 其次,老师少问,激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老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

11、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新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供应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状况。而叶健斌小挚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常上课总喜爱给大家提些看法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始终激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

12、于平常我常常激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再次,要擅长发觉学生创建性思维的火花。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觉,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很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起先创新。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给韵文加标题的建议后,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引导全班学生去深化思索,开阔思维。于是,全班全部的学生都歪着脑袋在思索究竟取什么名字好。接着,个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有的说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有的说我想让它叫

13、“三字歌”,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还有的说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最终经过探讨,确定采纳“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二)用“活”教材,不断生成课程资源 识字2是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的。但由于本篇课文思想教化意义强,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自行发觉,自主质疑,自行建构了文本的意义,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就应当专心引导,使这部分课程资源被利用起来。 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在本课教学中,这个创新点是由

14、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叶健斌小挚友的“好问”,就没有了“给韵文加标题”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建性思维。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须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探讨者、探究者。”语文学习不应当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朝气,才有活力。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