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20981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四品与社会下册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共建邻里环境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课前准备:1、小演习:邻里运动会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 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

2、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课前准备: 1、小演习:邻里运动会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教学过程:一、活动、春节的愉快回忆1、谈话: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城市和乡村都有庆祝活动,是群体生活的集中反映。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乡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活动与生活方式。及时在平时,也会由于民俗、地域的差异很大的。2、那,老师来数数,我们班有来自多少地区的同学,大家分别在哪儿过的

3、年?3、快乐吗?有没有和邻居们一起?说说你们在一起的开心事情吧!4、学生自由谈。(老师适当打断讨论学生所讲的方式是否合适)5、过渡:刚才我们讲的是春节里的事情,那平时呢?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6、自由说。7、师小结:很多的邻里之间都是那么和睦。看,书上有两幅照片反映的就是邻里之间平时做的一些事情。如果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你能猜一猜他们的感受吗?8、写下来。二、明辨正误,热情相助1、过渡:大家谈论了很多开心的事情,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两幅图。2、出示15页插图 讨论:这样的生活现象好不好,为什么?3、除此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生活现象也不好?4、对呀,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家所说

4、的现象,该多么痛苦呀。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叫刘玫,她就非常苦恼。上星期,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想听听吗?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6、想办法吧,谁给刘玫出出主意。7、选定方法,集体智慧给县长写信(以小组为单位)8、抽小组发言。三、总结健康的生活促使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虽然年龄小,但有责任有义务更有权利监督周围的人,想办法让大家都拥有健康的生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

5、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课前准备:1、小演习:邻里运动会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明理 谈话:今天的课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1、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2、讨论:你赞同孟母的做法吗? 3、自由发表意见 4、师小结:出示: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释:孔子认为,只有邻里是一些仁人君子,那才是上佳的居住环境。要学会选择居住环境,选择邻里,那才算是智人。二、活动、我为邻里添欢乐 1、生活有你有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邻里对你那样关心,你也应该为邻里做点贡献,添点欢乐。

6、2、活动:设计快乐活动 要求:如果大家都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邻里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让我们一起为邻居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请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课进行角色分配表演。 3、小组准备。 4、展示。三、总结 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时刻想着别人,多为他人带来欢乐,给自己带来欢欣。板书设计:3、共建邻里环境 提倡健康活动 反对消极生活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介绍我们的学校2010-06-29 16:164、介绍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

7、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教学重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课前准备: 1、了解学校有关情况 。2、学做小向导 。3、彩笔。4、以前写的有关校园一景的文章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教学重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

8、的发展变化。课前准备: 1、了解学校有关情况 。2、学做小向导 。3、彩笔。4、以前写的有关校园一景的文章教学过程:一、观察与走访1、谈话:我们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两年多的美好时光了,算是老同学了。老师想问问你,这么多的时间里,你对我们学校有所了解了吗?2、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1“我是小向导,带你来参观”3、请你为一年级的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想一想,该怎样介绍?4、各自发表看法。5、谁来试一试。二、争做问不倒1、作为小向导,你可要注意了,千万别被新同学问倒,我们要争做问不倒2、那,我们可以有哪些做法呢?3、想办法,看书上的办法4、老师现来考考你:出示小卡片:我们学校位于。学校创建于,我们

9、学校今年岁,总面积。我们学校有个班,老师,学生数。5、你还想把哪些东西写在资料卡上。6、交流三、夸夸我们的学校1、看来,大家平时都很关心学校,老师翘大拇指表扬大家。2、不过,大家知道吗,我们学校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刚才大家提到的一些以外,还有很多的可爱之处,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方面?3、学生自由说4、大家平时写了不少作文夸我们学校的,可大声宣读。5、过渡:有一个小诗人写了一首小诗赞美校园,我们来欣赏一下。6、有感情朗读小诗四、情感升华说了不少,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心中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样,我们选择一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可画画,可写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大家快行动吧1、学生准备2、展示交流五、归

10、纳总结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在学校里快乐的成长,更要了解我们的学校,为它争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我们在上节课一起愉快地当想到介绍学校,回顾学校的成绩,再次领略学校的魅力,大家都觉得非常自豪吧。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学校不仅要有名字,还要有平面图等二、学画平面图1、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对学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能给学校画张图,会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说一说要给学校画图你有什么好办法。2、学生细致观察教材20页三幅图。独立观察后,小组内先交流。再各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在观察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景观图和平面图的关系,认识什么是图例及其作用。3、

11、阅读教材第21页“怎样画学校平面图”这句话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各自的理解,从理性上认识如何画平面图。4、给教材第21页下面的平面图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平面图设计有个性的图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图上方向,会设计图例,为下面画学校平面图做准备。5、总结。三、我给学校画张图1、引发:我们已经知道了学校景观图和平面图的关系,能辨别图上的方向,也会设计图例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给学校画平面图了。2、结合教材第22页上半部的图文,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画学校平面图的过程与方法,想好注意的事项。3、学生画学校平面图,教师巡视指导。4、画好平面图后,结合教材第22页下面的图文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再到校园结

12、合实际进行对照,引导学生相互帮助。5、总结。6、拿着自己画的学校平面图向家人、亲属、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延伸)7、展示学生画的平面图。(延伸)四、奇思妙想看看我们的学校,我们每个同学都无比自豪,我们相信,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现在,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描绘学校的未来1、学生各自发表意见;2、总结板书:4、介绍我们的学校景色美丽荣誉多多(平面图)美好未来5、感谢您,老师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

13、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教学准备:1、了解学校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2、学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3、歌曲我爱米兰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陶冶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操。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课前活动: 写悄悄话,写出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意见或指出不足等均可,

14、把自己的留言投进班级的“悄悄话信箱”。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听歌声多动听。音乐我爱米兰响起2、这首歌赞美谁?(这首歌赞美老师。)3、为什么要用米兰赞美老师?(米兰把芳香默默地洒向人间,而老师就象米兰一样默默地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这首歌表达出了学生爱老师的心情就象爱米兰一样。)4、平时,我们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蜡烛、妈妈、阳光、园丁、雨露、春蚕)5、你记得教过你的老师吗?6、你最喜欢哪位老师呢?为什么?请举例说一说。(结合学生实际事例说出喜欢老师的原因。)7、老师听到你们的回答,心里一定会甜甜的。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着喜怒哀乐。下面一组照片正是你们生活最好的写照。(课件出示图片)设置图片情境:老师为同学们认真上课,老师带领队员参加学雷锋活动,老师组织队员开展主题活动,老师为二年级的队员举行入队仪式。9、你从照片中看出了老师哪些辛苦? *上课、备课、批改作业长时间站立 *思考活动方案、指导活动、一起参加 *策划活动、排练节目、准备用具 *训练鼓号队、主持、买红领巾二、调查访问1、请同学们调查学校有哪些部门。可以采用询问、看门牌等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