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函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20979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拱函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拱函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拱函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拱函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拱函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拱函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函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拱涵施工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承建单位: 报告日期:二一五年十月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概述12.2 工程地质12.3 工程水文12.4 主要技术要求23 工程量23.1 主体工程量23.2 措施工程量24 施工布置34.1 施工道路布置34.2 施工用水布置34.3 施工用电布置44.4 施工用风布置44.5 钢筋加工厂布置44.6 降排水布置45 主要施工方法45.1 基坑开挖45.2 护底施工55.3 拱座施工65.4 满堂脚手架搭设75.5 拱圈施工85.6 排架拆除95.7 回填施工106 进度计划107 资源配置117.1 机械设备配置117.2 劳动力

2、配置128 质量控制措施129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39.1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39.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310 附件14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拱涵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 设计图纸、地勘报告;(2) 项目融资建设招、投标文件;(3)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4)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 其他相关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8) 施工现场周边情况。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桩号 段及 段为拱涵

3、结构,其净空尺寸为2.4m3.2m(宽高),结构由C30素混凝土拱座、C30素混凝土护底及C30钢筋混凝土拱圈构成。拱涵拱座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9MPa;拱涵墙背采用粘土密实回填,压实度0.93。2.2 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拟建拱涵工程区内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素填土:色杂,以灰褐色夹暗红色为主,大多已全风化呈土状,潮湿饱和,松散,透水性差,厚度23m。(2)粘土:棕红色灰褐色,以粘粒为主,含约510%的角砾,可塑状,局部呈软塑状,结构不均,局部粉粒富集而成粉质粘土,厚度1m。(3)粉砂质泥岩:砖红棕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少量为长石、石英。结构不均,多夹灰绿色砂质条带或斑团,局部粉

4、砂质富集。厚度不等,与砂岩互层产出。(4)砂岩:灰色棕红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岩屑次之,少量云母,钙泥质胶结,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结构不均,局部泥质较富集。厚度不等,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产出。2.3 工程水文拱涵段场地水文主要为地下水,根据埋藏及贮存条件划分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粘土和人工填土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的风化裂隙以及构造裂隙中。根据地勘报告,地下水位于原地面以下23m。2.4 主要技术要求(1)拱涵位于进洞之前和出洞之后,覆土较浅,成洞条件较差地段。拱涵采用明挖方式进行施工。(2)拱涵结构强度达75%以后

5、才能开始回填,膨胀土、杂填土及淤泥不能用于回填。墙背和涵顶采用粘土密实回填,压实度达到0.93以上。(3)每10m设一沉降缝,沉降缝为全断面通缝(包含河堤基础及护底),沉降缝宽2cm,缝内填料为沥青木板。(4)排水孔间距为250cm,梅花状布置,排水孔后铺垫两层无纺透水土工布(土工布型号:单层300克/平方米)。3 工程量3.1 主体工程量 主体工程量表 表1 序号项目名称特征描述单位工程量备注1钢筋Kg202992C30混凝土/m3592.83粘土回填/m3113164无纺布滤层/m28458PVC管/m140.46沥青木板m2 39.6表中工程量依据设计图纸估算而得,具体应以相关计算资料为

6、准。3.2 措施工程量措施工程量表 表2序号项目名称特征描述单位工程量备注1基坑开挖及支护1.1石方开挖30cm*30cmm332.40排水沟1.2挂网钢筋815cm15cmt5.79边坡支护1.3锚杆支护螺纹钢2222200200cmm5050.00边坡支护1.4挂网喷混厚10cmm21100.00边坡支护2混凝土模板及支架2.1现浇砼模板 侧墙m2671.682.2现浇砼模板 顶板m2562.302.3单排脚手架 高度4mm2504.002.4满堂脚手架 高度5mm2144.003降水、排水3.1水泵IS125-100-200台班976.004大型设备进出场及安拆4.1履带式挖掘机台次2.

7、004.2履带式推土机台次1.004.3压路机台次1.004 施工布置4.1 施工道路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拱涵施工,本工程进、出口段从辅道分别布置一条引入道路至施工场地,其结构型式为50cm厚砂砾石基层+30cm厚C25混凝土面层(详见疏解道路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施工需要修建下基坑道路与引入道路和工作面相接。1#下基坑道路顺接1#引入道路,2#下基坑道路顺接2#引入道路,下基坑道路高程随开挖面高程而逐步降低,最终至设计基坑底部。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纵坡不大于10%。结合现场地形,1#下基坑道路总长80m,2#下基坑道路总长60m。4.2 施工用水布置本工程施工用水项目主要为混凝土养护用

8、水,拱涵施工用水拟采用从布设QX15-18-1.5水泵抽水,并于0+000+10段及2+302+80段两处各布置一个蓄水池,尺寸为2m*2m*1.5m(长*宽*高),蓄水池采用砖砌结构,采用483.5mm供水管向各工作面供水。4.3 施工用电布置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为基坑抽排水、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夜间照明等。为保证施工供电的可靠性,拟在0+00处布置一台300KW柴油发电机,在2+30处布置一台600KW的柴油发电机,并配备一台20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道路设置大面积斜照灯(3KW),加工厂内设置广照型工厂灯(250W),同时各部位均配备足够应急照明等。4.4

9、施工用风布置本工程施工用风主要为人工石方开挖,计划于拱涵进口段布置1台LGCY-12/10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供高压风,空压机单台排气量12m3/min,高压风管采用603.5mm无缝钢管。4.5 钢筋加工厂布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布设一处钢筋加工厂(详见临建布置方案)。拱涵施工所需要的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场加工。4.6 降排水布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沿拱涵轴线方向布设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30cm30cm,排水沟纵坡坡率为0.3%,排水沟与明渠渐变段相接。5 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基坑开挖护底施工拱座施工满堂脚手架搭设拱圈施工排架拆除回填施工。5.1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给定坡比实施

10、,分层分段进行基坑大面开挖,开挖坡比为1:1.25,基底宽度7.4m,分层高度控制在3.0m左右,层层下挖。土方开挖主要采用1.2m3反铲挖掘机挖装,石方开挖采用DH500钩机破碎,局部辅以人工撬挖。土石方采用ZL-50C装载机集渣,25t全封闭渣车外运弃渣。为避免超挖,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基础面时预留30cm厚的保护层,再以人工修整至设计基础面。基坑两侧设置30*30排水沟,砂浆抹面。图1 基坑开挖示意图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底承载力验收,根据设计要求,基底承载力不得小于0.29MPa,基础开挖清理完毕后需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保证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同设计人员商定处理措施。为保证施

11、工安全,基坑周边设置临边防护,临边防护设置在基坑两侧外1m处,悬挂安全警示牌。5.2 护底施工施工工序:清理施工面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拆模养护。5.2.1 清理施工面保证护底施工面超欠挖符合要求,施工前人工清除表面浮渣和积水。5.2.2 模板安装护底模板采用2cm木模板,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放样安装,模板拼装坚固牢靠,外设钢管支撑加固,安装完成后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每幅分缝之间的2cm厚沥青木板可在模板安装之后紧贴分缝处模板安放,并用钢筋固定。5.2.3 混凝土施工本工程采用C30商品混凝土,12m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泵车送入仓内。入仓的混凝土采用50振捣棒及时振捣,浇筑时

12、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斜面推进,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振捣时严禁触碰模板。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直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防止过振、漏振。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故中断时,应设置临时施工缝,并对分缝处进行凿毛,临浇筑前,摊铺一层2cm厚的同标号水泥砂浆。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沥青板表面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模板变形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模板进行加固,或放慢浇筑速度。图2 拱涵分层浇筑示意图5.2.4 拆模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模而受损时可以拆除模板。拆模不得损伤混凝土,

13、并避免模板损坏,在模板和混凝土脱离以后方可拆卸模板。拆模之后及时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5.3 拱座施工施工工序:测量放线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拆模养护。5.3.1 测量放线施工前应对所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逐一进行检查和核对,在确保桩点无破坏和松动、数据无误的情况下用于施工放样及控制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导线点、水准点的保护。5.3.2 模板安装拱座模板采用2cm厚木模板进行拼装,外侧搭设脚手架,采用5*10cm方木支楞和钢管加固,内部利用12拉杆加固,排距0.5m,拉杆布置如下图所示。立模完成后,将2cm厚沥青木板贴在沉降缝处

14、模板内侧。图3 拱座模板拉杆布置图5.3.3 混凝土施工拱座混凝土浇筑及拆模养护等施工方式与护底混凝土施工方式相同。5.4 满堂脚手架搭设拱圈施工采用满堂式支架现浇,拱架及支架应稳定坚固,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详见满堂架搭设及拱涵模板安装示意图。(1)搭设标准满堂架钢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施工空间,不变形、不摇晃,立杆采用一字扣件对接,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在高度方向的接头不大于步距的1/3,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400,立杆底部设扫地杆。钢管和扣件均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具备出厂合格证。(2)搭设参数满堂架搭设在已浇筑的基础上,在满堂架立杆底部铺设5cm*10cm方木,选用规格483.5mm钢管,立杆主体间排距为0.6m*0.6m,水平杆步距为0.8m,脚手架搭设顶面宽度符合拱圈浇筑范围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