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20951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诗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0《诗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0《诗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0《诗四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四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 诗四首导学案主备人:周瑞兰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组号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并默写前两首诗;2、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 1、自主查资料了解四位作者及其时代背景。 2、熟读背诵四首诗,查字典读准字音。第一课时(归园田居使至塞上)一、学习归园田居(其三) 1、组2号展示课前读、背效果,黑板默写,其他同学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 译文 默写我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我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 晚上才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来。 道路狭窄草木丛长,朝露浓重

2、,沾湿了我的衣裳。 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绘的是 ,表达的是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二、学习使至塞上1、组5、6号展示诗的颔联、颈联;1、2号写出诗人什么样心情。2、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联诗描绘的是 ,从诗句中的“ ”、“ ”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 3、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独学 2分钟) 译文 默写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 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

3、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三、课堂检测:按要求用原文回答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 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 , 。使至塞上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第二课时(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一、学习渡荆门送别 1、组1号展示默写,其他同学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 译文 默写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2、思考下列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描绘的景色。前句是写 (动、静)景,后句是写的 (动、静)景。写景中蕴藏着诗人 的心情和 朝气。(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 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 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采用了 的修辞,表达了作者。 。二、学习登岳阳楼其一1、按要求默写:这首诗交代诗人登临的地点、时间的诗句 抒发诗人登楼的感慨诗句 2、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三、课堂检测: 默写登岳阳楼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