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20703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1也许有不少人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这个暑假我也潜入了这一滩水,好好地享受一番个中味道。不过,说实在的,我看得断断续续的。因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维特的想法有时候很偏激,我也不是全都认同,就觉得有点看不下去了。只是,让我觉得为难的是维特的一些想法又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于是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翻,深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言论。我只能说,歌德塑造的这个维特很有个人特色,或答应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这样的人吧。这本书讲的是维特喜欢上有未婚夫的绿蒂的故事,尽管这样的现实让他非常痛苦,可是他仍然选择义无反顾地爱她。只是,生活的绝望,世俗的羁绊都将

2、他一步步逼上绝境,最终他怀着回归大自然的心态安然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继续等待着他的绿蒂。他疯狂,他仁慈,他固执,而且固执得可怕。他觉得自杀的人并不懦弱。看到这里,我就足足停了几天没有碰这本书。只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而事实上,最终他也用这种方式了结了他觉得痛苦不堪的生命。继续拿起这本书,认真地,不,应该说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因为我很害怕,维特可以用他的观点将我的想法彻底改变,我很害怕,我的思想会被他改造。继续看着,发现他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态度上的。在我看来,他是幸福的,有尊重他的人,有上天赋予它的才华,有重要的知己。只是,这仅仅是我的看法。就像对于自杀者,他也有

3、跟我很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了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他认为不是个人软弱与否,而是他们能否人手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他还说“尽管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痛苦之别,但是,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他甚至为了这个观点跟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冲动地讨论着,得不到对方的认同就懊恼地走了。就算是写给好友威廉的信件中,也透漏着他还是对当时的事情耿耿于怀,事隔许久也还是会很冲动,固执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执拗的人,却以其极大的个人魅力,吸引我继续看完这本书。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

4、2在这个寒假中,我看了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形式写成的,这更容易露主人公的内心想法,从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迷茫的情感。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并不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小说情节也非常简单,但却是一部狂飙突进运动精神表达得最为充分、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主人公维特无疑是个生活中的弱者、精神上的强者。他极度想摆脱传统的柬缚,渴望自由,张扬自我。就因为维特是这样一个少年,所以当他深深爱上绿蒂时注定他是没救了;所以他常常想割开一根血管,使自己得到永久的自由;所以他最后用自杀证明了他对绿蒂的爱、宣告了他对社会的憎恨、控诉了那样一个社会对他这样青年人的压抑。

5、虽说我们并不生活在那个时代,但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化我似乎在维特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影子我似乎天天都在抱怨:抱怨着父母的唠叨,抱怨着学业的繁重,抱怨社会肮脏的一面,抱怨那该死的教育制度,抱怨这抱怨那。有时有人找我做一件我不感兴趣的事,我通常会说:“我才没空做这种浪费青春的事呢!”可那时的我却没有想到抱怨也是一种浪费青春的行为。如今我才明白毕竟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中考和高考也不可能取消,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去适应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只有好好地学习在将来我们才有可能去改变现状。我想同龄的孩子中还是有人没有意识到这点,还在浪费青春。追星、动漫、网络游戏这些都成为了罪魁

6、祸首,在这个年龄段喜欢追赶流行的步伐是无可厚非,可也得有个度,我也在这个年龄范畴内,更理解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可它们毕竟是弊大于利。所以从此刻起更努力地学习吧,你会感受到学习给你带来的快乐。在此,我觉得也有必要谈谈珍惜。而谈到珍惜,觉得长辈更有发言权。茶余饭后,我的妈妈和爸爸总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陈洁啊,你要好好珍惜如今的一切,想当年,我们读中学的时候家里的家务都是我们做的,有时还要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呢!你看看你们如今多幸福。”这时我总会极不耐烦地说:“老妈,老爸,如今都2l世纪了,人类都已进入e时代了,还有谁会提这些老掉牙的事情呢?”接下来就会听见爸爸妈妈一声一声的叹息。如今的我们

7、确实不懂得珍惜如今所拥有的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拥有了很多东西,于是乎就忘记了怎么去珍惜所拥有的东西了。你珍惜时间了吗?你珍惜友谊了吗?你珍惜那良好的学习环境了吗?你的答案是如何的呢?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明明知道要珍惜而不懂去珍惜,到想要珍惜的时候,时间已所剩无几了。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还年轻,如今开场去懂得珍惜还为时不晚,难道我们年到花甲后才刚刚晓得要珍惜,那未免也太可悲了吧?维特生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他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他对社会的抗议和对抗促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坟墓。那我们呢,21世纪的新青年是否找到了一条更好的通往光明的道路呢?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

8、3有人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根本上可以看作是他前半生的写照。在这本书中作者融入了他大量真实的生活经历。那年,歌德仅仅23岁,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绿蒂。因此,绝望而痛苦的歌德脑子里不时出现自杀的念头。而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耶鲁撒冷也恰好因恋上同事妻子而绝望自杀。此消息大大震动了歌德。他把自己对绿蒂之恋与耶鲁撒冷事件混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轮廓。只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歌德就完成了这部小说。1774年小说一发表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整个欧洲掀起了一阵维特热歌德的手揭开了沉睡在当代的深深冲动着的心灵里的一切机密。我们可以想见维特的形象:青衣黄裤娟秀而瘦弱敏感而多情。他保持了童真的本性面对世界时他的心明净如

9、一泓清水。他重视自然真诚的感情珍视他的“心胜于其它一切”对阿尔伯特似的理智冷静的人非常不满。他对绿蒂的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也正是因为她如此天真无邪在举止行事中保持了一个少女得意的自然本性。绿蒂在维特的心中完全就是自然与美的化身他对她的爱简直到达了“忘我”的程度! 绿蒂难道仅仅是维特的恋人?她几乎是维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当维特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所依傍的时候他遇见了绿蒂绿蒂成为他心灵的攀附对象和避难所。他对她的爱虽是炽热的、忘我的却已偏离了爱的真义因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变态的爱最后的结果不是消灭别人就是消灭自己。我想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相当强烈。青春和美都是他热切向往的东西。他为自

10、由而生为自由而死他宁死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这种价值目的如何实现呢?当然不可能通过改造社会的理论我们的主人公还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们在命运的掌心里只能是一枚渺小而安静的棋子。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爱爱它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悔这样或许能抒发心中的苦闷?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4炽热的太阳衬托着大地,空气也变得烦恼起来,知了躲在树荫里鸣叫着。我受不了闷热的天气,便常常跑去书店看书吗。最近我看了一部小说,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少年维特的烦恼篇幅不大,情节也不复杂曲折,主要讲述角色是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好忠诚美貌的少女绿蒂。主人公

11、维特单独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如痴如醉的沉浸这梦幻般的自然美景中,心情愉悦而满足。然而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绿蒂,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绿蒂已经订婚了,她无法背叛她的忠诚与良心,使她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这无疑给了维特当头一棒,于是维特辞别了绿蒂,分开了小山村。可在那黑暗的社会,他处处碰壁,加上上流社会的嘲笑和侮辱,心灵再次承受着痛苦与失落。他又再次回到了原来的山村,可惜,物是人非啊!绿蒂结了婚,朴实而又仁慈的村民纷纷惨遭不幸。于是他绝望了,在奥西星的悲歌中,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全书以主人公维特不幸的恋爱与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部完好的

12、小说。在那个社会,年青的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道德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有了类似维特不幸的恋爱。所以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日记的形式把维特内心的上下起伏描写得淋漓尽致,详尽地向世人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不幸的恋爱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与批判,并热情地宣布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个性解放和感情自己。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烦恼,什么挫折。都不能选择逃避。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不可能事事马到成功,我们应在挫折中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死其实并不能解决一切

13、,它只会留下更多人的痛,使人无法自拔,永远沉浸于无限的内疚与悔恨。在我们的眼中,坚持到底的人,总会走出困境;轻易言败的人,总会抱怨现实;所以,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都应坚持这那一份信心,一份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永不言败的心,努力的奋斗,向成功的此岸进攻。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观后感700字5尽不再像已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过往了的就让它过往。这一段提醒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质。人很轻易自怨自责,喜欢咀嚼痛苦。人生是个经历的过程,也是个积累的过程。假设以经历生活的态度往生活,人生就会轻松很多。成功是经历,失败也经历,赚钱是经历,赔钱也是经历,兴高

14、采烈是经历,垂死挣扎也是经历,家庭和睦是经历,众叛亲离也是经历。每个人只能有自己的经历,谁也不能交换谁。但生活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今天的你是过往的积累。人们都喜欢快乐,都不喜欢痛苦。然而快乐就像酒一样,轻易挥发,而痛苦就像水一样,不轻易挥发。为什么快乐轻易过往而痛苦会伴随人很长的时间呢?这就要看人为什么会快乐,人为什么会痛苦。人得到能满足自己愿看的东西或碰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会快乐。找到满足的对象、得到钱物、得到职位、吃到美味、欣赏到美妙的音乐等都会使人快乐。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乐的根本特性是得到。人们失往或者得不到能满足自己愿看的东西或者碰上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会痛苦。失往钱物、与人争吵

15、、受人误解、考试失败、身体不适等都会使人痛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痛苦是与失往和得不到严密相连的。人们得到之后就会习惯于东西和财物带来的便利,会很快地变得麻木。从心理上来讲,人们会将获得回因于他们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往会给人原来习惯的生活带来不便。当你拥有某样东西时,你可以选择不用,比方我们有很多东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选择,因此你不会痛苦。当想使用某样东西而你没有它时,你就会痛苦。很多人生活在过往,咀嚼失往的爱,回忆当日的辉煌,悔恨过往的错误,另一些人那么憧憬将来的美妙或担忧将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来讲,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如今,也就是哥德所说的眼前。人永远只能和如今一起流失。过往的永远失往,将来的变化无常,假设要想把握生活,要想进步你的幸福指数,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