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20298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教学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须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共享。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花 卉 装 饰 画 教材分析: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改变为切入点,让学生观赏和感受花儿的漂亮,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纳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漂亮的花卉装饰画。培育学生专心视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相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

2、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剧烈的新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胜利和被确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起先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视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肯定相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肯定的任务。教学思路: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爱好,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够观赏和感受花儿的漂亮,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 间。 3.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激发

3、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育学生视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加幽默和才智,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课 时:1课时 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 学具打算: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调用具、花纸 课后反思: 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洁的把课本上的学问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学问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学问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参加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

4、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意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视察分析探讨探究观赏,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实力。注意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同时我还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觉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学问表达对生活的相识和理解,这样,这些学问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化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须要!初

5、中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 形象计 卡 设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亲近自然,可爱夸张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宠爱。甚至许多成年人也是对卡通情有独钟。“卡通文化”已经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多数的儿童书,画册、作业本、书包、铅笔盒、衣帽服饰、贴纸等等到处都是卡通形象。卡通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宠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调艳丽、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一些卡通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有善恶、有美丑、有现实与想象、有历史与将来生动好玩,学习卡通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视察生活的实力,增加幽默和才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课学问内容丰富,包

6、括了漫画、卡通画两方面学问。通过对卡通作品的观赏,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相识,并尝试用卡通形式设计一个卡通故事,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探究实力和创建实力。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卡通片,引导学生观赏卡通作品,以嬉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探究卡通画的特点和形式,以编一个好玩的卡通故事为题启发同学们的思维。 教学目标:学问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观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育学生视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加幽默和才智,丰富

7、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卡通想象课 时:1课(转载于: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时 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VCD 卡通片 图片若干张 动物人物表情 场景 图片等等 学具打算:铅笔卡通图片颜色等 教学过程:初中美术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亲密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学问,并利用所学驾驭设计的技能。 2.在观赏、分析、探讨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学问,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育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

8、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学问,并驾驭设计步骤。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 老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平常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颖、制作材料各种各样、能满意不同人的须要。设计充溢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供应给我们的舒适便捷、美丽愉悦的生活,今日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老师展

9、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整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建性的活动,是把某种安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整儿童椅构造简洁,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整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开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约材料,体现出“经济、简洁、好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详细分析 1.老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信任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平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

10、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调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2.老师接着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索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改变?说明白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便利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便利,还能避开铅芯折断;扁平的笔头便利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特别时尚好玩。铅笔的发展给运用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老师接着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便利携带,同时还

11、节约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意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便利好用、美观大方、操作简洁。 老师讲解:通过学习,我们发觉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意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建或变更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推断:好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好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

12、四:拓展阶段 .课堂练习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展示讲评沟通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老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是否运用课上所学学问进行创作; 设计上是否兼顾好用性和美观性 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奇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爱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五、板书设计初中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本课学问点与第一册的图

13、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老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觉学问点,培育学生的视察力与创建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干脆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致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运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依次进行。在剪

14、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留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酷爱;使学生相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维实力和动手实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驾驭的造型装饰手法,培育学生创建 性地设计作品实力。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教学打算: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开白纸两张;投影仪。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分钟) (二)学习新课(1分钟) l、老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老师讲

15、解并描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夫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观赏课本(P17P1)作品。观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老师板书)3、结合作品老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致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许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老师板书) 4、老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老师指图、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微环节上却用了迥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觉了?(老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老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调呢?(学生回答困难,老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板书)。 6、老师展示图、图6、图7,讲:下面我们探讨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纳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老师指图6图7问:鱼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