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0211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摘要课题研究以解决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为目标, 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理论,提高人才培养的理性水平;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 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优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构建人才培养质量 多元评价机制,严把人才出口关,精确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题研究从理论上深化了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 总结了国外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概括了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专业 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分析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丰富和完善了高等教育理论中关于应用型

2、人才培养的理论。课题研究从实践上探索了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了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质量评价等关键问题, 科学 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人才培养监督评价保障体系。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推动了教师队伍向 “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促进了学 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章前 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目标 31.5 研究意义 3第二章理论基础 42.1 理论依据 42.2 有关概念的界定 5第三章研究过程 63.1

3、准备阶段 63.2 实施阶段 63.3 总结阶段 8第四章地方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94.1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94.2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 114.3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134.3.1 校企深度合作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34.3.2 强化实践教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144.3.3 实施开放办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 144.3.4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154.4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评价 15第五章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175.1 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 175.1.1 一部分

4、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 175.1.2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绩 175.2 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185.2.1 青年教师进步明显 185.2.2 教师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185.3 校企合作办学取得进展 195.4 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及作用 19结束 语 20参考文献 21课题组公开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前 言1.1 研究背景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初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人才类型趋于多样化,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不容置疑,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研究

5、视角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关于地方院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贺金玉在教学评估让新建院校定位更准发展更好中,提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向选择、分流培养”的原则,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1。陈正元在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以“多科性、应用型和开放式”为主的发展目标 2 。(2)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培养过程的研究。范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中,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建设思路 3 。张日新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出了“两段式、两平台、多方向”人才培养模

6、式 4 。汪禄应在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中, 提出以 “市场需求”为准则,以“能力本位”为取向,以“课程开发”为根本措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5 。(3) 关于培养方式的研究。聂邦军、王芙蓉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探索中,提出了与社会合作开办“强化班”的培养模式 6 。蒋胜永等在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中, 提出 “形成校内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并举的二元培养体系”等 7 。目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较多,取得的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有些研究领域还未涉及或研究不深入。一是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方面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而本科应用型

7、人才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以及教学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急需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二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缺乏研究,势必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如何结合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国际教育的实践证明,美国的技术教育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应用科技学院等均在上世纪中叶迅速崛起,并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四是很少将已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通过分析,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具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使已有研究成果产生效益。可以先从理论上对具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 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

8、功经验,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策略。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保障体系。本研究将主要开展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1.2 研究内容(1) 探讨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理论具体内容: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内涵特征及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制定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2) 构建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

9、模式具体内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教学计划表,含理论课程教学计划表、实践教学计划及创新能力学分安排表;培养特色及有关措施。(3) 构建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监督评价保障体系具体内容:专业知识量化评价标准;专业技能量化评价标准;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标准;人才质量量化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1.3 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文献调研,了解省内外同类型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2) 调查法:调查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课题寻找新的切入点提

10、供帮助。(3) 统计法:统计调查数据获取信息。拟通过东、中、西部三个高教大省江苏、 湖北、 陕西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去推断全国地方院校的相关情况(4) 比较法:比较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我国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提供帮助。(5) 分析归纳法: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剖析每个组成因素的性质和特征。根据分析的结果,形成对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认识,概括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本质属性,归纳总结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自觉地应用人才培养的理论成果指导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1.4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为

11、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1.5 研究意义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对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从理论上深化对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内涵的理解,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填补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的空白,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理论中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应用价值:在理论探索成果指导下,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办学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与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办学规律相适

12、应的、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即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监督评价保障体系,提高本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质量,其经验教训也可供兄弟院校应用物理学及相关专业建设时参考。第二章理论基础2.1 理论依据(1)马丁 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接受高等教育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高等教育的功能也由培养精英转向“所有技术及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8 。根据上述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重点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

13、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的基石。(2) 潘懋元先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潘懋元先生在著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中指出: 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办成应用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发展方向不清,办学模式趋同。 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9 。这个理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的中国化和进一步发展,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

14、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10, 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等。报告结合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即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指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要求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也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明确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走向成熟。(4)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4年 1 月,教育部拟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 意见稿) , 明确指出: “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2014年 2月 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表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已从学术研究的领域变成国家的政策导向。教育部即将出台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教育厅将配套出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