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20145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前言 41.1 任务由来 41.2 目的与任务 4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51.4 完成工作量 52. 自然环境概况 62.1 灾害点位置 62.2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62.3 气象水文 72.4 地形地貌 72.5 地层岩性 82.6 水文地质 82.7 地质构造与地震 82.8 人类工程活动 93. 地质灾害概况 103.1 危岩体分布位置、规模、范围 103.2 主要危害及对象 114. 项目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114.1 项目的必要性 114.2 立项的迫切性 135. 地质灾害特征及设计参数选择分析及选择 145.1 地质灾害特征 145.2

2、设计参数选择分析及选择 215.3 危岩体及稳定性分析 226. 工程地质条件 297. 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307.1 防治原则 307.2 治理目标 307.3 防治方案 317.4、分项工程设计 327.5 工程量 338. 施工条件和施工安排 348.1 施工条件 348.2 施工安排 358.2.1 招标实施计划 358.2.2 勘查设计服务管理 358.3 施工组织设计 358.3.1 施工顺序与进度 358.3.2 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 368.4 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378.4.1 基本要求 378.4.2 脚手架施工平台搭设 378.4.3 静态爆破清除施工技术要求 428.

3、4.4 危岩施工安全警戒与安全防护 448.5 项目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459. 工程投资估算 4710.1 编制原则及依据 4710.2 投资估算 4710. 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 4810.1 .申请财政资金数额 4810.2 资金使用方向 4811.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4811. 1 组织机构与人员组成 4811.2 质量保障措施 4812. 结论和建议 4912.1 结论 4912.2 建议 50附件:治理工程投资估算 52附图件:附件:工程投资估算附图 1:治理平面图附图2:危岩静态爆破设计图附图 3: 全封闭式施工脚手架平面、剖面图附图4:全封闭式施工脚手架设计图1. 前言1

4、.1 任务由来拟申请的 xxx 屯危岩体治理工程治理区位于 xx 区 xxx 屯后山居民密集 区。 xxxx 县境内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地质构造复杂,山体岩体破碎,节理 裂隙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阶 (P 1m) 灰岩,属较纯碳酸盐岩, 具一定的可溶性,地质环境相对脆弱。根据 xxx 屯居民来访上报发生后山岩 石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全屯 20户 80人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能及时有效 地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 防止灾害的突然发生, 保护群众的安全, 受 xxxx 局委托,xxxxx 公司先后多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会同有关专家到地质灾害点现 场对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初步调查,收集有关资

5、料,在此基础上编制该项 目可研方案。1.2 目的与任务该方案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其目的是:根据 xxxx 局提出的要求和现行国 标、行业标准所提出的工作目的、原则和要求进行 xxx 屯危岩灾害点治理工 作的布臵和安排,根据 xxx 屯各危岩灾害点形成条件、物源的分布特征及发 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地质灾害点范围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目的,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上对防治工程进行 分析论证,进行投资估算,推荐优化方案。主要任务为:(1)对危岩体的危害性和实施治理工程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2)论证工程实施的可能性;(3)进行治理工程比选方案可行性研究;(4)防治工程效

6、果及效益评价。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本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依据以下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设计:1.3.1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1)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3) x 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4) x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1.3.2 技术规范(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B50/143-2003); (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 DZ/T0211-2006)。(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8)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程 ( CECS22-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7、-99);(10)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DB45/T 3822006);(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1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规范 ( GB50086-2001);1.4 完成工作量本次勘查在综合收集已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地形测绘、专业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 GPS定位等方

8、法,并进行了野外丈量核实,以保证各项成果的准确性,基本查明各危岩的分布情况、危岩方量、危胁对象、危害等级、工程地质条件等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各危岩进行应急治理设计方案,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详见表 1-1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表 1-1序号勘查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1地面 测量1:1000 地形图数字化km20.51:1000 地质剖面测量km0.21:100 危岩立面测量组日1地质点定位测量组日1GPS定位测量组日12工程 测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1 :1000)km20.15危岩立面测绘( 1:200 )2 m600地形剖面测绘( 1:200 )km0.62. 自然环境概况2.1 灾害点位置治理

9、区位于 xxx 屯,行政区划隶属 xxxx 县 xxx 乡所辖。交通非常方便(见 图 2-1 )。治理区地理坐标:东经 xxx,北纬 xxx。距离 xxx 乡约 4.6km,有村道相通,交通条件较好。图 2-1 交通位置示意图2.2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xxx 乡位于 xxxx 县的北部,距 xxxx 县城 118 公里,地处四县交界,东与 xxx 县的下坳、 xx 乡接壤,东北部与 x 市相接,西北部与 xxxx 县的 xx 乡交 界,西南与本县的 xx 乡隔河相望,南邻本县的 xx 乡。 全乡幅员面积 300km2, 耕地面积 16388亩,其中早地 15152亩,水田 1235亩。辖区内有

10、13 个行政 村, 294个村民小组, 5191户,总人口 24644人,其中 x 族 4904人,占全乡 总人口的 199、x 族 10745 人占总人口 436,汉族 8995人,占全乡人 口 36 5。xxx 乡地处四县交界,物产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八七”扶 贫攻坚以来,全乡 1 3个行政村村驻地均实“三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不断发展,境内盛产玉米酒、鸽鸟、山羊、黄牛、土鸡、火麻等农副产 品直销县内外。2.3 气象水文2.3.1 气象xxxx 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 18.2 21.7 ?,年降雨量为 12491673mm之

11、间。对治理区地质灾害发生有较大影响的气象特征主要是强降水的暴雨天 气,尤其是久旱突遇大风大暴雨,常会引发滑坡、崩塌灾害。2.3.2 水文xxxx 县境内河流均属于 xx 江水系,主要河流为 xx 河。 xx 河纵贯全境, 河流总长 92km。较大支流有 x河、x河、x河等 29条,总长约 340km(不包 括红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16.07 108m3,最大流量 1232.6m3/s 。x 河年径 流量约 553 108m3,最大流量 16555m3/s ,最枯流量 1823m3/s 。距离治理区较 远,对山体基本不构成洪涝威胁。2.4 地形地貌治理区区域属构造 - 溶蚀溶蚀峰丛谷地地貌。

12、谷地两侧为峰丛,谷地中有 季节性河流。 治理区所处山顶标高 927m,谷地标高 674.4m,相对高差约 252.6 m,地形较陡,山坡坡度约 4075。易形成地质灾害。2.5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层岩性及野外勘查,本区地层岩性比较简单,项目范围内地 层岩性单一,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阶 (P 1m) 灰岩,描述如下:二叠系下统茅口阶灰岩 (P1m) :岩性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局部含燧石 结核,厚 642m。据区域地质资料,岩层产状 357 35。主要分布整个治 理区。2.6 水文地质据区域资料、 野外调查,治理区内地下水类型为主要为较纯碳酸盐岩裂隙 溶洞水。纯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主要赋存于灰岩

13、裂隙溶洞中。据区域资料,此含 水岩组岩溶中等发育,枯季地下径流模数 1.92-9.523L/S ?km2,泉水出露少, 富水性中等。水化学类型以 HCO3 Ca 型为主,矿化度 0.25g/L 。主要受大气 降水垂向分散渗入补给,地下水主要在溶蚀裂隙中迳流,迳流方向自四周向 地势较低的洼地汇集,大致由北向南流出治理区外。地下水一般呈无压状态, 水力坡度小,地下水排泄方式以下地下河形式为主。治理区地下水对混凝土 不具腐蚀性。2.7 地质构造与地震2.7.1 地质构造xxxx 县境内地质构造较发育,构造线走向以北西向构造为主,构造较发 育。经历了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山三大地壳运动,形成了较多褶皱、

14、断 层等构造形迹。主要发育有 x-x 正断层等,描述如下:x-x 正断层:属北西向构造带派生的北西向压扭性断层, 并起源于东吴运 动,长 91Km,走向 320340,倾向北东,倾角 80,错断地层泥盆 - 三叠 系,上盘下降,断距约 100200m,向南东延伸至大兴附近与主干断裂斜街 “入” 字型,沿断层线常见岩层褶皱、破碎及牵引构造,岩溶槽谷、泉水、地下河 均发育。距离治理区约 4.5km,对其影响较小。据区域资料,第四纪以来, xxxx 县长期处于抬升状态,其抬升过程具有 间歇性,上升幅度具时大时小甚至趋于稳定的特点,抬升形迹不明显。治理 区内无断层及活动性断裂通过,治理区内属单斜构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极为破碎。2.7.2 地震据区域资料,第四纪以来, xxxx 县地壳变动仍以上升运动为主,上升幅 度时大时小并具趋向稳定的特点。县内地震较少,强度较小。历史上有记载 的地震只有三次, 分别发生于 1961年,震级为 5.0 级,震中在田阳, 1962年, 震级为 5.0 级,震中在 xian ,1977年 10月,震级为 5.0 级,震中在 xian。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 图(1990),xxxx 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区内地震烈度为度,属 地壳基本稳定区。2.8 人类工程活动根据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