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001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_常规(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所有内科病员 ,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二)入院后每日测体温 、脉搏、呼吸 3 次,连续 3 天,以后每日2 次。体温在 37.5o C 以上者每 4 小时测量一次 ,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 ,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 。新病人测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 )1 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 、二、三级护理 :1、特别护理 :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 。派专人昼夜守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备齐抢救用品 ,随时准备抢救 ,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记录 。2、一级护理 :适用于病危 、危重及极度虚弱的病人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高

2、热、昏迷、抽搐的病人 ,心力衰竭 、严重呼吸困难 、肝肾功能衰竭者等 ,病人的一起活动需护士协助 。 护士每 15 分钟至半小时巡视 1 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二级护理 :适用于病危 、病重期已渡过 ,症状减轻 ,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 ,如慢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 ,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 。护士每小时巡视 1 次,了解三情 (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 ),递送大小便器 。4、三级护理 :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 ,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自理的病人 。护士每日巡视 34 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 。(四) 病人入院后 ,于当日流出大 、小便,并送病

3、房化验室做常专业技术资料.规检验。按照医嘱执行的大 、小便化验 ,于次晨留出标本 。(五)每天下午记录大便 1 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处理 。3 天无大便者 ,可常规给番泻叶 10g 代茶饮 。必要时可灌肠通便。(六)每周测量体重 1 次(重症例外 )。(七)按医嘱给予饮食 ,并进行饮食指导 。 病人家属 、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方可使用 。 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 ,以免交叉感染 。(八)病人入院后 24 小时内完成个人卫生处理 。一般冬季每周沐浴或擦澡 1 次,夏季每周 3 次。洗发每两周 1 次,夏季每周 1 次。剪指甲每周 1 次。(九)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 ,并做好

4、口腔护理 。(十)病室应保持整齐 、清洁、安静、舒适。贯彻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十一)定期消毒灭菌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专业技术资料.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做好精神护理 ,帮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以配合治疗 。(二)重度贫血 、有出血倾向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 。(三)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四)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及空气消毒 。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 ,防止交叉感染 。(五)保持口腔清洁 ,给予 1:5000 洗必泰液漱口 。高热 、出血及病重者给予口腔护理 ,预防口腔感

5、染 。(六)出血性疾病病人高热时不宜用酒精擦浴 。禁用解热镇痛药。(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观察有无出血 、感染等。(八)对化疗病人应注意观察药物反应。(九)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防止外伤 ,大出血病人应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详细记录 ,随时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专业技术资料.(十)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 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进行性贫血 、出血和感染均较严重,病程短 。 大多于数月内死亡

6、。慢性型起病较慢 ,贫血常常是主要表现 ,出血、感染较轻 ,可以生存多年 。【护理】(一) 执行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 轻度贫血病人可以下床活动,重度贫血病人须卧床休息。贫血发展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三) 给予富于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四) 加强心理护理 ,增强病人治病信心 。(五)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防止受凉 。 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预防交叉感染 。(六) 高热病人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不宜用酒精擦浴 ),鼓励多饮水 。(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应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出血 、鼻衄、牙龈出血 、眼底出血及内脏出血(咯血

7、、呕血、便血和尿血 )等,及时对症护理 ,并通知医师 。专业技术资料.(八) 加强皮肤护理 ,对出汗多的病人应及时更衣,经常温水擦浴 ,保持皮肤清洁。(九) 保持口腔卫生 ,用 1:5000 洗必泰液漱口 ,病重者给予口腔护理 。急性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幼稚白细胞增生 ,并可浸润及破坏其他组织。周围血相中白细胞可增多或减少 ,并常有幼稚细胞出现 。 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程度及其自然病程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一般病程较急 ,骨髓及周围血中主要是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 。 从治疗的方法和预后的估计出发 ,急性白血病可分

8、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大类 。临床表现为贫血 、发热、出血、胸骨压痛 、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等。【护理】(一)执行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卧床休息 。严重贫血 、出血 、感染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三)给于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柔软饮食 。专业技术资料.(四)做好心理护理 ,体贴关心病人 ,给予鼓励和安慰 ,使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疾病 ,增强治病信心 。(五)病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注意保暖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限制探视和陪护 。粒细胞严重减少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 ,以防交叉感染 。(六)注意口腔卫生 ,用 1:5000 洗必泰和 3

9、%苏打液交替漱口,必要时做口腔护理 ,防止口腔感染 。(七)注意皮肤清洁 ,避免皮肤损伤 。内衣及时更换 ,出汗多的病人每日应用温水擦浴一次 。注意肛门周围卫生 ,大便后用温水清洗或 1:5000 高锰酸钾液坐浴 ,防止肛门周围脓肿形成 。(八)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 ,头部置冰袋 。 因皮肤粘膜易出血,不采用酒精擦浴 。慎用解热镇痛药物 。(九)对化疗病人应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保护血管 ,以免引起静脉炎。鼓励病人多饮水 ,对输血病人要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测量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瘀斑及出血点 、呕吐物中的隐血 、血尿与血便 、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意识障碍

10、等变化 ,均可提示内脏或颅内有出血的可能 。(十一)进行出院保健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必须按时进行维持治疗及强化治疗 ,定期检查血象 ,注意饮食及休息 ,避免过劳 。若有发热、出血倾向、关节疼痛等症状 ,应即就医检查 ,以防复发 。专业技术资料.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骨髓内有大量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 )增值,引起溶骨性破坏 ,出现骨痛 。血清出现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内出现凝溶蛋白 ,有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发病年龄大多在 50 60 岁之间,男女之比为 2:1。【护理】(一)执行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绝对卧床休息 ,以免因活动引起病理性骨折。

11、(三)基于高蛋白 、高热量、多维生素 、易消化的饮食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骨折发生,对发生截瘫的病人加以保护,防止坠床 。 有肋间神经及坐骨神经疼痛者,应给予理疗或局部封闭,以减专业技术资料.轻疼痛。(五)并发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应注意尿量并准确记录之。(六)保持病室清洁 ,空气新鲜 ,避免受凉 。 按时做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七)对血钙增高 、尿钙增多的病人 ,嘱多饮水 ,以防肾脏受累 。(八)做好心理护理 ,给予精神安慰 ,按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止痛药。(九)对有高粘稠血症的病人 ,应注意观察有无头昏 、眩晕、眼花、耳鸣、意识障碍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症状。(十)如有出血倾向 ,

12、应执行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引起本病的因素很多,多数病人往往很难确定过敏反应的原因。可能与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等异体蛋白质)、药物(抗生素 、磺胺药 、解热镇痛剂等 )及植物花粉 、昆虫咬伤等因素有关。 起病前常全身乏力 、低热,继之出现皮肤紫癜。紫癜多出现于下肢关节专业技术资料.周围及臀部 ,常对称分布 ,分批出现 ,大小不等 ,颜色深浅不一 ,略高出皮肤表面。 腹型主要表现为腹痛,可伴呕吐 、腹泻和便血 。 关节型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肾型以儿童多见 ,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有时伴管型尿和浮肿 。【护理】(一)执行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三)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 、低盐、易消化的饮食 ,忌异体蛋白质,有胃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