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19933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玲玲理解练习知识题目解析合订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第一章:导论)一、是非题(对者打3,错者打5,并说明理由1 .经济学家强调效率,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需要,资源是稀缺的。正确:该命题正确地体现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涵义。2. 经济政策是指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正确:该命题正确地说明了经济政策的涵义。3. 宏观经济学解释了为什么政府能够,并且应该采取措施来影响类似通货膨胀和失业 这样一些社会经济问题。正确:该命题正确地解释了宏观经济学这门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涵义。4. 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弄清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变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该命题正确地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5. 我们学习宏观

2、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正确:该命题正确地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6. 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 济环境,更好地进行企业经营决策。正确:该命题正确地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二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并说明理由)1. 如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基本经济变量总量指标分为流量、存量、存量差三类,那么,国内生产总值、新增货币发行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人口、货币供应量,这些经济变量 中:A. 国内生产总值、新增货币发行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属于流量B. 总人口、货币供应量属于存量C. 货币供应量属于存量差D. 以上说法

3、均不正确选B:A错误,因为,新增货币发行量为存量差指标;C错误,因为,货币供应量为存量2. 从哲学范畴上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涉及: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选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我国的经济改革,既涉及上层建筑的内容,又涉及经济 基础的内容3.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应用于经济系统分析,其研究的系统对象:A分别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和个别的企业或消费者B. 都可以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不同C. 都可以是一国的国民经济,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也没什么区别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选B (都可以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不

4、同):本质上讲,微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前者为个量分析法”后者为总量分析法。它们都可 以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微观问题;也都可以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宏观问题习题(第二章:核算体系,第三章:经济统计)一、是非题(对者打3,错者打5,并说明理由)1. 我国计算GDP时已将农民的大宗自给性农产品消费计入。正确:属于数额大、且有明确市场价格的自产自用的典型产品,要计入GDP (估值)2 .在我国,采掘业属于第二产业。正确:该命题符合我国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有关规定(与国外不一样,直接作用于自然 物,中国是用机器的为第二产业)3. 依新核算体系,我国的南极长城科研站不是我国的常住单位

5、。错误:我国的南极长城科研站是我国的常住单位(经济领土和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和个人)4. 临时来华工作半年的美籍华人张元宏先生,受友人之邀,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三个 晚上,当了三个月的外语家教。依新核算体系的规定,张的家教收入应计入我国的GDP。错误:应该是不计入GDP,因为,不符合一年以上的条件5 .在SNA体系中,投资率与消费率之和一定等于一。错误:因为,只有出口净额为0时,投资率与消费率之和才等于16. 在我国,用拉氏物价指数表示物价水平的变动。错误:我国的统计规定,用派氏物价指数表示物价水平的变动7. 某公司每个工作日均向员工提供免费工作午餐,依新核算体系,这种工作午餐的费 用应计入

6、GDP。正确:所谓免费工作午餐的费用,在GDP的收入法中,属于劳动者报酬;在GDP的支 出法中,属于消费支出(集体购买,个人消费);而在GDP的生产法中,它不是中间投入。8. 虽然持有股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认为是财富,但从宏观经济整体的角度来看,却不 是财富。正确:个人持股是其金融资产,但并不因其的持有而使上市公司的实质资产增加二、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并说明理由)1.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是:A . GNPB . GDPC . NNPD. NDP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选B(GDP):命题B是GDP定义的合理推论2. 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的统计范围是:A. (实物)消费品B .(实

7、物)消费品及服务C. (实物)消费品及非固定资产农用生产资料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选C(实物)消费品及非固定资产农用生产资料):命题C符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 数(RPI)的统计规定3 .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GDP的特征:A. 用实物量测度B. 测度最终产品C. 对应于给定时期D. 不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品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选A (用实物量测度):因为,命题B、C、D都是GDP的特征,而A则不是4 .依收入法,下列哪一细项不计入GDP :A员工报酬B 股息C公司转移支付D业主收入E. 租金F. 以上各项都应计入选C (公司转移支付):依GDP的收入法,A、B、D、E均是其构成,而C则不是5

8、.依支出法,下列哪一细项应计入GDP :A. 果茶厂购买山楂B. 老张购买股票C. 老王为自制自用的果酱购买山楂D. 老李购买国库券E. 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选C (老王为自制自用的果酱购买山渣):A、B、D均不是最终产品的交易,而C则是三、问答题1.依纯理论,NDP才是全部新增价值。为什么核算体系不是将NDP,而是将GDP 作为核心指标?答:可从以下三条理由予以说明:(1 )折旧在实际操作中无统一的折算标准,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不易计算和比较。(2)尽管,折旧在理论上体现生产装备的磨损”式消耗,属于转移价值,是为了 重 置原装备而提取的补偿资金,但表现在财务上,其不是(企业)的资金流出,不同于

9、 伴随具体交易的中间投入。(3)实践中,提取的折旧基金,往往用于技术进步式的设备更新,而很少用于维持原 技术水平的重置原装备。因此,在总供求平衡中,将折旧既视为原始收入的一部分(含于总供给),即投资 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又视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含于总需求),更为合适。相应地,在核算 体系中,不是将NDP,而是将GDP作为核心指标。同时,在总供求平衡中,以GDP作为 计算口径2 . 1993年版本的SNA体系提出要以GNI取代GNP,并设立了新的指标GDI,理由是什 么?答:可分两个层次说明:(1)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核算主体相同,所以冠之 于生产总值”,将其中

10、一项称为国内,而将另一项称为国民,这在逻辑上是不合适 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覆盖范围,而在于一个核算的是生产,另一个核算的是收入(所 有常住单位的原始收入之和),两者都有同等资格被称为国内或国民”为使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更具有严谨性,SNA体系1993年版本,决定把国民生产总值(GNP )改名为国 民总收入(GNI),亦即,以GNI取代GNP。(2 )由于国民总收入(GNI)尚不是完整的收入概念,完整的收入概念,尚须在 GNI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调整项(来自于国外的转移支付净额。因此,在1993年版本的 SNA体系中,新设立了完整收入概念的总量指标一一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DI)3 .1993年7

11、月,某乡镇负责人就该乡镇的乡镇工业,认为在当年起码有60%的增长率。 他是这样说的:第一,原材料比去年已提价26%,我们的产品也要提价;第二,现有企 业的产量增加20%。这一、二两项,即可有50%的增长率。第三,今年新投产两个厂子。 综合上述三项,所以起码会有60%的增长率。请你评述这段话的有关概念。(假设产品均已有销售合同。)答:有三点错误:(1 )工业的增长率,理应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乡镇工业也是如此),而这段话说 的是工业总产值(即工业总产出)(2)计算增长率时应扣除价格变动因素,而这段话说的是当年价,没有扣除价格上涨 因素。(3)对于当年新投产的两个厂子,不符合统计的具体操作中一年以

12、上”的条件,因 而不应计入。四、计算题1.利用教学资料(第2章)中的我国1992年投入产出简表,并设该年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2.5亿美元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净额为12.5亿美元年平均汇率$ 100=560。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简表产出投入农 业 9085中 工 业 132 37212间建筑业 520 3投货运邮电业 1987入商业饮食业 34 6349非物质部门 8628增固定资产折旧 加劳动者报酬 值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农业126514231971962502044930233486工 建 货 商 非 总消费 总投资运业物居社固库净筑邮饮质民会定存出电食部消消资增口业 业业业门费费产加2

13、92519020742 42203217 152186992933669152723335468245 27111736357118004970060114622613233103337_327784479625539511936023621567837378191314763278200118441222802118762770991298919214424231429689291358828445016901283其他769510120219162总产出41-121115228-25总投入90853721252031987 63498628试求SNA指标:总产出;GDP;NDP ;一、二、

14、三产业的比例;GNI(GNP);NNI( NNP);GDI; NDI ;投资率;消费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净出口率;国民总储蓄;国民净储蓄。(注:国民总储蓄、国民净储蓄的概念,在第三章讲述。)总产出=9085 + 37212 + 5203 + 1987+6349+8628=68464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4+4930+233+486=58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二(1844+2770+2423 + 3588)+( 122+991 + 142+284)=1216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二(280+298+96+450)+( 211+919+89 + 1690)+ (876+2144+291+1283)=8627亿元GDP=5853 + 12164+8627=26644 亿元折旧=204+1844+122+280+211+876=3537亿元NDP=GDP-折旧=26644- 3537=23107 亿元 二 三产业的比例 为:5853 - 12164 - 8627 = 21.97% : 45.65% : 32.38%26644 . 26644 . 26644GNI(GNP)= GDP + F = 26644 + 2.5 x 5.6 = 26658亿元NNI ( NNP ) =GNI-折旧=26658- 3537=23121 亿元GDI = GNI + R = 2665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