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19887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2(附答案带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B.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成分有差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答案:B 本题解析: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核提供DNA,因为DNA在细胞质中但不在细胞质基质中,它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故选B。2. 单选题:仙人掌适宜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影响它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温度C.土壤D.空气答案:A 本题解析:【知识点

2、】本题考查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 【答案】A。【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由于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空气湿度又大,仙人掌的蒸腾作用较弱。影响了水的吸收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从而导致生长不良。故正确答案为A。3. 单选题:科学家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呈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3、。A.转基因生物B.生物反应器C.仿生学D.动物乳房工业答案:B 本题解析:生物反应器是利用生物体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或体内通过生化反应或生物自身的代谢获得目标产物的装置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等。4.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以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答案:D 本题解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D错误,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5. 单选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答案:B 本题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答案】B。【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

5、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项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如鸟类的迁徙行为。正确;B项,动物的行为有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如蜘蛛结网,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如小狗拉车,错误;C项,动物的行为与动物个体的生存、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正确:D项。捕捉老鼠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正确。故选B。6. 单选题:白居易诗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A.储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答案:B 本题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动物的繁殖行为。 【答案】B。【解析】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

6、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7.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结束方式属于()。A.系统归纳B.比较异同C.领悟主题D.巩固练习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束技能的类型。系统归纳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的方式。小结时,可采用“纲要信号”、概念图或列表对比等方式。8. 单选题: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7、)。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B.C.D.答案:B 本题解析:人长期剧烈运动时存在无氧呼吸过程,1mol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要比有氧呼吸少,错误;Na+排出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正确;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使产热增加,产生ATP的量增加,正确;ArI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与AD

8、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错误;所以正确的说法是。9. 问答题:材料:人类的遗传病和优生(教学片段)“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的钗头凤词,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假设陆游与表妹婚恋成功,能像童话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生下漂亮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吗 ”“不能”这是一堂语文课吗 不是。这是一堂生物课。在台上振振有词讲解的也不是教师,而是我们的学生,他们讨论的不是文学,而是近亲结婚的危害和可能引发的遗传病。讲解者引经据典,听者积极热烈的反应,气氛非常融洽和谐。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类的遗传病和优生”。老师在备课中发

9、现,本节内容知识难度不大难就难在如何生动活泼且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正确生活态度和科学价值观。问题:(1)本案例开头时引用陆游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请说明导入的目的是什么 (10分)(2)在教学中应用导入技能有哪些原则与要点 (10分)答案: 本题解析:(1)课堂教学的导入,起着喧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导入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内容(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

10、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2)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包括:导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 怎么学 为什么要学 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导人要能引人注目,充满趣味,造成悬念,引人人胜。这个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10. 单选题: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答案:D 本题解析:核酸、糖原等是生物大分子,但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核糖体上主要合成蛋白质,A错误。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的排列顺序而不是空间结构,B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物种中通用,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