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19771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撰写人:_日 期:_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活动目标:1、在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靖江方言歌唱的情趣。2、学会用靖江方言唱歌,并能随音乐节拍做炒豆子、翻豆子的游戏。3、体验与同伴、老师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促进目标的达成,我做了以下准备:1、场景布置(在地面上画有一个“大锅”寓游戏于情境中)2、幼儿会说靖江民谣“炒豆子”3、自制图谱、鼓、游戏用“铲子”一个、围裙(口袋内有“红豆、绿豆、扁豆、毛豆”的图片)活动过程:(一)以“抬豆子”的形式,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孩子们,快把豆子抬进来罗。(来罗)(通过老师的语言提示,幼儿“

2、抬豆子”状三三两两随着鼓声的强弱、快慢打着号子“嘿哟、嘿哟”进入室内,巧妙地将音乐节奏练习融入在语言情境中)(二)在边说边玩的氛围中感受靖江民间游戏的快乐。1、教师随机互动:“哇,抬了这么多的豆子呀。”“你抬的是什么豆子呀。”“头上都冒汗了,我帮你擦擦吧。”2、教师带领幼儿两两结伴边说民谣边玩游戏。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奶奶小时侯有趣的游戏“炒豆子”。幼儿:炒蚕豆,炒豇豆,噼里啪啦翻跟头。教师:我们再来炒炒“红豆”、“绿豆”。幼儿:炒红豆、炒绿豆,噼里啪啦翻跟头。教师:还有扁豆、毛豆没炒呢。幼儿:炒扁豆、炒毛豆,噼里啪啦翻跟头。(这个环节不仅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还为下面幼儿区分歌与歌曲内容

3、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三、借助图谱,自主学唱歌曲。1、教师清唱歌曲“你们是边说儿歌边玩游戏的,我呀还可以一边唱一边玩这个游戏呢,你们听?”(请一个幼儿配合)2、幼儿说说歌曲与民谣的不同之处“老师唱的这首歌曲和小朋友说的民谣有什么地方不一样?”3、根据幼儿的回答揭开相应图案,形成图谱。(1)用拳头表示“嗬嘿”“歌曲中有嗬嘿,伸出我们的小拳头来试一试。”(2)区分_个“翻跟头”“前面两个翻跟头跟后面两个翻跟头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二)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活动准备

4、: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

5、猫?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3、我们来学一学。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B:幼儿欣赏课件三。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三、快乐表演。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6、。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2、再次游戏。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三)活动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借助图片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将歌词与旋律相匹配,巩固学习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活动准备:磁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律动练声1、律动;手腕转动、挤奶2、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国旗多美丽二、导入部分1、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秋天到了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你们发现了什么吗?(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地说一

7、说)2、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秋天多么美呀!(播放音乐秋天多么美)三、观看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意思1、(手指棉花图)这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看它正咧开嘴在对着我们笑呢,多可爱呀。我们叫她:“棉桃姐姐!”(引导幼儿观察露出的棉花就像她的小白牙一样)你知道棉桃姐姐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吗?(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2、(手指稻谷图)这是什么?你看她梳着她的金发呢。我们叫她:“棉花姐姐!”(引导幼儿观察稻花垂下来的部分像金色的头发。)3、老师把秋天这么美的景色用一些美丽的话语来说,请小朋友听一遍吧!(教师根据节奏,并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诵一遍)四、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1、现

8、在,我们把这些美丽的话语用歌的形式唱出来吧!(教师示范唱一遍)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呢?3、教师再次进行示范唱,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4、歌曲节奏练习:五、学习领唱和齐唱1、教师领唱幼儿齐唱现在,我们来进行领唱和齐唱,老师来唱前半段部分,小朋友就齐唱“来来来”的部分。2、一部分幼儿领唱,另一部分幼儿齐唱现在,请女孩子领唱,男孩子齐唱。3、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齐唱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领唱,其他小朋友齐唱。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四)活动目的:1、透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忙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

9、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活动准备: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活动过程:一、律动进室。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二、练声、节奏型练习。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吱吱吱吱/吱吱吱吱/游游游游/游游游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资料。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2、完整朗读歌词。四、掌握歌词资料。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

10、词资料。个别幼儿表现。自由组合表现。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6、诉幼儿歌曲名称。7、合唱: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六、结束: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方案(五)活动目标: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小组创编歌词。2、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招待客人要热情有礼。

11、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幼儿已学会歌曲“欢迎客人”活动过程:一、练声:问好歌二、复习歌曲:欢迎客人朋友三、创编歌曲:1、幼儿发散讨论: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来做客,我们可要好好招待。那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请你去找几个朋友一起商量商量:你们准备怎样招待客人,并且把你们怎么来招待客人的事唱到歌里去。2、幼儿小组讨论创编,老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分享:四、语言节奏:美丽的幼儿园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到宋庆龄幼儿园,让我们来向客人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吧。五、舞蹈:小鸡舞大家的招待客人们满意吗?那我们邀请客人和我们一起跳个舞吧!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