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19679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校本教研对于我们所有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的名词,课程改革使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校本教研。如果你不认可我的观点,那么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概念上把它明确的提出来而已。简单的说,如果在你的课堂中曾经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你或者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去请教其他的教师等等,经过你的努力这些问题都得以很好的解决,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校本教研。你所经历的所思、所想、所看、所悟、而有所提高的这个过程就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注重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内省提高,而不是非得有郑重其事的程序。所以应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参与者。而作为服务性管理的校方

2、,就是尽最大可能的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空间,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强化教师反思提高,使教师的工作能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效教育之路,最终促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有的兄弟学校都已在自己的办学特色下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教研模式。所以从教研的角度而言,应该感谢总校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共同探讨校本教研工作的机会,让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校本教研工的成败得失。今天我只是把四龙小学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一点尝试,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不成经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研讨的个案,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启示。使我们在座的各位能真正自主的投身到校本教研中来,使具有实

3、效性的校本教研真正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让我们都能为有一天能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而不懈的努力。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立足教师随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便应运而生。校本教研改变了以往那种你讲我听的被动培训形式,转变了以往量化的教研活动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师为本、双向交流的自主发展形式。它以教师为本,重在教师的自主参与,强化教师的内省反思,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更具有目的性、指导性及实效性。也正是因为校本教研突出了以校为单位的教研形式,从而也就使校本教研因校而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好局面。四龙小学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于2

4、004年开始以教师随笔为载体进行了校本教研的初步尝试。两年的尝试让我们相信,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的热情参与使我们更有信心把这个个性化、服务化管理的教研形式继续深入下去。今天的汇报就从开办教师随笔的背景、设想、收获、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让大家了解四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发展之路。一、开办教师随笔的背景:1、班子成员的困惑:作为学校的教学业务管理者,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做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不容易,因为我们本身就曾经就是非常敬业又不辞辛苦的班主任。我们对教师总是抱着一种敬佩而又同情的心理。早来晚归是四龙小学的优秀传统,我们常常被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也明确的感觉到

5、,教师的工作状态是充实的,但却没有快乐可言。旧观念下的机械重复使我们的教师更多的时候体验到的是疲惫与失望。作为业务管理人员我们常感自责,我们知道这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及理论水平导致教师的工作方式及方法存在问题。那么如何使教师从繁重的备教批导考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教师能居高临下的进行有效教育,从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让我们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但我们却不知从何下手去改变这种现状。校委会虽然多次立会研究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2、 教师的困惑:教师付出的心血与精力却并未与教育效果成正比。以兢兢业业来形容在座的各位并不为过。从我们投入的精力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应

6、该很优秀,很懂事,可实际上学生回报我们的是什么?课上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课下甚至却连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一个类型的习题讲了不下十遍,学生照样不知所以然我们的教师就像停不下的陀螺一样在教室里不停的旋转着,本来课堂教学应该随着年龄、经验、能力的提高会越来越轻松,可教来教去却教出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无奈感慨。这就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教师非常的辛苦,工作中没有激情,缺乏创新,从而缺少快乐。理念上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有新的认识及工作方法上的突破。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去研究。我们宁可顶着炎炎烈日去砍柴也不愿停下来磨一磨砍刀。道理也很简单:这个磨刀的过程并不

7、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宁愿相信“锯响就有沫”,“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而不肯去读书学习,去研究、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总是认为理论上的东西是形而上学,没什么实际价值,不如实实在在的备一节课,或者上一节课更实惠。3、困惑中的曙光: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了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我们觉得多年来困惑着我们,却不知如何改变的问题,在那一刻找到了答案。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正是针对目前的教育状态,引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而进行的成功尝试,它转变了教师只知教书不会思考的状态。它强化教师的反思,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反过来指导教学,良性循环,使教师体验到了工作的

8、快乐、学习的快乐,反思的快乐,从而爆发了工作的激情。“工作着,快乐着”,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工作境界吗?这篇文章在教师中也很快产生很大的反想,他们同我们一样被这篇文章所打动、所折服,于是引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这个想法在校委会上很顺利的就通过了。撰写教学随笔在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教师中很快就启动起来,教师随笔园地也作为教师互相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以校报的形式自然而然的应运而生了。二、开办教学随笔的设想及未来发展方向:1、 强化教师反思:撰写教学随笔,不是凭空而谈。要言之有物,就需要教师去观察、去发现一些教学现象,去研究探讨我们在这些教育现象中的成功与得失,同时去挖掘这些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从而使我

9、们的教育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学化。这个过程就是强化教师反思的过程,通过撰写教学随笔可以把这个过程日常化,理性化,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理性认识,从而也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2、 促进教师有效学习:我们面对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的教育现象,单从我们目前的教育水平及经验出发,很多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而且作为校方而言,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也很难拿出一整套适合各个年级各个教师的解决办法。那么唯一的最直接的好办法就是给教师创设一个有效学习的氛围与空间。让我们的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读书,去查阅资料,超越时空,与教育专家对话,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撰写随笔使这个过程程序化,自然化,而且使我们

10、的理性认识逐渐的拓宽、加深,进一步系统化,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有目的性,计划性,实效性。这样的学习不用人督促,不用人检查,而且学起来有动力,能真正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指导教学。3、 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主动参与校本教研,读书、学习、写作、反思会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从发现教育教学现象到挖掘这些教学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践行着一条实践反思学习实践反思学习的教育之路,这也正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教师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在不断的发现、总结提高的理性思维过程中,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够相辅相成,如同水涨船高,达到协同发展,从而形成

11、了一个良性循环,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4、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做学习型、专家型教师:在座的哪一位教师,我想都不会甘心做一名平庸之辈。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起天就促使我们努力的去工作,都希望在教育生涯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创出自己的特色。如果说应试教育曾经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的深入,应该说给我们所有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参与校本教研,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得以实现,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工作实践走向双优的轨道,让我们的教师有一天都能站在理论的高度俯瞰我们每一天的工作,让教书育人真正进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

12、切”的美好境界。从而使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反思、进步、提高中逐步的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5、 创设“工作着,快乐着”的理想教育状态:没有快乐而言的工作是没有创新的工作,没有激情的工作,是应付性的不得不干的机械性工作,这样的工作没有快乐而言,更没有幸福而言。校本教研就是突出教师的个性,挖掘教师的潜能,让教师的各种潜智得以充分展示,让教师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在各自创造性的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教师以高质量的教育输出真正体验到“工作着,快乐着”的理想教育状态,让我们的教师在快乐中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让师生共同轻松、幸福、快乐的成长。三、 目前取得的一点成绩与收获:1、 教师随笔自开设以

13、来,大部分教师主动的参与进来,目前参与率已经达到了90%。2、 教师随笔园地每月按时刊出两期,提供不同类别、具有代表性及指导意义的小文章供大家学习、研讨。现在这份简报已经达到35期。目前这份简报又重新编辑整理,打印成册作为校本教材供大家随时阅读使用。3、 教师随笔逐步走向规范: 教师的随笔已由最初的眼到所见逐步在向脑到所想发展,教师开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同时教师随笔园地也在教师的群策群力下适时改版,确立了课堂纵横、育人技巧、与你对话、教师心语四大版块,引导教师的研究向深层次延伸。4、 撰写随笔使教师的读书、自主学习逐渐的成为了一种可能。教师不但能够认真学习每周下发的学习材料,而且能够主

14、动的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尤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自我升华的喜悦与成就感。5、 撰写教学随笔已经成为大部分教师的每日必修课。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教师亲历的教学事件,教师的反思,学习的收获,理性的思考等,点点滴滴中见证着教师思想的成熟,见证着教师每一步的成长。6、 撰写随笔使教师开始有意识的关注教学工作中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进入课堂的一只燕子,一次成功的尝试,一次深刻的教训,一个机智应对的瞬间这充满生机与智慧的瞬间激活了教师潜意识中的激情与创造力,让教师的课堂语言减少了随意性,而多了一份亲和力,让教师对学生少了一份抱怨而多了一份理解这一切有效的改善了课堂教学,让学生也找到了一种被

15、尊重、被认可后的轻松与快感,也让我们的教师变得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突出的显现出来。7、 撰写教学随笔使教师有意识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教育的不可逆转性容不得教师一错再错。因为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谁又愿意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灰色记忆?撰写随笔使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不同言行背后的教育效果。于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都在随着意识的改变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8、 撰写随笔使教师开始理性的分析工作中的得与失。任何一件事,能够正确分析它的利弊得失,让教师少了计较,多了理解,让教师变得大度变得更加理性。9、 撰写随笔,阅读随笔,师与师之间、师生间互相感

16、动着。教师的笔下,一切变得很美,人的向善的一面得以全面的展现,一次谈话,一次援手,一个问候让彼此间感受到了理解的价值,合作的价值,让师生的情操在彼此的亲和感召下得以净化和升华。10、 撰写随笔让教师开始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注重生活细节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有了细节生活才会变得有血有肉,有生机有活力。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了生活艰辛背后的乐趣,心胸变得开阔,眼界变得开阔,心理会得到良好的调适,从容的面对每一天。综合以上零星的概述,也许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撰写教学随笔使教师养成了每天写一写,想一想,学一学的习惯,寻找到了一份乐趣,产生了一种激情,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一个支点,开始了创造性的工作。我相信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四、 开办教学随笔过程中采取的措施:1、 注重人文管理,情感管理。开办随笔,我们的宗旨是只要参与就是好的。不搞强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