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场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195862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猪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见猪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猪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猪场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猪场人员配备设计猪场人员配备,取决于猪场的规模、设备条件、人员的素质,甚至取决于猪场的所有制 性质。不同条件的猪场按作业分类的直接生产人员配备。其他人员按工作性质配备。技术室 的兽医、资料员每100头基本母猪配备各1名;饲料加工人员,每400500头猪配备1 名,还配备考名辅助工人;另设电工1人、门卫2人、安全值班工1人、会计、出纳、 保管各1 人,每30名上灶人员设厨师1 人。在猪场规模较小时,所配备的人员可以兼职兼 工。2. 猪场常用表格设计猪场常用表格主要指计划表和记录表两大部分。生产计划是使场有序生产的指南,所以 必须编制配种分娩计划表,猪群周转计划表及肉猪出栏计划表。生产管理的

2、主要依据是记录, 完善生产中各种技术及管理的记录是提高养猪场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保证。因此,必须搞 好资料记录工作。主要包括:产仔报告表、猪群变动报告表、配种报告表、猪群称重表、转 群报告表、猪死亡报告表、猪群变动月报表、猪群饲料消耗日报表、猪群防疫卫生月报表。3. 猪群及生产设计生产条件、饲养供应、销售市场是决定猪群大小的主要依据。而决定猪群结构的主要依 据是猪的生产性能,尤其是繁殖性能,其次是生产技术水平。这就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要结 合起来,综合考虑。( 1 ).生产性能 主要是繁殖性能。以年出栏1 万头商品肉猪计,如果平均每头母猪每窝 能提供断奶仔猪10头,全年产2窝可成活20头仔猪,则

3、全年需要母猪数为500头,以一 般本交水平公母比为1:25头计,需公猪20头。因此全场需种猪520 头,占整个群体的 9.42%。如果每头母猪提供肉猪24头,则需母猪为417头,需公猪17头,种猪占8%。如 果每头母猪年提供仅16头,则需母猪625头,需公猪25头,种猪占11.5%。所以首先应 了解猪的繁殖性能。(2) .技术水平 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新技术及早期断乳新技术,使母猪年产2.5窝,每窝成 活断奶仔猪12头,则全年可提供30头仔猪,则年出栏1 万头肉猪需母猪334头,公猪2 头,种猪的比例可下降为 6.3%。种猪的减少本身就意味着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因此, 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猪群结构

4、的主要依据。(3) .母猪群的结构 母猪群的年龄结构对于生产指标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母猪的繁殖 产仔成活一般规律是初产、 2 产38 产9产以上。因此,繁殖母猪应以经产母猪为主。 商品猪场猪群结构及生产组织较大型的猪场,商品猪成批出栏,则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 哺乳都是成批进行。每批母猪占用产床的时间为42天,母猪下床后还要进行消毒815天, 则产床1 年可利用67次。一般以6批考虑,即1 个产床可供3头母猪分别上床2次;母 猪少的情况下,可分为 3 批;在母猪多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公猪,可将母猪分为若干批,根据断奶后7天10天可发情的规律,可间隔7天配种1批或进行生产组织安排。(4) .旧猪场的改造和利用 传统猪舍改造后的养猪生产同样是将猪从出生到上市的整个 饲养过程,依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特点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饲养阶段,成为流水线生 产。不少地方对传统猪舍改造后,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提高了圈舍利用率,增加了饲养头数 有计划地连续生产,全进全出,使商品猪出栏持续稳定,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 动效率,有利于防疫,使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