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19335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试题及答案(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并将英文字母C 静止的 、C 肺、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1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水生木 B木克金 C水克木 D金生土2哪个脏器在志为思,在体合肉( )A肾 B肺 C肝 D脾3下面哪个脏器不属于奇恒之腑( )A脑 B骨 C脉 D心包络4下面属阳的是哪一组( )A运动的、外向的、明亮的 B运动的、内向的、明亮的外向的、明亮的 D静止的、内向的、明亮的5下面脏与腑表里关系正确的是( )A肝与胃 B肺与大肠C膀胱与三焦 D肾与大肠6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下面哪些脏器作用( )A肾、肺、肝、三焦 B肾、肺、心、三焦脾、 心、

2、三焦D 肾、 肺、 脾、 三焦7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 )A相兼性 B转化性C季节性 D内生性8不属于内伤致病因素的是( )A七情B结石C饮食D劳逸9中医学认为主神的脏是()A肝 B心 C肾 D肺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 阴阳的相 互 转 化D 阴 阳 的 消 长平 衡11望色中的黄色主证是()A寒证、湿证、黄疸B痛证、湿证、黄疸 C虚证、湿证、黄疸D寒证、虚证、湿证12紫舌多属( )A虚证、寒证、瘀血证B热证、寒证、瘀血证C虚证、热证、寒证D虚证、热证、瘀血证13.舌苔白苔主证有()A表证、寒证、湿证D寒证、里证B寒证、湿证

3、、里证C痰湿、里证14.下面哪一味药不是补药()A人参 B当归 C阿胶D石膏15.望舌时从信息全息论而言舌尖通常侯( )A肝胆 B肝肾 C脾胃 D心肺16五味中酸味具备作用是( )A补益 B泻下 C固涩D发散17下面药物中属于小毒的是( )A生草乌 B商陆 C附子 D杏仁18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肝藏血 B肺主气 C心主神D肾在液为涎19五味中甘味不具备作用是( )A补益 B调和 C缓急 D固涩20.疼痛中刺痛性质常为( )A瘀血所致 B风胜 C湿邪困阻 D肾虚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五色诊

4、中青色的主证有()A主痛 B主寒 C主惊风 D主瘀血2中医防治原则中的三因治宜指的是( )A因人治宜 B因时治宜3气的功能有()A推动作用B气化作用4痰饮的致病特点有(A咳喘 B瘰疬5滑脉主病有()C因病治宜 D因地治宜C固摄作用D温煦作用)C咽如有物梗阻 D紫绀A食积 B实热 C痰饮 D疟疾三、填空1中医望色的病色有哪白色、黄色、青色、五色。2中医的基本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八法。3. 中医望神有得神、少神、四种神的变化。4. 肺在志为,其华在,开窍于。四、名词解释题1. 辨证论治:2. 整体观念:3. 四诊:4. 脾主升清:5. 中药的四气五味:五、简答题1. 简述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

5、特点。2简述脾气虚证的病理表现。3简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六、论述题1. 试论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 试论述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七、病案分析题患者孙XX,女,六十二岁,于2010年3月29日到中医科就诊,患者三天 前因天气气温突然下降,吹风后出现鼻塞流清涕,有恶寒发热,无汗,周身肌肉 疼痛不适,咳嗽,痰稀色白,无咽干咽痛等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紧,在家自服用新康泰克效果不佳,今到我科就诊。1按八纲辨证患者现在为何证?(2分)2按脏腑辨证现在为何证?(2分)3对现在的病情进行简单的证侯分析?(4分)4. 进行简单的处方方剂(2分)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医学题库试题答案一、单选

6、题1A 2D 3D 4A 5B 6D 7D 8B 9B 10C11C 12B 13A 14D 15D 16C 17D 18D 19D 20A二、多选题1ABCD 2ABD 3ABCD 4ABC 5ABC三、填空题1赤色;黑色2清;消;补3失神;假神4悲忧;毛;鼻四、名词解释1辨证论治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辨发展阶段及正邪 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和病;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原则和治疗方法。2整体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

7、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这 整体观念。3四诊 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断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 法,简称四诊。4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 并将水谷精微物质上升而输于心、 肺、头目, 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另外,脾气的升举,还具有维持人 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5四气 或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 即指酸、苦、甘、 辛、咸五种药味。五、简答题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 分)风性善行而数变;(2 分)风为百病之长( 1 分)2本证是指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证候】 食少

8、纳呆,腹胀,大便溏薄( 2 分),肢体倦怠,神疲乏力,气 短懒言,(2 分)舌淡苔白,脉缓弱。(1 分) 3肝主疏泄,是说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可使全身气 机疏通畅达。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 主升、主动、主散的的生理特点。 调畅全身气机, 推动血和津液运行是肝主疏泄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的疏泄 功能,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调畅气机( 1分)2)调节情志( 1分)3)促 进脾胃运化功能( 1分)4)疏通水道( 1分)5)调理冲任、促进排精( 1分)六、论述题(一)1.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通过胃对饮食水谷的 “受纳腐熟” 和小肠的“泌清别浊”,大肠吸收

9、部分水液,其清者经脾运化,即为津液,散精 于肺而布散全身。(2 分)2. 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通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的生理 功能的协调作用而完成的。其过程是:(1)脾气散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 肺,由肺宣发肃降,使津液输布于全身,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直接 向四周布散至全身。(2 分)(2)肺主行水: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接受从脾转输来的津液后,通 过宣发作用, 将津液向上向外宣发至人体上部诸窍和形体肌表、 皮毛;通过肃降 作用,把津液向下向内输布至肾、膀胱及下部形体。 (2 分)(3)肾主水:肾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首先肾中精气的

10、蒸腾气化作用, 是脾的散精,胃的“游溢精气” ,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泌浊”等作 用的动力;此外由肺下输至肾的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后,清者蒸腾,经三焦上 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1 分)(4)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推动津液的输布环流。 (1 分)(5)三焦决渎:三焦为“决渎之官” ,是津液在体内输布的通道。 (1 分)3. 津液的排泄 通过肺将宣发至皮毛的津液,经阳气蒸腾气化而成汗液排 出体外;肺在呼气中时带走部分的水液; 下输至膀胱的津液, 通过肾的蒸腾气化 作用变成尿液而排出;此外,粪便经大肠排出时,带走一些残余水分。 (2 分)(二) 1

11、.气能生血 是指血的组成及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 变化: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 从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 从营气 和津液转化为血, 每一个转化过程都是气化的结果。 此外,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 主要指营气。由于气能生血, 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强; 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也 弱,所以在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配以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2 分)2. 气能行血 血属阴主静,不能自行。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肺气的宣发敷布、肝气的疏泄条达等,此即所谓“气行则血行” 。若气虚则血行 无力;气滞则血行不畅,甚至阻滞脉络导致血瘀,故有“气滞则血凝”之说;气 机逆乱者,血行亦随气的

12、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血随气升,可见吐血、面红、目 赤、头痛等;血随气陷,可见便血、崩漏、脘腹坠胀等。因此临床治疗血行失常 的病证时,常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配以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 (2 分)3. 气能摄血 是指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之 中,而不致溢出脉外。 气的这种功能是通过脾统血来完成的。 如果脾气虚弱而失 去了对血液的统摄作用, 则血无所主, 往往会导致各种出血证, 故治疗时须用补 气摄血之法,使血流归经,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2 分)4. 血为气母 其含义有二:其一是血能载气,即气存在于血液之中,赖血 之运载而运行于全身。若气不附于血中,则将飘浮无根,易于流散;

13、其二是指血 能养气,即血在载气的同时, 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使 气不断地得到补充。人体任何脏腑、组织,一旦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就无法进行 功能活动,而气亦无由产生。所以,血虚的病人气亦虚;出血的病人气亦随之逸 脱。由于“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 ,故临床上见大出血时,治 疗当先补气,可用独参汤顿服,以益气固脱,挽救垂危。 (4 分)七、病案分析题(共4问,共计10分)(一)按八纲辨证患者现在为何证?( 2 分) 表、寒、阴、实(二)按脏腑辨证现在为何证?(2 分)风寒束肺二、对现在的病情进行简单的证侯分析?(4 分)外邪侵犯皮毛肌腠,正邪相争,故见发热;卫阳被遏,肌表

14、失于温煦,故 恶寒或恶风;邪未入里,病情轻浅,故苔薄白;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 浮;外邪束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头身疼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咽 喉为肺气之通道,皮毛受邪,伤及肺系,肺失宣肃,故鼻塞、流涕、喷嚏,咽 喉痒痛,咳嗽。(四)进行简单的处方方剂( 2分)麻黄汤或桂枝汤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 20分)1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金生土 B木克金 C水克木D水生木2哪个脏器在志为怒,在体合筋(A肾 B肺 C肝 D脾3面哪个脏器不属于奇恒之腑(A脑 B骨 C女子胞 D心包络4面属阴的是哪一组( )A 运动的、外向的、沉降的B运动的、内向的、沉降的C静止的、外向的、沉降的D静止的、内向的、沉降的5面脏与腑表里关系正确的是(A肝与胃 B肾与膀胱C膀胱与三焦D肺与小肠6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下面哪些脏器作用(A肾、肺、肝、三焦B肾、肺、心、三焦C 肾、肺、 脾、 三焦D 肺、 脾、 心、 三焦7不属于滑脉主证的是(A诸痛 B痰饮 C食积D实热8望色中不属于青色主病的是D惊风9中医学认为主通调水道的脏是(A肝 B心 C肾 D肺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的对立制约C阴阳的相互转化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