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18858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洞察原创:几何的工程投融资修炼站谈到对行业的洞察,那一般都是大佬的事情,但今天我也想来聊聊这个问题, 主要是也在这个 行业待了这么多年,有了一定的底子, 加上最近一直在思索,所以想把这个想法提炼出来,与大家 I 厂I _ 分享。要谈对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发展趋势的洞察, 第一步一定是对它过去进行梳理,基建行业投融资模式一个基本的发展链条是:施工总承包-BJPP2?(目前是一些擦边球模式,今后个人I t I I , L I; . /认为是偏股权类的投融资模式,其中EPC模式可以嵌套进每一个模式,故未单独将他们区分开来),-7; I 今天我就不

2、展开各个模式的历史进程了(改天可以开一个专题),以此为蓝本,我们来聊聊其发展趋势。首先,我们需要从逻辑上对其系统进行梳理,否则我们的聊聊可能就是泛泛而谈。我认为,基建领域投融资模式至少涉及三个主体:狭义的政府方(甲方)、投资施工方(乙方)、模式本身, 其实它的外沿还有很多(比如广义的政府方,即中央政府,以及金融方,下游供应商,等等等等), 但今天先粗线条勾勒,不让问题显得复杂,我们先从模式本身开始。第一部分模式本身 、 11 从模式本身来看,这些模式的趋势是,涉及的产业链逐渐增多,从施工总承包(施工),到BT (投融资+施工),到PPP (投融资+施工+运营),当然,这个也很好理解,任何重资产

3、行业 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产业链的整合(因为重资产行业强者恒强的现象尤其突出, 其整合资产后容易 形成滚雪球效应,进而巩固优势市场, 另一方面,整合后的效率提升也是整合动力的另一方面, 轻 资产行业则不一定遵循此规则),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讲,也需要成套的服务内容(也是由重资 产行业的属性决定的),所以,从模式本身来看,产业链向前后端移动是大势所趋,那么,从基建领域来看,前后移动的方向是什么?显然,向前移动,一定是向规划发展(实际上,可以借鉴先进兄弟行业一一房地产公司的经验,在房地产领域,从总规着手早已成为行业巨擘的最强武器),向后移动,目前也只能是落实资金来源了,目前PPP的投融资,主要指社会

4、资本方的投融资,但对于政府如何来钱,如何花钱(花到项目上),尤其是如何实现政府方(此处指狭义政府方,下文如无明确说明,均如此所示)来钱(如 , I r_| I _何花到项目上,这个一般都是刚性兑付,不会有太多空间),一定是产业链后移的核心任务,所以 第一个趋势洞察,我的观点是,无论我们从事工程投融资具体哪个行业,必须向规划、政府来钱这两个产业链延伸(当然,具体肯定有所差异,如政府来钱适用于每一个单位,但规划则可能不然)。/ /I I I I I ! Il /第二部分政府端:一;1;.一I.11站在政府方角度,对产业链的要求增大,这个第一部分已经做过阐释了,那我们从另一个角度, 即政府来钱角度,

5、看看这个趋势会是什么。不4. .1首先,从模式趋势来看,从施工总承包(政府现钱),到 BT (政府未来35年的钱),到 PPP (政府未来1030年的钱),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政府逐渐透支未来可变现现金流,那 目前这条路还能走么?我个人觉得很难,30年已经是很长的期限(古语有云,30年河东,30年 河西,也说明了 30年的独特),所以,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想办法。我们仔细观察一下,PPP主要透支的,是未来1030年的公共预算,从政府四本账来看,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基金收入(主要 就是土地收入),还有一个小头,国有资本经营,对应的其实就是国有资产,所以我认为,政府的 土地和资产(主要是一些有价值、有

6、现金流的资产)是下一步的方向,当然,这两个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就是相比较刚性的公共预算,其毕竟有一个变现的过程(不是直接的资金外观),所以个人 认为,从政府端来讲,如何帮助政府更好的变现土地和资产,是下一步的一个趋势。为什么帮助政府来钱这么重要,这个要回到基建的本质上看,对于大部分基建项目来说,其外 部性(如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贡献)是远远大于其内部性(如项目自身可收回的现金流)的,如以一个公园或道路为例,其建成后一定会造成周边土地溢价及经济发展,但从其本身来看, 基本没有现金流,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对于单个基建项目,只要规划合理,大部分情况下,总体上 看做这个事情是利大于弊的,但在项目层

7、面可能算不清,所以,来钱(无论是发债、PPP、或其他形式)一定是需要的,因为它可以解决项目层面与整体层面的错配,并且从整体层面,一定是效益溢出的。第三部分投资人, I r_| I _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从施工总承包(稳收钱),到 BT (基本稳收未 来35年的钱,毕竟有土地定向挂钩或抵押),到 PPP (有一些不稳,毕竟时间太长,有政府领 导换届的风险),甚至到现在的一些擦边球模式(基本都有或多或少合规性风险),其风险程度是/ / x I I I I I ! 逐渐增高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投资人应该主动适应风险,加强抗风险能力。具 一 I. 11体说来我认为,

8、目前的基建投融资一般属于债权投资(风险低,但收益也低),但需要转变思维到股权投资(风险高,收益也高,收益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其实目前已见端倪,如华夏的园区开 不4. .1发(半股权投资),以及传统的房地产(基本全股权投资,与区域发展共舞),都是这样的例子,这也是为什么经过市场的筛选,园区开发及房地产可以拿到远超传统基建投融资单位的利润(一个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动辄几十个亿利润,在基建单位完全不敢想象)。第四部分总结既然这三个方面讲清楚了,那最后的总结就很明显了,当然,这里我不想讲纯理论的东西(理论的上面已经讲清楚了),我讲讲具体的,对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有用的东西。首先,无论你是在政府、投资人

9、、第三方咨询顾问、金融机构,你一定需要具备产业链的整合 能力(当然,金融机构比较特别,受国家禁止投贷一体的限制,但也需要整合资源为自我服务), 这种整合,不是说一定要资产整合(如通过收购、并购实现),通过资源整合(如集团层面的整合、 或战略联盟、长期合作伙伴等方式)也是不错的方式(条件成熟、风险小、但统筹协调成本略高),在所有的方式里,我个人觉得集团层面的资源整合在现阶段是最优解,所以,至少在母公司层面(没有母公司,则自己是母公司),必须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其次,无论你是在政府、投资人、第三方咨询顾问、金融机构,你一定要解决帮政府来钱的能 力,当然,金融机构具备天然优势,但其不是万能的,最近几年

10、的宏观监管也越来越严,金融机构 的角色匹配也有限,所以,其他主体(如投资人、第三方顾问)一定要具备帮政府来钱的能力,无 论是直接帮助(如投资人拍地、注入产业),或间接帮助(如启发思路、帮助设计模式等)。L r- -1 |_最后,针对投资人,一定要主动提高抗风险能力,转变思维,尝试涉足一些股权类投资(可以 适当做一些项目组合搭配,进行风险对冲),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道理也很简单,任何行业都有 过赚块钱、轻松赚钱的阶段,但往后一定会走向另一个侧面。同时,对于其他单位(如第三方咨询 VxI I I I; 1I . I I ,顾问、金融机构)来说,也需要配合投资人完成这样的转型过程,这也是其他单位进一步发展的价I.值所在。第五部分结语以上是一些核心的想法,限于篇幅所在,也就不展开了,我一直认为,在某些领域,大的趋势 是可以被预测的,是否准确,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