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你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18783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你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9你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你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你是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待教育公平?一、教育公平的定义:什么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 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 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 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

2、相对均等”的前提。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二、对当前我们国家教育不公平的几点认识教育显失公平,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是当前大环境中一个最不和谐的音符。建设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消除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目前的国民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国家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中城市占有国家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人文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常常被遗忘,师资匮乏,国家补助也往往是杯水车薪”。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如城市里的孩子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而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却没

3、有实现义务教育。三是考试招生制度严重不公。特别是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上、表现在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的制度上等等。北大、清华每年在北京地区的招生名额往往等于几个省的总和,一个非北京户口的学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数却要比北京户口的学生多几十分甚至一二百分。地区大量存在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学校里普遍还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差别,新的义务教育法当中,明确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相差较大,要实质上明显

4、消除重点与非重点差别,路还很远。消除歧视,建立公平,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局面。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本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三、如何解决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的不公平状况是日积月累下来的,是经过长期不健康发展形成的,如要彻底改变此种状况,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政府应当担责,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无疑是一种纯粹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主导,加强教育管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眼下的现实与此恰恰相反:城镇学校、重点学校基础本来不错,

5、政府却在锦上添花”,还要不断增加拨款和添置设备;广大的农村学校、偏僻的山乡学校校舍陈旧、师资匮乏,政府却没有雪中送炭”,给予特别关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有限的资金大部用于贫穷地区、用于落后山乡,给社会上这部分弱势群体更多、更贴近实际的关爱与帮助。二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尤其是高考招生制度,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试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现在教育最大的不公就是高考的不公。京津沪等发达地区,本来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大大优于贫困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按常理,高考录取分应高于其他地方,但事实相反,他们在高招录取上再次受到了很大的优待。这是什么公平?北大、清华等名校是全国人民共建的大学,属全国公共教育资源,为何唯独照顾北京户口?三取消重点学校制度,国民教育分设一般与重点,为中国所独有,这是人为的等级划分,很不可取。事实证明,面向部分人的精英教育不但有损另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显失公平,而且容易增强某些人的等级意识和特权观念。在公立之中分出一般与重点两类学校的做法,确实让广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心寒,而且助长了不正之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加强教育立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