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18668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房和煎药室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药房工作制度1、负责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的调配工作,接到处方后,必须对处方中各项药物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复核无误后方可煎药或发出。2、严格执行调剂操作规程,熟记斗谱,熟练掌握药物炮制技术、配伍禁忌,认真鉴别药材、饮片的真伪优劣,保证配方药材的质量。调配处方时必须细心谨慎,准确称量,不得凭估计抓药,饮片配方称量总量误差小于等于5%。3、方剂中如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冲服、胶类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需临时炮制的药材,按处方要求进行加工,煎药时按要求煎煮,以保证药效。处方中如有缺药,应征求处方医师意见并签字后方可配方。发药时,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遇有特殊煎服方法

2、,要详细向病人交待清楚。4、中药处方的限量一般不超过1周,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5、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药典或有关中药炮制的规定进行,符合要求后,方可供配方。处方中凡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给炮制药。6、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中药毒性药品应有专人保管,专柜加锁,建立专门帐册,处方单独保存2年备查。7、药材饮片装斗及配方时应避免撒落,防止串斗。定期检查周转库及药斗内饮片有无虫蛀、霉变,并妥善处理。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8、对病人礼貌服务、态度和蔼,向病人交待清楚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9、调配处方需经第二人核对并签字,一人值班时由本人自行核对、签字后

3、方可发出,并于次日由负责药师审核,发药复核率应达100% ,出现差错率小于1万。10、中药房的设施应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药房。11、严格执行药房安全工作制度,禁止工作场所吸烟,下班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中药饮片贮存和养护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我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院药品贮存和养护行为,保证用药规范、安全,根据及其实施条例、 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2、饮片库(房)应具有与贮存和养护药品相适应的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3、库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库(区)、发货区为绿色,待验库区、退货药品库

4、区为黄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待验、发货区应有相应操作台或垫仓台。4、库区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避光、通风、防虫、防鼠、防盗等措施,并保持库区环境整洁。5、在库饮片要分类、定点存放,要按照其性质、性状分类保管。易虫蛀、霉变、走油、串味的必须按规定要求保管。6、对在库饮片做到勤查看、勤晾晒,定期进行检查养护,对易生虫、霉变、走油、串味的重点品种应每月检查一遍。7、药品与与地板、墙、顶、空调等之间应留有相应距离、药品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10cm,与墙壁,房顶(房梁)的距离应不小于30cm,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距离应不小于30cm。8、做好库房的环境卫生工作,保证库房整齐、清洁、认真做好防潮

5、、防鼠、防蛀等养护工作。9、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记录要认真、真实、规范。10、对于特殊药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重点养护。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2、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3、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壶和装药瓶签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4、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次煎完后,应清洗容器。内服、外用容器应严格区

6、分。5、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6、对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7、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制度1.煎药室有专人负责管理,负责人定期抽查煎药质量,有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记录。2.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符合相关要求,煎药用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煎药室定期清洁消毒。3.煎药人员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煎药室工作制度及中药煎煮操作规程。4.煎药人员领取待煎中药时,要认真核对代煎中药发放登记本中各项信息,做到准确无误,履行好交接签字手续。 5.代煎中药浸泡时间3060分钟,草药煎煮时间根据方剂功能和药物功效进行调整

7、,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按医嘱执行。每剂药煎煮2次,药渣要煎透,无糊状快、无白心、无硬心。煎出药液量与方剂剂数相符,分装剂量准确。内服药与外用药有明显标识相区分。 6.煎药人员发放中药汤剂时,要认真复核相关信息并严格履行签收手续。 7.急煎汤剂在2小时内完成并发放复核签收。8.未发出煎药存放冰箱冷藏存储。中药煎药岗位职责1.由中药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经岗位培训,掌握煎药相关的中药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人员担任,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2.遵守和执行本部门的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3.配置煎药室相适应的设备:煎药机、中药储药柜、煎药容器、称量器、过滤器、储药瓶、消毒器等;配有排风、消防、降温等设

8、施。4.接受住院病人或相关病人的中药煎剂的加工。5.煎药操作要点规定:煎器的选择(陶器、玻璃和搪瓷煎器)、药材易于煎出所需的加工(饮片、颗粒)、加水量【加水量=药材重量吸水量(%)+药液得量+煎药时间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火候(文火、武火)、煎药次数(23次)、煎药时间(一煎1535分钟,二煎1030分钟)、特殊要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泡服)、搅拌、过滤、混合等。5.煎药操作要点规定:收药登记(科室、姓名、剂数)-浸泡(填浸药记录,2小时)-煎煮(水量浸过药面2-5厘米,花草类或煎煮时间较长者酌量加水,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煎煮温度和时间,一般不超120,煮沸后再熬10-30分钟时间不等,有特殊要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泡服)的药物按处方要求操作-包装(一剂2袋)-清场(处理药渣,清洗器具)-取药登记。6.煎药用具、容器必须清洁卫生或经消毒处理。7.中药包装袋、煎药容器、储药瓶三者要有明显的统一标签,内服、外用标签应有明显区别。8.煎剂的质量指标:气味(无焦糊味或霉烂味)、颜色(黄棕色或棕黑色混悬液体)、不溶物(汤液5ml加水10ml,搅拌混合,3分钟后不得有焦屑等异物)。9.煎药药渣保留24小时备查;煎药记录留档保存2年。10急诊煎药不超过2小时。11.定期清扫环境卫生,室内不得堆放杂物,药渣按时按规定处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