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8363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 丹栀着。组成: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 各一钱,甘草(炙)五分,加煨姜、薄荷煎。肝虚则血病,归、芍养血平肝;木盛则土衰,术、草和中补土, 柴胡升阳散热,茯苓利湿宁心,生姜暖胃祛痰,薄木郁则火郁,火郁 则土郁,土郁则金郁,金郁则水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余以一 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逍遥散是也。加丹皮、栀子各八味逍遥散, 治肝伤血少。这个方现在在临床使用率是非常高的,使用率很高,也非常体现 一个和法里边的平其亢厉、肝郁脾虚,这种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病 机。逍遥散出在和剂局方,

2、它虽然是肝脾不和,但从病机来讲, 与四逆散不同,它严格来讲,像虚实夹杂证,而且虚的成分还挺多。 就是肝脾同病,肝郁脾虚,肝气郁滞。脾虚有时候肝郁血虚,血虚就 脾虚之后,运化产生气血不足了。通过逍遥这个名,可以推导它的功效特点。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方选注里边说:逍遥在说文上面为消摇,走字头的“逍遥”和 那三点水的“消摇”相通,那说明说文以前,汉以前那都是相通 的。庄子逍遥游里就讲了,讲了逍和遥的含义:“阳动冰消, 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什么意思呢?阳动冰消, 太阳出来了,冰雪消融了,冰雪虽然消耗,被太阳一晒,消耗没有了, 但水这个根本,水和水气这个根本还存在,虽耗不竭其本。另外一

3、个 形容呢,阳动冰消,这讲消那个字了。舟行水摇,船在河里走,水拍 打着船往前进。虽然船被水在拍打,船动了,但不会伤到船内,所以 虽动不伤其内。都是讲的冰雪的消融,船在动,在前进,这个当中, 不伤正气,不伤根本。所以他又说:“譬之如医,消散其气郁,摇动 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所以这个方也就是说它的疏肝、理气、 健脾,健脾运,都是针对气血,但是很照顾到正气,不会伤正,很平 和,是这个意思。所以看出来这个方在调节功能方面是非常好的,调 节功能,就是调和肝脾的。逍遥散病机和证候分析,总体上讲,是肝郁血虚脾弱证。这个血 虚跟脾有关,脾运化障碍。这个脾的运化又和肝的疏泄有关。肝疏泄 又要决定于肝脏的生

4、理特点,阴阳平衡体阴用阳,血虚之后也影响到 疏泄。血虚之后,它阴阳互根,疏泄藏血,藏血不足疏泄无力。反过 来,疏泄可以虚性亢奋,肝旺。肝气郁结,就可以气机不利,胁痛。肝郁之后,清阳不升,可以造成头痛目眩。或者肝郁化热,也能出现 头痛目眩,所以后面逍遥散里有少量薄荷,防止肝郁化热。同时肝经 循行涉及到乳房,所以乳房胀痛,肝郁气滞了。作为月经机制,内 经上讲,月经产生机制里有“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天癸至涉及到太冲脉盛,所以到肝,肝为血海,冲脉也为血海。冲脉 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起到调节血量的作用。那调节血量谁来调呢?肝 的疏泄、藏血,对立统一,作用于它主司的。所以月经不调很多要考 虑肝

5、的问题。肝主疏泄,贮调血液,贮调周身之血液。肝是个调节系 统,功能归纳就两个:疏泄、藏血。疏泄一身之气机,通过疏泄气机, 包括人体气、血、津液、神,包括肾精,都在疏泄范围之内。如果肝 气郁滞了以后,相应这一方面都会产生问题。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逍 遥散应用范围宽的原因。这个脾虚反应呢?神疲食少,神疲包括这个 脾气不足以后的基础的一些气虚见证,用脾气虚的神疲食少来概括, 包括脉虚。所以说逍遥散证形容脉象都有脉虚,或者虚弦,有些左弦 右虚,这里不同疏泄法不同,总反应出来一种肝郁脾虚的特点。血虚 呢,是由于脾不运化,运化障碍。所以可以有一定的口燥咽干,口燥 咽干也可以有肝郁化热,也是导滞的原因之一。这

6、个方在治法方面,那是疏肝、健脾、养血相结合。那从组成来 看,还是 从柴胡作君。整个方疏肝是主要的,从这肝郁脾虚,肝郁 在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上,肝气郁滞加重脾虚。那柴胡作为君药在这里当然疏肝理气了。芍药、当归呢,芍药和柴胡配,调肝,它益阴养 血,当归既能够养血,又有活血作用。所以从活血作用这个方面来讲, 配合柴胡,有疏通气血作用。佐药,有三味药,作用于脾。这个佐药 选得还是很有意思,都能作用脾胃。一般说白术是健脾的,茯苓也是 健脾的,都能除湿。生姜用煨生姜,用煨生姜它不是干姜,用来煨一 下,增加一点阳热。单用普通生姜温胃散水,煨一下等于帮助脾的运 化,增加太阴湿土得温则润,增加润化作用。而且这三

7、个药呢,在作 用于脾胃的同时,都有除湿、散水作用。这应该看到,这个方是调节, 不但前面说的调节气血,疏通气血,可以疏通气血津液,充分体现一 个缓字,肝脾同时气血津液兼顾的。白术、茯苓、生姜在调整水液方 面,应该说是三焦兼顾的。生姜散水,侧重上面;白术燥湿,以中焦 为主;茯苓渗湿,利小便,水湿从下而走。因为治疗水湿总的一个原 则是三焦分消,出路越多越好。所以治湿的大法来讲,上焦开宣,中 焦芳化苦燥,下焦淡渗。那这里呢,三个药都很平和,给湿邪以出路, 是多方面的。这个佐药还有薄荷,薄荷这味药它有疏肝作用,小剂量 有疏肝作用。薄荷还能清热,清热加疏肝,它归经也能归肝肺经,它 可以解除因肝气郁结所化之

8、热,肝郁容易化热,既能疏肝,又能清肝。 用少许、少量有助于疏肝,而且毕竟不是肝郁化火,是防止肝郁化热, 少量就可以。甘草作为使药,和白术、茯苓相配,增强健脾、补脾作 用,又能调和诸药。所以这个方在构成上体现出了肝脾同治,过去说 气血兼顾。气血兼顾是针对肝脏疏泄气机,藏血,气血兼顾,现在应 该讲气血津液它都兼顾了。从这个方的一个配伍特点来看,对肝来讲,补肝体,助肝用,体 用并调。肝脾同治,是气血津液兼顾的。这个方的一个配伍特点,照 顾非常全面,而且它药量不大,药性平和,适合久服。适合应用时间 较长,是一种调理性的方剂。在应用方面呢,它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就是使用的基本依据了, 反应出肝气郁滞的胁痛

9、,或者月经不调,都涉及到肝为主了。以及脾 不健运、神疲食少作为代表,当然这个不是那么机械。这个方,中医常用于妇科,是中医妇科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妇 科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更年期综合征的治法方面一些特点, 或者是药物方面一些特点。像更年期综合证,这个方用要结合补肾, 而且肝肾同治在逍遥散的使用当中,体现出很多病是要考虑肝,考虑 到肾。肝的疏泄,肾的闭藏,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拿 为什么这个方能调经,其实这要从逍遥散临床应用要从这种像妇科的 那个月经机制,月经机制和肝肾两脏的功能的协调对立统一非常有 关。在上古天真论里讲到这个月经产生,天癸至,太冲脉盛,月 事以时下。天癸至前提是

10、肾气平均,肾气盛。肾气盛反应了肾精充足,精化为气。出生以后到了一定年龄,那个肾精,先天肾精受后天涵养, 五脏六腑之精皆下归于肾。涵养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天癸这种物质, 天癸至。又要有太冲脉盛这个条件,太冲脉盛反应出什么?冲脉,肝 的疏泄,肝藏血,冲脉又为血海。那作为肾来说,它气机运动基本形 式里,它是闭藏。下焦肝肾,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疏泄、闭藏形成 一个对立统一,形成对立统一。所以月经机制为什么能有这种按期而 来,适度而止的特点呢,就像个自动控制,像女性年青时候到一定的 年龄,十几岁按期而来。按内经说到后面,七七地道不通,按适 度而止,肾气衰,肾精不足,同时肝疏泄也不行了。那就是说到肾精 转

11、化为肝血,肝藏血充足,阴阳协调。随着藏血充足,疏泄功能增强。 到一定年龄,疏泄水平高于闭藏。疏泄水平高于闭藏,月事以时下, 疏泄疏通,疏泄成气血津液。随着经血的外泄,疏泄因之减少,疏泄 功能降低。为什么说肝主疏泄,疏泄这个因素对月经排出有作用,经 血不凝,具有这种疏通的特征,跟一般血液不同。那随着经血的外泄, 肝的疏泄逐渐减少,疏泄功能随着经血外泄越降低。而这个相比肾的 闭藏来讲,闭藏大于疏泄,月经停止。所以每个月这类,每个周期里 的按期而来,适度而止,以及生命全程中的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这 个月经机制,跟肝肾的闭藏、疏泄对立统一动态这个有关。所以治疗 月经不调,不外乎作用于疏泄,作用于闭藏,

12、或者两个兼顾。肾不闭 藏了,有的人月经过多,提前量多,反应出来不能闭藏。一个呢,直 接由于肾虚,不能固摄了,那它就闭藏不及,疏泄超过闭藏,那可能 由于肾为主的。如果肝旺呢,那也可以造成肝的疏泄大于闭藏,那血 热等等跟着出现。倒过来,又有一类呢,你比如说闭藏太过,有寒, 寒性收引凝滞,那造成月经滞后、月经量少,甚至于闭经、痛经等等, 那是像冲任虚寒一类的,寒性收引凝滞了。或者疏泄不及,疏泄不及, 气滞血瘀等等也可以导致。月经异常方面偏重于疏泄不及,相对的闭 藏太过,所以调经不外乎这些方面。逍遥散就成为利用它加减,就成 为调经的一个常用方剂。它立足于在调肝,调节它疏泄的程度。同时 由于健脾养血,也

13、补充阴血的不足。特别我们有很多临床的慢性杂病 当中,利用这个理论,疏泄、闭藏的关系,可以治疗和解释很多病证, 这个方应用方面很广。逍遥散的附方,丹栀逍遥散组成: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山 栀;芍药 加味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而成,故 又名丹栀逍遥散、八味逍遥散。因肝郁血虚日久,则生热化火,此时 逍遥散已不足以平其火热,故加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炒山栀善清肝 热,并导热下行。临床尤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 过多,日久不止,以及经期吐衄等。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晡热,烦躁易怒,或自汗盗 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

14、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 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这是很常用的一个方。实际上只要有肝郁情况下,都有可能化火、 化热,都会有不同程度化火、化热。所以丹栀逍遥散仅仅是把这种清 肝的、清肝可以容易涉及到血分清肝凉血这些,丹皮、栀子结合起来 以后,是治疗肝郁化火的比较突出的。本来逍遥散肝郁脾虚、肝郁血 虚,郁而化热,化火,用这个结合清热凉血的方法。实际上逍遥散涉 及构思里边像薄荷这些都要考虑肝郁以后就容易有产生整体的,比如 有肝郁是脾虚、血虚的,但是局部它可以化生、由肝郁化生出热来。 所以这是一个疏肝清热、调经的一个常用方了。另一个附方是黑逍遥散组成:柴胡 白芍 当归 白术 茯苓 甘草 熟地。功用:养血疏肝,健脾和中。主治:郁血虚,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 眼赤痛,连及太阳;及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 浊。肝郁、脾虚、血虚当中侧重在血虚症状突出,特别在月经不调当 中,出现以血虚虚象为主的。所以逍遥散加生地或者熟地,有些逍遥 散生、熟地联用。所以黑逍遥散比逍遥散增强了养血作用,这也是临 床常用的。所以有些调理,你像出血,出血多了,停止了以后调理的 时候经常用黑逍遥散。或者月经过多,这个周期过了,每次也可以隐 隐作痛,也可以不痛。周期过了以后,作为调理身体可以用黑逍遥散 一类的。也不是纯的呆补、补血,还是要有疏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